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在仙游县第十六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陈国成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人大常委会报告2012年财政决算和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常委会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提出建议意见。
2012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全县财政收支决算
(一)一般预算收入决算
1.全县地方级收入11286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87921万元,非税收入2494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12000万元的100.77%,比上年增收20329万元,增长21.97%;加上上划中央级收入65675万元,财政总收入178536万元,比上年增收43420万元,完成年收入预算17亿元的105.02%和市下达年收入计划18.8亿元的94.97%,增长32.14%。
2.上级财政补助152132万元,其中:体制补助收入5202万元,一般转移支付收入87513万元(含决算时调整部分专项补助为财力补助34794万元),各类专项补助收入59417万元。
3.地方政府性债券转贷资金4713万元。
4.调入资金7407万元,其中:基金调入5000万元,其他调入2407万元。
5.上年结余24387万元。
县当年地方级总收入277113万元,上年结余24387万元,总财力301500万元。
(二)一般预算支出决算
1.全县一般预算支出256003万元(含专项和上年结转等支出),其中:财力性支出202954万元,若剔除决算时部分专项补助调整为财力补助支出33568万元外,财力性支出为16938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66652万元的101.64%;各类专项支出(含上年结转财力)53049万元。
2.上解上级支出4515万元,其中:体制上解2917万元(已扣除市体制补助62万元),专项上解1598万元。
3.偿还到期地方政府性债券资金支出4943万元。
4.调出资金639万元(城建税收入15%调作水利基金)。
全县总支出合计266100万元。
(三)一般预算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全县当年财政总收入277113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4387万元,总财力301500万元,总支出26610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5400万元,减去需结转下年支出(即结转项目支出)43183万元(其中:其他财力结转2548万元,当年专项性财力结转2675万元),累计滚存赤字7783万元,比上年减少300万元(即消赤)。
(四)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
1.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100175万元,比上年增收1273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10839万元的90.38%,增长14.56%。
上年结余23361万元。
上级基金补助13659万元。
调入资金639万元(城建税收入15%调作水利基金)。
合计基金收入137834万元。
2.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112659万元(含上年结转专项指标),比上年增加支出14344万元,其中:基金财力支出10139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7939万元的93.94%。
基金上解支出584万元。
调出资金5000万元。
合计基金支出118243万元。
3.全县基金收支平衡情况:基金收入137834万元(其中:当年基金收入114473万元,上年结余23361万元),基金支出118243万元,收支相抵累计结余19591万元,基金结余部分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二、县本级(含鲤城办,下同)一般预算收支决算
(一)一般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决算:全县一般预算总收入277113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4387万元,减去补助乡镇18388万元(其中:财力补助12751万元,专项补助5637万元),县本级收入283112万元(其中:县本级财力194848万元,专项补助53780万元,上年结余24387万元,地方政府性债券还本4943万元,体制上解4515万元,调出资金639万元)。
2.支出决算:全县一般预算总支出266100万元,减去补助乡镇支出18388万元,县本级支出247712万元,扣除专项支出47412万元,减去上解支出4515万元和调出资金639万元以及债券还本支出4943万元,县本级财力支出190203万元(扣除专项补助转财力补助支出33568万元后,本级财力支出为15663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53652万元的101.94%);专项支出47412万元,专项支出若加上决算时专项调整为财力支出33568万元后,比上年增支24545万元,增长43.49%。
3.决算平衡:县本级收入283112万元,县本级支出247712万元,收支相抵后结余35400万元,减去结转下年支出43183万元(其中:当年财力结转2548万元,当年专项性财力结转2675万元),县本级累计滚存赤字7783万元(当年消减赤字300万)。
(二)基金收支决算
因乡镇级没有基金收入权限,其收入为上级专项补助和县本级对项目专项补助,县本级政府性基金决算即为全县基金收支决算。
(三)收入变动情况说明
2011年12月16日,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县财政总收入为17亿元,而市政府于2012年3月5日下达我县财政总收入考评目标任务18.8亿元(含中海石油公司划归我县属地管征后市下划部分收入基数),比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总收入增加1.8亿元。
(四)财政支出总决算数与原报告数的差异说明
由于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时间在2012年12月24日召开,而省对市县区的财政决算至2013年5月中旬才定稿,在上下级财政决算时又给我县下达部分财力补助以及上级财政将部分原由专项指标补助改为财力性补助等因素,县本级支出结构也相应作了调整(增加县本级财力性支出,减少部分专项性支出)。
