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PT01912-2500-2018-00030
- 发文机关: 龙华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2018-03-13
- 发文字号: 仙龙政〔2018〕75号
- 标 题: 关于批转《红旗水库2018年紧急状态时下游群众安全转移预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18-03-19
- 有 效 性: 有效
红旗水库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制定的《紧急状态时下游群众安全转移预案》已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批转给你们,望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克服困难,共同搞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只有保证预案的顺利实施,才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
龙华镇人民政府
2018年3月13日
龙华镇红旗水库紧急状态时下游群众安全转移预案
一、水库大坝基本情况
1、工程位置
红旗小㈡型水库位于我镇红旗村境内,水库上游控制流域面积0.63平方公里,坝型为土坝,坝高24.8米,坝顶高程为125米,坝顶长180米,坝面宽5米,坝顶防浪墙长180米,高0.7米,厚度0.5米,溢洪道底高123米,相应库容44万m3,放水涵洞为钢筋混凝土管,管径为30公分,放水流量每秒0.08m3。本工程于1973年4月完工,受益23个村民小组,灌溉面积700亩。
2、防洪对象和任务:
该库防洪对象红旗村坝头点、新厝点、旧厝点。红星村磨头、顶元、下元、玉琴村民小组。新峰村过溪小组。红星小学、新峰小学。该水库是60年代的产物,工程老化、质量差。防范任务重,大家思想一定要高度重视,抗洪抢险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万万思想不能麻痹,必须要加强防范。为确保水库在紧急状态时下游群众安全转移,任务分工到位,经研究成立龙华镇红旗村红旗水库防汛抗洪抢险求实指挥部,其成员如下:
指 挥:李梦贵(统战委员、副镇长)
副指挥:朱国宝(村支书)、朱荣枝(村主任)
成 员:陈梅英、朱志强、朱进华、朱瑞爱、朱治、朱启华、红星村吴瑞林、新峰村朱金庭
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村两委干部分工包片,各负其责,全力以赴,奋战在第一线。李梦贵(指挥)负责全盘工作。朱国宝(副指挥)负责召集13个村民小组身强力壮(25-40岁以下)的男劳力100人,以及抢险车辆、物资、工具、雨具等一并及时到位。朱荣枝(副指挥)负责指挥抢险现场工作,朱进华负责坝头点、陈梅英负责新厝点,朱启华负责旧厝点工作,朱志强负责疏散安全区的治安、纠纷工作,朱治负责生活、医疗、卫生等工作。吴瑞林负责红星村、朱金庭负责新峰村。
二、水库大坝安全运行情况
1、工程运行管理基本情况:
水库于1999年8月16日安全检查中发现,水库蓄水位比溢洪道底只低0.5米时,大坝背水坡大平台(占整个坝高的二分之一)外,出现平台面上全部渗透湿润有表水,说明渗透的浸润线抬高位置,涉及大坝安全,当前采取连续排洪慢降水位,并蓄水位限制比溢洪道底低5米,同时把外引的来水堵绝不进,保大坝安全渡汛。2001年11月整改,溢洪道降低1米,背水坡凡是严重处挖人字沟,回填及配砂石料排水,土坝造孔灌浆650米,启闭机改造 。坝顶整平铺盖碎石,边缘用条石浆砌,防浪墙整修。整改后试运行状况一般,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至今没有验收。
2、工程安全现状分析评价:
水库通过整改后,大坝背水坡未出现渗透水,由于项目没有验收。2012年已除险加固完成,已办理完工验收,但必须做好防范工作。
三、险情监测与报告
1、险情监测与巡查:
该水库经指挥部成员研究确定,由本村干部朱瑞爱负责管理,汛期每天安排一人在水库三大建筑物巡查一次,台风暴雨期间,24小时值班,检查水库三大建筑物运行情况,及时做好水库蓄水调度,如在高水位,马上泄洪,并认真巡查背水坡表面是否渗透表水。
2、险情上报与通报:
如果大坝背水坡有出现渗透表水时,水库管理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指挥部指挥、副指挥及镇办公室,镇办公室、水利站立即上报县水务局、镇主要领导,马上组织专家到实地对险情认真分析,下游群众该撤离的马上通知撤离,能抢险的立即组织劳力抢险。水库管理人员如没有对险情及时上报,轻的进行通报批评,险情严重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一切后果自负。
四、应急保障
1、组织保障:
汛期指挥部全体成员必须待命,在指挥部正、副指挥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包片,思想明确,各负其责,全力以赴,随时准备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除公事出差外,要外出必须向指挥或副指挥请假。必须有组织有纪律做好抗洪救灾这项工作。
2、队伍保障:
