枫亭镇中心卫生院、各村(居)委员会:
为了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科学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法。根据《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仙政办网传[2021]12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枫亭镇人民政府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枫亭镇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枫亭镇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的有效结合,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省、市、县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全镇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全镇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确保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增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获得感。
二、重点工作任务和要求
继续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管理和Ⅱ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12类项目,以提升项目工作质量为重点,切实把各项任务做实做好,确保完成绩效目标,具体如下: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电子建档率≥90%,合格率≥95%,健康档案使用率≥60%。
2.健康教育:居民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率≥60%。
3.预防接种:建证率≥95%,各种单苗接种率≥90%。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访视率≥90%,健康管理率≥90%,系统管理率≥90%。
5.孕产妇健康管理:早孕建册率≥90%,产前健康管理率≥90%,产后访视率≥9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
6.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85%。
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规范管理率≥65%,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6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7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65%。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检出率(建档)为常住总人口的4.0‰测算,管理率≥90%,规范管理率≥80%,规律服药率≥50%,面访率≥85%【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
9.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肺结核病疫情报告率和转诊率100%,患者管理率达到90%以上。
10.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50%,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60%以上。
1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传染病疫情报告率≥9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及时率达到100%。
12.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事件信息报告率≥60%。
三、服务要求
一是:在开展儿童健康管理过程中,落实福建省卫生健康委、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闽卫基层〔2019〕87号)有关工作要求,规范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有关工作;加强儿童肥胖筛查和健康指导,积极开展儿童肥胖防控;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是:卫生院在镇村医生的协助下完成居民个人信息、体检信息的收集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村医根据居民到村卫生所就诊或村医随访记录,更新档案记录并及时反馈卫生院,卫生院要及时汇总更新信息至健康档案并管理好档案,同时将健康档案及时录入电脑;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电子健康档案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逐步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确保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0%,合格率≥90%,健康档案使用率≥60%。
三是: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逐步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开展基层健康教育人员能力培训;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音像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以及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枫亭镇中心卫生院全年至少开展1次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全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不少于3种形式12种内容;全年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各村居卫生所每年播放不少于6种音像资料,发放不少于12种印刷资料;卫生院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健康教育宣传栏至少每2个月更新一次内容;卫生所负责通知组织辖区内居民参加卫生院举办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全年不少于9次;村卫生所负责通知组织辖区居民参加卫生院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每月至少1次;村卫生室每2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同时卫生院对慢病患者要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活动(包括合理用药、饮食、运动、生活方式或日常保健等)。提高健康教育工作,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1年达到60%,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70%。
四是: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及时免费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含白破)、麻疹(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腮风、麻风、麻腮)、流脑、乙脑、甲肝等疫苗;每半年对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证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及时查漏补种;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卫生院在镇村医生协助下对0~6岁儿童建立儿童免疫接种证,建证率达到100%;根据预防接种工作需要,卫生所通知协肋管理接种对象参加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单苗合格接种率≥95%,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报告与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卫生院做好辖区内幼儿园、小学查验接种证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率≥90%,儿童预防接种登记表与接种证复印件相符。同时辖区内麻疹发病率<1/10万,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90%。
五是: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每年对医务人员、镇村医生及个体医生进行传染病报告、重点传染病诊疗、疫情处置等业务培训;使用规范的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检验/检查登记本以及疫情登记簿并认真填写;首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告;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救治,对本辖区病人、疑似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和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卫生院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做好相关服务记录,利用传染病报告系统对发现的传染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报告,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到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及时率达到100%,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一致率达到100%,同时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登革热及麻疹等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宣传教育等,协助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人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完成好相关记录。村卫生所参与配合做好本村传染病戓突发公卫生亊件工作,负责可疑传染病的检测和报告,协助做好疫点处理等其他传染病防治工作。
六是:新生儿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访视、新生儿42-56天健康检查;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4~6岁儿童保健管理;健康问题处理。卫生院从事儿童健康体检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通过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保健管理工作;加强宣传公示免费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在镇村医生协助下开展新生儿上门访视工作,给予喂养指导、体格检查等,新生儿访视率≥90%,村卫生所掌握辖区内新生儿信息,通知满月新生儿到卫生院参加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管理率≥90%;对0-3岁儿童,村卫生所协助通知监护人按照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带婴幼儿到卫生院参加体检,主要内容包括体格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管理率≥90%;在村卫生所协助下,卫生院每年对辖区内托功园所的4-6岁儿童开展体检,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2021年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0%,儿童系统管理率≥90%。
七是:孕期保健;产后访视;产后42天检查;健康问题处理。卫生院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早发现孕妇,在村卫生所协肋下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2021年孕产妇早孕建册率≥90%,产前健康管理率≥90%,产后访视率≥9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
八是: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对其进行1次健康体检,内容包括病史及生活状态询问,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等一般检查,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检测和腹部B超(肝胆胰脾+双肾)检查;本年新增检查项目: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胆碱脂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在卫生所协助组织下,卫生院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一次体检,并开展健康指导,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记录表单装入个人健康档案,体检结果形成一份体检报告发放于体检人。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2021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85%。