县本级财力增加41196万元,一是预算收入增加财力相应增加861万元;二是上级财力净补助增加39542万元:⑴专项指标补助转为专项性财力转移支付补助增加34794万元;⑵年终省、市对县结算净补助增加4748万元,其中:省对县结算补助增加4894万元(主要是:①体制补助增加44万元;②烟草结算返还补助增加412万元;③援疆援藏补助增加59万元;④省对我县2012年度财政收入增长考核奖励补助增加183万元;⑤县地方驻军省财力补助增加200万元;⑥新增长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省补助增加1000万元;⑦教育转移支付补助增加966万元;⑧省对我县“六奖六挂”补助增加1008万元;⑨村干部基本报酬保障奖励补助增加488万元;⑩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增加534万元);市对县结算补助减少146万元{主要是:①电子警察小区及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补助增加178万元;②中考新设考点监控设备补助增加40万元;③社会保障和就业转移支付补助增加394万元;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补助增加5万元;⑤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增加4万元;⑥医疗卫生市补助减少767万元(系新农合市对我县补助,在2011年已计入结算补助843万元)}; 三是调入资金净增加1407万元,其中其他调入资金增加407万元,土地基金调入增加1000万元;四是上解支出净增加724万元,其中:专项上解增加786万元;市体制上解减少62万元(市结算时将市级体制补助62万元与省上解基数2979万元合并);五是调出资金增加139万元(城建税15%调作水利基金);六是乡镇财力支出减少249万元。
全县支出增加36302万元,其中:⑴县本级调整增加支出36551万元,主要是:①专项指标转为财力性补助增加支出33568万元;②新农合县级配套资金843万元;③莆田学院艺术中心大楼建设资金900万元;④抽水蓄能资本金投入382万元;⑤市财政扣款增支858万(其中:扣收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战役”饮水源整治资金650万元,上缴2011年度再就业调剂金110万元,援藏资金上划69万元,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支出29万元);⑵乡镇级减少支出249万元。
从财政决算情况上看,全县和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较好地为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及民生提供了财力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目前,我县财政运行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基础税源仍然较为薄弱,行业税收增长幅度不高,工业企业的支柱税源仍然较少,国家出台的政策性减免税措施在不断强化,财政收入体量仍然偏小;因人口基数大,国家出台民生保障刚性配套资金需求在不断增加,县级财力提供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强,政府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财政资金调度依然紧张,财税征管改革尚需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支出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仍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和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县财政总收入116646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21亿元的55.55%和市下达收入任务21.5亿元的54.25%,增收20308万元,增长21.08%。
分级次情况:地方级收入完成75617万元,增收15406万元,增长25.59%;中央级收入完成41029万元,增收4902万元,增长13.57%。
分部门情况:国税完成46908万元,完成收入计划9.5亿元的49.38%,增收7510万元,增长19.06%;地税完成54334万元,完成收入计划10.5亿元的51.75%,增收11182万元,增长25.91%;其他执收部门完成15404万元,完成收入计划1.5亿元的102.69%,增收1616万元,增长11.72%。
分税性情况:税性总收入99781万元,总税性比重85.54%,提高1.13个百分点;地方级税性收入58752万元,税性比重77.7%,提高2.64个百分点。
(二)一般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36986万元,同比增支42378万元,增长44.79%,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原则,财政资金重点用于保障民生、教育及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上,有力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三)收入变动情况说明
因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去年12月份召开,而市政府于今年3月份下达我县财政总收入任务21.5亿元,比原计划增加0.5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县基金收入133219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133870万元99.51%,其中土地基金收入完成125131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126000万元的99.31%,主要是上年拍卖土地在今年入库土地出让金2.08亿元、2013年拍卖永鸿文化城二期、万星电影等土地入库土地出让金10.43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县基金支出140719万元,同比增加98357万元,增长232.18%,主要支出是:教育支出36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161万元;农林水事务853万元;支付各片区征迁费用及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投入133975万元。
三、财政预算执行特点
(一)财政收入稳健增长
截止6月30日,我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16646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21亿元的55.55%和市下达收入任务21.5亿元的54.25%,增收20308万元,增长21.08%,县地方级收入完成75617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12.6亿元的58.13%,增收15406万元,增长25.59%,增幅较高,完成财政收入“双过半”任务。
(二)地方小税种增长幅度高于主体税种
