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仙游县2011年决算草案和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来源:仙游县财政局 时间:2012-09-05 17:08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2012年8月29日在仙游县第十六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陈国成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仙游县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2年预算草案安排的决议要求,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人大常委会报告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常委会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提出建议意见。

  2011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已向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现决算正式编成并经上级财政部门审核,具体决算情况是:

  一、全县财政收支决算 

  1、一般预算收入决算 

  ⑴全县地方级收入92532万元(其中:税收收入71119万元,非税收入2141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90000万元的102.81%,比上年增收20754万元,增长28.91%;加上上划中央级收入42584万元,财政总收入135116万元,比上年增收31877万元,完成年计划13.5亿元的100.08%,增长30.88%。

  ⑵上级财政补助126846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5060万元,一般转移支付收入81623万元(含决算时调整部分专项补助为财力补助31546万元),各类专项补助收入40163万元。

  ⑶地方政府债券6000万元。

  ⑷调入资金2144万元,其中:预算外调入1051万元,其他调入1093万元。

  ⑸上年结余15956万元。

  全县总收入286062万元,总财力243478万元。

  2、一般预算支出决算 

  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214579万元(含专项和上年结转等支出),其中:财力性支出180372万元,若剔除决算时部分专项补助调整为财力补助支出26072万元外,财力性支出为1543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52299万元的101.3%;各类专项支出(含上年结转财力) 34207万元。

  ⑵上解上级支出3875万元,其中:体制上解2979万元,专项上解896万元。

  ⑶调出资金637万元(城建税收入15%调作水利基金)。

  3、一般预算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全县当年财政总收入227522万元,总支出219091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5956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4387万元,减去需结转下年支出(即结转项目支出)32470万元(其中:当年财力结转2175万元),累计赤字8083万元,比上年减少300万元(即消赤)。

  4、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 

  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87444万元,比上年增收2666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91010万元的96.08%,增长43.87%。

  上年结余20969万元。

  上级基金补助12740万元。

  调入资金637万元(城建税收入15%调作水利基金)。

  合计基金收入121790万元。

  ⑵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98315万元(含上年结转专项指标),比上年增加支出40214万元,其中基金财力支出9155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91410万元的100.15%。

  基金上解支出114万元。

  合计基金支出98429万元。

  ⑶全县基金收入121790万元(其中:当年基金收入100821万元,上年结余20969万元),基金支出98429万元,收支相抵累计结余23361万元,基金结余部分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二、县本级(含鲤城办,下同)一般预算收支决算 

  1、一般预算收支情况 

  ⑴收入决算:全县一般预算总收入22752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5956万元,减去补助乡镇18830万元(其中:财力补助15016万元,专项补助3814万元),县本级收入224648万元(其中县本级财力172343万元,专项补助36349万元,上年结余15956万元)。 

  ⑵支出决算:全县一般预算总支出219091万元,减去补助乡镇支出18830万元,县本级支出200261万元,扣除专项支出30393万元,减去上解支出3875万元和调出资金637万元,县本级财力支出165356万元(扣除专项补助转财力补助支出26042万元后,本级财力支出为13931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37299万元的101.47%);专项支出30393万元,专项支出若加上决算时专项调整为财力支出26042万元后,比上年增支4865万元,增长9.43 %。

  ⑶决算平衡:县本级财力224648万元,县本级支出200261万元,收支相抵后结余24387万元,减去结转下年支出32470万元(其中当年财力结转2175万元),县本级累计赤字8083万元(当年消减赤字300万元)。