九是:通过门诊首诊测血压,测量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方式,对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对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采取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定期对其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同时填写《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或《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每年对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次较全面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检查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卫生院对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应与免费送医送药活动相结合,保证管理的连续性;每年面对面随访次数不少于4次;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记录表单装入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村卫生所要参与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及管理访视,协助组织开展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体检等。2021年,高血压健康管理率≥50%,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70%,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65%,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率≥40%,2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65%,2型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50%。
十是:对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病史及生活状态询问,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每次随访后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卫生院要配备接受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每年面对面随访次数不少于4次,积极与镇综治部门、派出所联系、协调,将发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一历五单”实现无缝对接,确保应管尽管,保证社会的安定稳定;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按时更新,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卫生所要参与完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及管理访视,协助组织动员患者参加体检。2021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90%,规范管理率≥80%,规律服药率≥40%。
十一是:社区、村居卫生所要配合卫生院对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应及时报告县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保护好现场并协助调查。卫生所要配合卫生院对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应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发现职业病患者、可疑职业病患者以及发现或怀疑有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应及时向县级卫生监督机构报告。按照县卫生监督机构部署,卫生所要定期配合卫生院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协助经营者办理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发现无证供水单位以及发现或怀疑有生活饮用水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县卫生监督机构,保护好现场并协助卫生执法人员调查。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按照县卫生监督机构部署,卫生所要定期配合卫生院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县卫生监督机构;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卫生所要定期配合卫生院对辖区内公共场所进行巡查,协助经营者办理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发现无证经营的公共场所以及发现或怀疑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报告县卫生监督机构并协助卫生执法人员调查。
完善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好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工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计划生育服务实地巡查工作,规范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的报送工作。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事件信息报告率≥60%。
十二是:枫亭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要建设好公卫体系,为确保实现服务关口前移到镇,重心下移到网底,使团队的工作贴近百姓,贴近健康,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枫亭镇中心卫生院设置19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团队内部按村划分若干个服务网络,每个网络根据服务人数和范围配备责任医师、护士、公卫人员,实行责任医师网络化建设,广泛深入各村,主动上门,全方位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行“五统一、五分开”即统一文明用语、统一着装、统一装备、统一制定服务流程、统一服务要求;分开服务团队、分开服务项目、分开服务职责、分开服务时间、分开服务热线。团队人员在公卫科的统筹安排下实行“预约制”,预先安排服务时间,凡是能下沉的适宜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应下沉到镇,确保服务到百姓。同时制定制度,明确职责,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实行绩效考评,奖励分配应向“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医院适当加大团队考核分值权重,体现勤劳多得、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奉献多得的分配原则,并与医院年度考核、技术职务晋升挂钩,表现突出者可优先考虑。
十三是: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指导中的优势和作用,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有关内容要求,卫生所要协助卫生院通知组织65岁以上老年人在其知情同意下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整、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调整等方面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内容包括;1.中医体质信息釆集,2.中医体质辨识,3.中医药保健指导。
通过开展中医健康教育活动,增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使他们自觉釆纳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饮食、增强体质、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中医药服务旳满意率和知晓率。2021年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65%,服务记录表完整率达到100%。
为了改善0-36个月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健康生长,根据小儿具有生机旺盛而又稚嫩柔软的生理特点,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而又脏气清灵,易趋康复。为此卫生所要协助卫生院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分别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共6次中医健康指导,目标管理服务覆盖率≥65%。
十四是:进一步加大高危人群中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力度,实施重点人群肺结核病主动筛查,因症就诊、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筛查率≥95%;对可疑者进行推介转诊,转诊率≥95%,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监督其规范服药,肺结核患者管理率≥90%,规则服药率≥90%。
十五是:实施好避孕药具免费提供项目,做好存储、调拨等工作,为广大育龄夫妇提供避孕药具,满足群众基本避孕节育要求。
十六是: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做好重点疾病、领域和人群的健康教育,完成上级下达的健康素养监测工作任务,加强烟草烟雾危害控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枫亭中心卫生院要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以文件形式明确各项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人和信息联络人员,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职责。卫生院负责项目的全面组织实施和组织领导及协调工作,督促各村医疗卫生机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各村医疗卫生机构实施项目情况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及项目考核验收。
2、实施机构职责。卫生院是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要将任务明确到具体岗位,责任到人,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充分发挥好村卫生室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作用,将工作量下沉至基层,村卫生室至少应承担约40%项目工作任务重点做好预防接种通知单的发放,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维护,健康教育宣传,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等工作。
(三)强化宣传与人员培训
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折页与手册等方式,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使城乡居民了解项目的服务内容和免费政策,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开展及稳步推行。积极与镇政府、村(居)委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和辖区单位的协调与沟通,争取支持,引导居民自觉自愿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要认真学习新修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以下简称《规范》)、全面理解《规范》内容,组织开展好专业技术培训。培训要重点针对镇中心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和镇村医生,使每位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人员能够按《规范》中规定的标准、内容与流程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确保项目实施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