截止6月30日,全县税收收入完成99781万元,增收18464万元,增长11.71%,其中地方级税性收入58752万元,增收13562万元,增长30.01%,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0.99个百分点。主体税种完成82476万元,增收13661万元,增长19.85%,增量贡献率67.27%。其中:增值税完成27868万元,增收4227万元,增长17.88%,主要是:调库收入5000万元,第二产业中的古典家具和工艺美术、纺织、鞋革、建筑业、汽车制造、橡胶制品等行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以及其他行业税收增收带动下增长;营改增税收收入853万元,主要是交通运输行业实行“营改增”后税率提高而增收;营业税完成20217万元,增收5692万元,增长39.19%,主要是建安和房地产行业活跃增收;企业所得税完成26640万元,增收4158万元,增长18.49%。主要是地税部门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公平税负,统一调高(与国税相同)房产地企业所得税预征率3个百分点增加收入;个人所得税完成6885万元,减收1265万元,下降15.52%。非主体税种完成17305万元,增收4803万元,增长38.42%,增量贡献率23.65%。其中:资源税完成329万元,增收38万元,增长13.06%;城建税完成2371万元,增收370万元,增长18.49%;房产税完成1149万元,增收26万元,增长2.32%;土地使用税完成1737万元,增收211万元,增长13.83%,受国家出台扶持工业和外贸企业税收政策由缓征调整为“即征即奖”政策影响,上半年,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增长较为缓慢;车船税完成505万元,增收244万元,增长93.49%,主要是受去年上半年收入低基数影响,增幅较高;耕地占用税完成1213万元,减收879万元,下降42.02%,主要是受项目用地少和去年高基数影响,收入出现负增长;印花税完成1059万元,增收394万元,增长59.25%;土地增值税完成5712万元,增收2118万元,增长58.93%,由于国家加大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土地增值税统一按6%预征,比原来5%提高1%,以及我县出让土地开发如兰溪新天地、水乡丽都、安特房地产开发相继完工进入销售期,税务加大清收力度,增幅较高;契税完成3230万元,增收2281万元,增长240.36%,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回暖,交易活跃增收。非税收入完成16865万元,完成年计划93.69%,增收1844万元,增长12.28%,增量贡献率9.08%,主要是上半年我县加快剩余资产处置力度,入库一次性拍卖专项收入较多等增收因素。
(三)三产税收增收较大
第一产业收入28万元。第二产业收入48312万元,增收8797万元,增长22.26%。其中①制造业32527万元,增收8580万元,增长35.83%,(主要是纺织鞋革和皮革制造业9337万元,增收957万元,增长11.42%;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487万元,增收148万元,增长29.06%;家具制造业10170万元,增收4777万元,增长88.58%。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全县工艺美术行业税收管征专题会议,采取税源普查,纳税评估,阳光定税等措施,行业税收有了较大幅度增长;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553万元,增收395万元,增长34.14%;橡胶和塑料制造业2383万元,增收1082万元,增长83.18%,主要是由于海安橡胶上半年税收较上年增收1114万元;非金属矿物制造业2167万元,增收742万元,增长52.05%;汽车制造业1284万元,增收685万元,增长114.41%,主要是东亚机械税收较上年增收500万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19万元,增收222万元,增长44.6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17万元,减收287万元,下降13.04%,主要是因为市场因素,新万鑫公司减收618万元,导致冶炼及压延工业税收减少);②电力生产和供应业2006万元,减收2108万元,下降51.23%,主要是上半年雨量减少和受上年高基数影响,九仙溪公司税收出现减收416万元,供电公司税收出现减收1620万元,导致该行业税收大幅减收;③建筑业13673万元,增收2317万元,增长20.4%,受上年顺安企业补税高基数影响(上年补缴以前年度企业所得税700万元),导致增势较缓。第三产业收入(不含省级收入)48356万元,增收9608万元,增长24.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12892万元,增收812万元,增长6.72%,主要是由于中海石油公司今年上半年税收较上年减收1850万元,导致增长较慢;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104万元,增收335万元,增长43.56%;住宿和餐饮业650万元,增收91万元,增长16.2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1011万元,增收134万元,增长15.29%;房地产业28406万元,增收7510万元,增长35.9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43万元,增收470万元,增长34.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958万元,增收1515万元,增长341.95%;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75万元,增收39万元,增长10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79万元,减收52万元,下降22.62%。
从以上行业税收入库增长情况看,三产税收增长24.8%,增量贡献率47.31%,高于二产税收增量贡献率(43.31%)4个百分点,三产税收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房地产行业税收增收带动下较快增长。
(四)财政支出稳定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上半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36986万元,同比增支42378万元,增长44.79%。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原则,财政资金重点用于保障民生、教育及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上,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支出40954万元,增支11372万元,增长38.44%,占总支出29.9%;
医疗卫生支出23756万元,增支7307万元,增长44.42%,占总支出17.34%;
文化体育与传媒1131万元,增支522万元,增长85.71%,占总支出0.8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779万元,增支5539万元,增长49.28%,占总支出12.25%;
节能环保支出1610万元,增支459万元,增长39.88%,占总支出1.18%;