  2、基金收支决算:因乡镇级没有基金收入权限,其收入为上级专项补助和县本级对项目专项补助,县本级政府性基金决算视为全县基金收支决算。

  3、与原报告数的差异说明 

  由于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时间在2011年12月份召开,而省对市县区的财政决算在2012年4月下旬才定稿,同时在上下级财政决算时再下达部分财力补助及调整部分补助方式、结构等,如将部分原由专项指标补助转为财力性补助,因而相应调整支出结构,增加县本级财力性支出,减少部分专项性支出。主要是总财力增加31681万元,一是预算收入增加相应增加财力2532万元;二是上级财力净补助增加36285万元(其中:专项指标补助转为专项性财力转移支付补助增加31546万元;年终省、市对县结算净补助增加4739万元,主要是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补助增加153万元,教育转移支付补助增加865万元,医疗卫生市补助增加733万元,农村灾后重建市补助增加316万元,“六奖六挂”补助增加358万元,农村卫生院补助增加382万元,其他省市结算补助增加2023万元,市低保转移支付减少91万元);三是调入资金净减少7136万元,其中其他调入资金增加364万元,土地基金调入减少7500万元。全县支出增加28073万元,其中县本级调整增加支出28057万元,主要是专项指标转为财力性补助增加支出26042万元、追加标准化厂房建设1052万元、抽水蓄能资本金189万元、其他零星支出89万元以及市财政扣款支出685万元(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战役”饮水源整治资金321万元,“畜禽养殖污染水源”整治资金200万元, 2010年再就业调剂金71万元,援藏资金93万元);乡镇级增加支出16万元。 

  从财政决算情况上看,全县和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较好地为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但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县财政运行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三税(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提高起征点、工业企业缓征两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以及小微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影响,工业企业创税贡献率不高,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地方特色产业税源仍然较为脆弱,财政收入体量仍然偏小;人口基数大,兑现强农惠农政策配套资金需求量大以及增资等刚性增支因素,支出压力增大,资金调度仍然困难,公共保障能力不强;财税征管措施改革尚需进一步推进,财政监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在今后工作中将不断努力加以解决。

  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和主要财政工作情况 

  一、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县财政总收入96338万元,完成年计划17亿元的56.67%和市下达收入任务18.8亿元的51.24%[2012年3月5日,莆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12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的通知》(莆政办[2012]35号)],增收28320万元,增长41.64%。

  分级次情况:地方级收入完成60210万元,完成年预算11亿元的54.73%,增收14150万元,增长30.72%;中央级收入完成36128万元,增收14170万元,增长64.53%。

  分部门情况:国税完成39398万元,完成收入计划7.5亿元的52.53%,增收15547万元,增长65.18%(若扣除中海油6303万元后,比增38.76%);地税完成43152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9.3亿元的46.4%,增收8651万元,增长25.07%;其他执收部门完成13788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2亿元的68.94%,增收3654万元,增长36.06%。

  税性比重:税性总收入81317万元,比重84.4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县地方级税性收入45190万元,比重75.05%,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94608万元(其中县本级支出88355万元),比增16072万元,增长20.46%,增支主要因素是上年我县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标准增加了人员经费支出以及兑现上级专项资金。

  3、收入变动情况说明 

  因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去年12月份召开,市政府于今年3月份下达我县财政总收入任务18.8亿元,比原计划增加1.8亿元,按增加收入结构(主要是中海石油公司缴纳增值税收入)测算相应增加县地方级收入0.5亿元,即2012年县地方级收入预计为11.5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县基金收入21323万元,完成年计划95850万元22.25%,比上年减收33494万元,下降61.1%,主要是土地基金仅收入19408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87850万元的22.09%,比上年减收33294万元,下降63.17%。

  上半年基金支出42362万元,同比下降31.96%,主要是由于今年土地基金收入下降影响了实现年初预定的支出计划。

  三、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努力实现“双过半” 

  上半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完成96338万元,增长41.64%。县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60210万元,增长30.72%。从增幅看,总收入一季度增长37.38%、1-4月增长30.48%、1-5月增长36.19%,增长较快;县地方级收入一季度增长22.2%、1-4月增长16.59%、1-5月增长21.61%,增长呈回稳趋势;从进度看,财政总收入完成市下达收入任务18.8亿元的51.24%,县地方级收入完成年初收入11亿元目标的54.74%,均超序时进度完成收入目标;从收入结构看,上半年各月份的税收收入均保持在30%以上增速;非税收入完成15021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的66.76%,增长36.13%,增幅较高。