红旗村已成立一支身强体壮年轻劳力100人,及时应付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为受灾区的群众安全、撤离肩负着重担(见表㈠)
3、物资保障:
落实就近的五个自然村备足好防汛物资,每个自然村土炮车一辆、化纤袋200戈、锄头6支、粪箕6担、扁锄一支、扛绳一付、砂石料就地取材(见表㈡)。
4、通信保障:
在台风暴雨期间,指挥部全体成员及水库管理人员必须24小时开通手机,保障及时联系灾情发生情况,及时撤离,确保受灾区的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5、其他保障:
水库发生险情时,水库管理人员应立即用敲锣、敲钟、广播、载播等方式向各村民小组作大范围的传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便受威胁区的村民能提前撤离到安全区域。
五、险情调度
1、抢险措施:
当险情出现时,指挥部全体成员及村两委干部要以身作则,尽职尽责,亲临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立即组织100人抗洪抢险队伍到受灾区的地方,在指挥和副指挥的统一安排及分工,抗洪在前,哪里最危险出现在哪里,先人后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任何人不得擅离现场,否则应严格处理。
2、应急转移:
如出现危险警报时,指挥部全体成员应分工安排,责令受威胁区的群众立即向安全地带转移,转移原则,先人后物,红旗村坝头点、新厝点、旧厝点全部转移到龙华二中。红星村磨头、顶元、下元、玉琴村民小组、红星小学转移到后墓山。新峰村过溪小组、新峰小学转移到塔斗组。
龙华镇红旗村红旗水库
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
二0一八年三月十三日
红旗水库防汛抢险队伍名单100人表㈠
|
村民小组 |
姓名 |
村民小组 |
姓名 |
村民小组 |
姓名 |
村民小组 |
姓名 |
|
下楼 |
朱开忠 |
下楼 |
朱志勇 |
顶厝 |
朱玉坤 |
顶西 |
朱瑞爱 |
|
下楼 |
朱灯伟 |
下楼 |
朱美满 |
顶厝 |
邱庆元 |
顶西 |
朱世凤 |
|
下楼 |
朱灯柏 |
下楼 |
朱仲辉 |
顶厝 |
朱伟枋 |
顶西 |
朱代建 |
|
下楼 |
朱 进 |
下楼 |
朱仲亮 |
顶厝 |
邱玉飞 |
顶西 |
朱顺清 |
|
下楼 |
朱 重 |
下楼 |
朱仲闪 |
顶厝 |
邱飞凤 |
顶西 |
朱龙其 |
|
下楼 |
朱仲林 |
下楼 |
朱梓的 |
顶厝 |
邱振领 |
尾厝 |
朱秀堂 |
|
下楼 |
朱文榕 |
下楼 |
朱金杰 |
顶厝 |
邱庆乐 |
尾厝 |
朱 治 |
|
下楼 |
朱林锋 |
下楼 |
朱仲贞 |
顶厝 |
邱星和 |
尾厝 |
朱秀家 |
|
下楼 |
朱永聪 |
下楼 |
朱仲木 |
顶厝 |
邱庆的 |
尾厝 |
朱文添 |
|
下楼 |
朱文显 |
顶厝 |
朱加明 |
顶厝 |
蔡志忠 |
尾厝 |
朱玉清 |
|
下楼 |
李建昌 |
顶厝 |
朱加洪 |
顶厝 |
邱振宇 |
下埔 |
朱文森 |
|
下楼 |
朱仲武 |
顶厝 |
朱振春 |
顶厝 |
邱清杰 |
下埔 |
朱瑞兰 |
|
下楼 |
朱清强 |
顶厝 |
朱振坚 |
顶厝 |
邱清林 |
下埔 |
朱吓秋 |
|
下楼 |
朱仲栋 |
顶厝 |
朱永仙 |
顶厝 |
邱光荣 |
下埔 |
朱金雷 |
|
下楼 |
朱仲春 |
顶厝 |
朱瑞振 |
顶厝 |
邱振忠 |
顶学 |
朱各宝 |
|
下楼 |
朱仲雄 |
顶厝 |
朱梨琰 |
顶厝 |
邱各洪 |
顶学 |
朱志强 |
|
下楼 |
朱仲建 |
顶厝 |
朱育生 |
顶厝 |
邱永水 |
顶学 |
朱明连 |
|
下楼 |
朱仲海 |
顶厝 |
朱龙彬 |
顶厝 |
邱玉云 |
顶橌 |
朱清其 |
|
下楼 |
朱良清 |
顶厝 |
朱 森 |
岭兜 |
朱启新 |
顶橌 |
朱清福 |
|
下楼 |
朱建彬 |
顶厝 |
朱远洪 |
岭兜 |
朱新畴 |
旧厝 |
朱清梅 |
|
下楼 |
朱志清 |
顶厝 |
朱瑞荣 |
岭兜 |
朱庆敏 |
旧厝 |
朱阿满 |
|
下楼 |
朱金坤 |
顶厝 |
朱振华 |
岭兜 |
朱旗明 |
下厝 |
朱如添 |
|
下楼 |
朱仲盛 |
顶厝 |
朱瑞锦 |
祖利 |
朱金春 |
下厝 |
朱美华 |
|
下楼 |
朱仲聪 |
顶厝 |
朱志伟 |
祖利 |
朱金禄 |
下厝 |
朱秀地 |
|
下楼 |
朱仲储 |
顶厝 |
朱剑锋 |
祖利 |
朱金林 |
下厝 |
朱双其 |
红旗水库防汛抢险
车辆、物资、工具、砂石料一览表表㈡
|
自然村 |
姓名 |
车辆 |
化纤袋(个) |
锄头(支) |
粪箕(担) |
扁锄(支) |
扛绳(付) |
砂石料 |
|
坝头 |
朱德建 |
土炮车 |
200 |
6 |
6 |
2 |
1 |
就 地 取 材 |
|
顶西 |
朱庆水 |
土炮车 |
200 |
6 |
6 |
1 |
1 |
|
|
新厝 |
朱开英 |
土炮车 |
200 |
6 |
6 |
1 |
1 |
|
|
旧厝 |
朱建华 |
土炮车 |
200 |
6 |
6 |
1 |
1 |
|
|
岭兜 |
朱玉地 |
土炮车 |
200 |
6 |
6 |
1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32202000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