农林水事务13268万元,增支6961万元,增长110.37%,占总支出9.69%。
基金预算支出140719万元,增支98357万元,同比增长232.18%,其中主要是用于教育支出36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161万元,农林水事务853万元,支付各片区征迁费用及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投入133975万元。
四、上半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狠抓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1.强化目标责任,加强税收管征。一是要求各管征单位明确年度收入目标任务,加强税源调查工作力度;二是建立全面准确的税源信息数据库,强化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加大税收专项评估和税收清欠工作力度,创新征管办法,多方挖掘税源;四是严格落实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机制,确保应收尽收。
2.加大催缴土地出让金工作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财政部门加强国土、住建、招投标中心以及土地储备中心等部门之间联动协作,及时跟踪监控土地出让拍卖情况,加大土地出让金催缴工作力度,强化土地出让金滞纳金清缴工作,上半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实现12.51亿元,其中:清收欠缴土地出让金4.3亿元。
3.积极沟通联系,争取最大支持。积极向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我县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取得上级的理解和政策倾斜支持,请求上级政府充分考虑我县人口基数大、民生保障投入多以及目前发展过程中需要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多等因素,落实兑现城乡一体化改革和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有关补助,加大对我县扶持力度,推进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上半年,省下达我县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1亿元,省市下达各类转移支付补助资金4.97亿元,各类项目专项补助资金3.12亿元,有力地推进我县项目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4.创新融资模式,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继续与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接,上半年已新增贷款2.04亿元,支持政府性重点项目建设;二是积极与远东、华融、海峡融资租赁公司对接,为我县重点项目建设筹集资金,已到位7900万元,目前正与海峡租赁公司对接,计划再融资1亿元;三是河北联信汇业仓储有限公司在我县设立福建省联信汇业家更美仓储有限公司,是全省唯一一家中外合资金融仓储公司,计划投放资金5亿元于仙游红木市场,有效解决仙游红木家具市场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拓展了新的融资渠道;四是积极引进新的金融机构,上半年新开业的海峡银行仙游支行(在8月初已向我县土地储备中心投放到位贷款2亿元),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也即将在我县择址成立支行,石狮农商行也将在我县成立村镇银行,将为我县中小微企业发展多渠道提供资金保障,有力促进了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保民生保重点,努力建设民生财政
1.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工业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会同县经贸局(工业办)、县外经局、科技局和环保局等有关部门认真核实各项惠企政策,拨付各类惠企资金1800多万元,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加大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扶持力度。上半年共申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99个,申请财政奖补资金2395万元;组织实施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4个,总投资675万元;积极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配合建设部门向上争取专项资金572万元;拨付小型农田水利、山塘除险加固、水毁工程修复及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1995万元。
3.保障民生投入,构建和谐社会。加大基层公共卫生投入力度,拨付551万元全面化解基层卫生院历史债务;增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能力,拨付春季“两免一补”及校安工程等资金1.17亿元,惠及中小学生62029人;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1238万元,加大对民生保障投入力度;积极落实各项惠民补贴政策,兑现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655万元,受益1600多户;继续做好我县2013年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090万元的分配兑付工作,全部通过“一折通”直接兑付给种粮农户,受益171902农户。
(三)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继续坚持有保有压原则,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将有限财力资金集中用于重点支出,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改变过去“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传统管理方式,树立“重产出、重效果”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促进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资产管理