  2、财政收入质量逐步好转 

  上半年全县税收收入完成81317万元,增收24333万元,增长42.7%,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8.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税性收入45190万元,增收10164万元,增长29.02%,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2.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逐步好转。从税种结构上看,一是主体税种完成68815万元,增收25955万元,增长60.56%,增量贡献率91.65%。其中:增值税完成23641万元,增收7108万元,增长42.99%,主要是2月份实现调库收入4000万元,以及第二产业中的仿古家具和工艺美术、纺织、鞋革、金属冶炼等行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税收增收带动下的增长;营业税完成14525万元,增收4237万元,增长41.67%,主要是税务部门对房地产和建安企业的营业税清理清欠以及住宿餐饮业、劳务服务、租赁等行业增收引起的;企业所得税完成22482万元,增收10707万元,增长90.93%,主要是国地税部门加大清理房地产、建安企业所得税引起的;个人所得税完成8150万元,增收3430万元,增长72.67%,主要是限售股上市交易缴纳税收和地税部门加大对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征以及仿古家具行业股权、股息、分红所得进行清理清算力度入库引起的。从以上主体税种增长幅度看,主要是依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三大税种增收拉动主体税种高幅增长,而三大税种增长大部分属于中央级收入,相应也造成地方级收入增长幅度不高的局面。二是非主体税种完成12502万元,减收1622万元,下降11.48%,增量贡献率-5.73%。其中:资源税完成291万元,增收84万元,增长40.58%;城建税完成2001万元,增收562万元,增长39.05%;印花税完成665万元,增收18万元,增长2.78%;土地增值税完成3594万元,增收772万元,增长27.36%;房产税完成1123万元,减收19万元,下降1.66%;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526万元,减收299万元,下降16.38%;车船税完成261万元,减收601万元,下降69.72%;契税完成949万元,减收256万元,下降21.24%;耕地占用税完成2092万元,减收1883万元,下降47.37%;主要是由于受国家税收政策如中小企业缓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影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土地增值税等小税种继续出现较大幅度减收,车船税管征方式改为按保险机构属地代征代缴方式而出现大幅减收;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影响着房地产交易市场,契税继续出现减收;同时由于今年土地市场低迷和没有大的项目落地,耕地占用税也出现较大幅度减收。三是非税收入完成15021万元,完成年计划66.76%,增收3987万元,增长36.13%,增量贡献率14.08%。增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出台政策对外资企业开征教育费附加政策性增收因素和清理政府性项目人防异地建设费等入库引起的。由于非稳定性特点,至6月底罚没收入同比减收499万元,但总体上非税收入完成较好。

  3、建安和房地产税收稳步增长,仍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 

  第一产业入库58万元,增收9万元;第二产业入库39515万元,增收11964万元,增长43.42%,占比50.45%(占税收总收入比重,下同)其中:制造业23947万元,增收6007万元,增长33.48%,占比30.57%(主要是:纺织业822万元,增收415万元,增长101.97%;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6755万元,增收3230万元,增长91.63%;木材加工及木竹等制品业510万元,增收193万元,增长60.88%;家具制造业5393万元,增收1710万元,增长46.43%;服装、服饰业上半年仅入库803万元,同比减收1688万元,下降67.76%;其他制造业63万元,减收1268万元,下降95.27%等);建筑业11356万元,增收4499万元,增长65.61%,占比14.5%;电力生产和供应业4114万元,增收1413万元,增长52.31%;第三产业入库(不含省级收入)38748万元,增收13151万元,增长51.38%,占比49.47%;其中主要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877万元,增收68万元,增长8.41%;批发和零售业12080万元,增收6783万元,增长128.05%;房地产业20896万元,增收6363万元,增长43.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73万元,增收1100万元,增长402.9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43万元,减收102万元,下降18.72%;其他行业1300万元,减收1033万元,下降44.28%。

  从以上情况看,上半年建安和房地产税收入库32252万元,增长50.78%,占税收总收入比重41.18%,拉动了行业税收增长20.45个百分点,仍然是我县的主税源之一。

  4、财政支出稳步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截止6月30日,全县一般预算支出94608万元,同比增支16072万元,增长20.46%。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原则,财政资金重点用于保障民生、教育及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上,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上半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94608万元,主要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240万元,占总支出11.88%,比增78.38%,主要用于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和民政部门投入;教育支出29582万元,占总支出31.27%,比增15.32%,主要为上年我县调整工作人员津补贴水平增加支出,而教育系统人员经费占全县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节能环保支出1151万元,占总支出1.22%,比增59.64%,主要是城区污水处理投入和节能减排专项投入;医疗卫生支出16449万元,占总支出17.39%,比增32.58%,主要为兑现新农合和城乡低保等支出;农林水事务6307万元,占总支出6.67%,同比下降18.48%,主要原因是部分农林水项目支出年初从基金预算中安排或因项目进度较慢而尚未实现支出所致。基金预算支出42362万元,其中主要是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404万元,教育支出1079万元,农林水事务1019万元,支付各片区征迁费用及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投入39389万元。

  四、上半年财政主要工作 

  ㈠围绕收入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 

  1、分解落实收入任务,明确各自工作责任。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财政收入计划18.8亿元的目标任务,及时调整下达各执收部门,要求各执收部门及时将收入计划分解下达,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2、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财税收入分析。加强与国地税等执收部门的协调联系,定期召开财税部门联席工作会议,加强税源调查分析和预测工作,不断完善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收监控力度,进一步强化税收稽查、清理欠税工作,建立收入旬报告、月总结制度,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确保收入均衡性。同时强化对非税收入管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及时将行政事业单位产权出租、捐赠、资产拍卖等收入清缴入库。

  ㈡努力筹措各类资金,推动经济发展 

  1、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建设。我局始终坚持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采取整合各项资金等多种有效途径,积极筹措资金7.63亿元,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2、向上争取资金,促进事业发展。上半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向上争取专项资金7.01亿元,有效缓解我县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矛盾,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3、加大融资力度,推动经济建设。积极筹措资金 3.75 亿元,用于各片区办理转贷,同时新增贷款1.8亿元,支持政府性重点项目建设。

  ㈢落实各种惠民政策,加大“三农”投入 

  1、落实惠农政策,兑现各种补贴。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上半年共兑付农资综合直补2183.61万元;兑现良种补贴 509.9万元;兑付摩托车补贴资金 232.1万元,兑付家电下乡补贴资金 800.47万元。

  2、支持农业发展,推进基础建设。2012年积极向上争取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8个,上级财政补助2248万元,共改造中低产田和小流域治理 25500 亩;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上级财政补助285万元。

  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公益事业。组织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2012年省批准项目 178个,上半年已落实奖补项目10个,兑现奖补资金307万元。

  ㈣优化各类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民生 

  1、压缩一般支出,保障重点项目。坚持有保有压原则,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支出,将有限财力资金集中用于重点支出,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上半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94608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240万元,占总支出比重11.88%;教育支出29582 万元,占总支出比重31.27%;医疗卫生支出16449万元,占总支出比重17.39%;农林水事务支出6307万元,占总支出比重6.67%。

  2、支持住房改革,完成既定任务。拓宽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集渠道,上半年共筹措并下拨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1363.7万元,加快廉租住房制度改革进度。

  3、民生资金落实,促进社会和谐。上半年,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49.05万元, 6575人受益,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035.36万元,42759人受益;全面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集新农合补助资金 13993 万元;继续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筹集资金 116.54 万元;积极筹措并发放失业金272.66 万元,保证下岗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领取到生活费;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㈤强化财政队伍建设,提升干部形象 

  1、狠抓思想作风建设,如期完成岗位轮换。以开展“项目落实年”、“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把树立服务宗旨和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作为队伍建设的两个基本面来抓,使干部职工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清正廉洁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要求,根据德才表现,如期顺利完成股级干部岗位轮换,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