出台了《仙游县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购置费预算标准(试行)》和《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职责的请示》文件并经县政府批准,进一步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批处置行为,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1.全面加强干部学习教育。加大财政干部学习培训活动,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努力营造一支“重学习、讲政策、懂业务、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
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大会精神,深入开展转变机关干部作风、治理“庸懒散奢”活动,严肃查处工作人员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有效遏制了上班不在岗、在岗不履职、履职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干部轮岗交流、开展效能监察等措施,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着力打造廉洁勤政财政干部队伍。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制定了局机关《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工作意见》,局主要领导与各股室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起良好的财政队伍形象。
五、存在的问题
(一)完成全年财政预算收支目标任务仍存在一定困难
由于我县工业企业较少,支柱税源行业工艺美术行业税收贡献率仍然偏小,上半年,我县重点税源中海石油公司和电力行业税收均出现较大幅度减收,而下半年减收因素在继续增加,国家对工贸企业改缓征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政策为“即征即奖”,将导致收入减少和财力支出增加;近期国家又出台扶持小微企业而提高纳税起征点减免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也将影响下半年税收收入;与此同时,扶持我县第一家上市后备企业税收奖补、未年休假补助、“五大战役”绩效考评奖励、工贸企业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即征即奖”补助等增支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实现全年财政收支预算目标任务难度增大。
(二)政府性项目投入资金需求多
下半年我县在建政府性重点项目资金需求高达19.7亿元,同时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资金预计需要4.87亿元,虽然上半年我县成功拍卖出让土地出让金实现收入12.51亿元,但扣除征迁费用和土地开发成本后,仍然无法满足政府性项目建设和还本付息的资金需求。
(三)民生保障配套刚性支出多,资金调度困难
我县地方级可用财力仅能维持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最低保障水平,社保、教育、计生、科技、文化、农林水等支出均要求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按不低于财政收入经常性增长安排支出,民生刚性保障配套逐年在增多,而随着扶持中小企业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补助资金增加,县地方级收入财力增长仍然无法满足新增的民生配套等刚性支出需求,财政资金调度依然较为困难。
六、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明确目标任务,加大管征力度
一是细化目标任务。按照年初目标及序时进度要求,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征收部门、协税护税单位,明确收入目标,加大税收清欠力度,创新征管办法,多方挖掘税源;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分析收入形势,研究对策措施,督促各征管部门和乡镇落实各项征收管理措施;三是强化税源调查。建立全面准确的税源信息数据库,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建设,及时采集、整理、传递、交换有关涉税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四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及时清理各行政事业单位产权出租、捐赠等收入。
(二)着力培植财源,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密切关注和培植地方特色新的税收增长点,进一步拓宽财源渠道,全面落实中小微企业各项税收优惠奖补政策,稳定税源基础,加强“三维”企业对接工作,着力抓好蓝海新材料项目落地工作,促进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密切关注房地产等重点税源行业的变化,及时把握“营改增”扩围动向,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确保财政收入均衡有序;三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四是继续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密切跟踪土地市场变化情况,适时推进土地拍卖计划,确保重点项目和政府性融资平台转贷资金还本付息的资金需求,缓解财政资金调度压力。
(三)优化支出结构,提升支出绩效管理水平
一是要切实提高理财能力,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切实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二是综合考虑资金需求和财力可能,加大对民生保障投入力度,着力盘活存量资金,统筹项目结转资金和项目年度资金需求情况,强化结转项目使用管理;三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健全债务预警机制,防范财政风险;四是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步伐,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正确处理好支出进度和支出绩效的关系,努力提高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和有效性,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上半年的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要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仍然较为艰巨,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中心,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攻坚克难,有效运作,为实现全年财政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