  2、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干部管理规范有效。围绕效能建设,重新修订《学习制度》、《值班制度》、《公务用车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制度,制定了《机关作风建设量化考评实施方案》,继续推行首问首接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一整套较为完善、行之有效内部管理制度,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考勤查岗,采用效能谈话和告诫等方式,促使机关作风不断得到加强,做到制度管人,规范管理。

  3、严禁“吃拿卡要”行为,确保实现“清正廉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局领导公开向全体干部承诺“廉政清正向我看齐”,局党支部与机关各股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了全局工作目标管理,把党风廉政建设的执行情况作为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员评议和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并建立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监督检查、预警纠错、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实现“清正廉洁。

  五、存在问题 

  1、影响财政实现全年收入目标因素仍然存在。上半年,国地税部门加大稽查工作力度和其他执收部门加大对一次性非税收入管征工作力度,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18.8亿元收入目标的“双过半”任务。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下半年影响财政实现全年收入目标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是:国家对房地产继续实行调控政策,造成土地市场继续低迷影响着“耕契”两税收入;国家出台扶持企业的税收政策如工业企业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缓征政策影响收入;营业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小微企业减免税政策的实施以及车船税征管方式改变等减收因素;受欧债影响,出口型企业出口量减少;特色产业如工艺行业市场疲软等不利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2、土地出让收入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从去年以来,我县土地拍卖多次出现流拍,土地出让收入无法实现年初计划目标,上半年仅完成收入计划的22.09%。目前国家继续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并没有松动,预计下半年土地出让收入形势仍不容乐观。

  3、财政供需矛盾仍然突出。由于土地收入无法实现预期目标,部分年初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的政府性项目支出无法得到保障,而地方可用财力仅能维持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最低保障水平。同时,随着下半年兑现上级下达的专项性资金和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需求量的增大,资金调度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六、下半年工作重点 

  1、努力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宣传落实好各项结构性减税和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财政扶持企业各项资金的拨付进度,进一步加大对重点税源企业扶持力度。二是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财税收入增长监控、分析、预测机制,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等重点税源的税收完成情况动态分析,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财政收入按进度要求稳定入库。三是充分运用财政贴息、奖补等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是推进商品房、保障房“两条腿”发展,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运行。五是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增强预算单位支出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提高预算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强化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加强预算单位结余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夯实财政增收基础,扎实抓好基金收入工作 

  一是要密切关注和培育新税源,进一步拓宽财源渠道,优化税源结构,努力培育地方特色新税源,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二是建立涉税信息部门联动机制。税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住建、国土、经贸、工商和各片区管委会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涉税信息,国地税部门要建立全面准确的税源信息数据库,及时采集、整理、传递、交换涉税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建设,准确分析税收情况,查补堵漏创造条件,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完善土地挂牌出让机制,适时跟踪土地市场变化情况,提出应对措施,确保实现土地基金收入年度目标,保障重点项目和政府性融资平台转贷资金还本付息的需求,缓解资金调度压力。四是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和政策影响效果,及时分析财政收入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财政收入按进度要求稳定入库。

  3、突出集中财力办事,确保财政资金有效运转 

  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按照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坚持突出集中财力办事,切实提高理财用财能力。一是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实现财政“保开门、保工资、保运转”。二是关注民生、合理用财。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在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适当放缓各片区部分政府性项目的建设步伐,调整部分一般性项目的建设规模,同时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安排政府性项目建设资金,减轻财政资金调度压力。四是继续推进和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五是继续加大对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力度,规范单位财务核算行为,加大对乡镇财政性资金的监管力度。六是注重绩效,科学理财。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和资金调度的科学性,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高财政支出月度均衡性。加强绩效管理工作,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在预算管理中的科学运用。开展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资金的监督和跟踪问效。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上半年的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要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中心,以更加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攻坚克难,有效运作,努力完成任务,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作出新的贡献!

  附:

  表一:2011年财力结算情况表

  表二:2011年财力结转下年支出项目表

  表三:2011年一般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表

  表四:2011年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