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仙游县财政局关于2013年决算草案和201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仙游县财政局 时间:2014-09-19 09:13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2014年9月12日在仙游县第十六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陈国成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人大常委会报告2013年财政决算和201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常委会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提出建议意见。

  2013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全县财政收支决算

  (一)公共财政收入决算 

  1.全县地方级收入13826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13216万元,非税收入25044万元),完成预算收入13.6亿元的101.66%,比上年增收25399万元,增长22.5%;加上上划中央级收入76929万元,财政总收入215189万元,比上年增收36653万元,完成市下达年度收入任务21.5亿元的100.09%,增长20.53%。

  2.上级财政补助收入160413万元,其中:体制补助5202万元,一般转移支付96563万元(含省对县增加结算补助安排作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59万元),各类专项补助58648万元。

  3.地方政府性债券转贷收入21000万元。

  4.调入资金8064万元,其中土地基金调入7000万元、其它调入1064万元。

  5.上年结余35400万元。

  以上合计财政总收入363137万元。

  (二)公共财政支出决算 

  1.全县公共财政支出336841万元(含专项和上年结转等支出),其中:财力性支出256937万元,若剔除决算时部分专项补助调整为财力补助38924万元外,财力性支出为218013万元,完成预算支出210404万元的103.62%;各类专项支出79904万元。

  2.上解上级支出4539万元,其中体制上解2917万元、专项上解1622万元。

  3.偿还到期地方政府性债券支出5859万元。

  4.调出资金736万元(城建税收入15%调作水利基金)。

  以上合计财政总支出347975万元。

  (三)公共财政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全县财政总收入363137万元(含上年结余35400万元),总支出347975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59万元,累计结余13603万元,减去需结转下年支出(即结转项目支出)21086万元(其中:其他财力结转1180万元,当年专项性财力结转3784万元),累计滚存赤字7483万元(消减历史赤字300万元)。

  (四)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 

  1.政府性基金收入254503万元,比上年增收154328万元,完成预算收入241110万元的105.55%,增长154.06%,其中土地基金收入241491万元,比上年增收147496万元,增长156.73%。

  上年结余19591万元。

  上级基金补助11223万元。

  调入资金736万元(城建税收入15%调作水利基金)。

  以上合计基金收入286053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248062万元(含基金专项支出12411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35403万元,其中基金财力支出235651万元,完成预算支出241110万元的97.74%。土地基金支出227058万元。

  基金上解支出1443万元。

  调出土地基金7000万元。

  以上合计基金支出256505万元。

  3.基金收支平衡情况:基金收入286053万元,基金支出256505万元,收支相抵累计结余29548万元,基金结余部分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二、县本级(含鲤城办,下同)财政收支决算

  (一)公共财政收支情况 

  1.收入决算:全县公共财政总收入363137万元,减去补助乡镇21816万元(其中财力补助15243万元、专项补助6573万元),县本级总收入341321万元(其中县本级财力289246万元、专项补助52075万元)。

  2.支出决算:全县公共财政总支出347975万元,减去补助乡镇支出21816万元,县本级总支出326159万元,扣除专项支出73331万元、上解支出4539万元、调出资金736万元和债券还本支出5859万元,县本级财力支出241694万元(扣除专项改财力等补助支出38804万元后,本级财力支出为202890万元,完成预算支出197404万元的102.78%);专项支出73331万元,若加上决算时专项改财力支出38804万元,专项支出为112135万元,比上年增支31155万元,增长138.47%。

  3.基金收支决算平衡:县本级总收入341321万元(含上年结余35400万元),县本级总支出326159万元,收支相抵后结余1516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59万元,减去结转下年支出21086万元(其中:当年财力结转1180万元,当年专项性财力结转3784万元),县本级累计滚存赤字7483万元(当年消减赤字300万)。

  (二)县本级基金收支决算 

  1.收入决算:全县基金收入286053万元即为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因乡镇级没有基金收入,其收入为上级专项补助和县本级对项目专项补助)。

  2.支出决算:全县基金支出256505万元,减去补助乡镇支出20704万元,县本级基金支出235801万元,扣除专项支出11410万元,上解支出1443万元,调出土地基金7000万元,县本级基金财力支出215948万元。

  3.县本级基金决算平衡:县本级基金收入286053万元(含上年结余19591万元),县本级基金支出235801万元,补助乡镇支出20704万元,县本级基金累计结余29548万元,基金结余部分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三)财政支出总决算数与原报告数的差异说明 

  由于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时间在2013年12月27日召开,而省对市县的财政决算至2014年4月中旬才定稿,在上下级财政决算时又给我县下达部分财力补助以及上级财政部门将部分原由专项指标补助改为财力性补助等因素影响,县本级支出结构也作了相应调整(增加县本级财力性支出,减少部分专项性支出)。

  1、公共财政收支变动情况 

  全县财力增加47551万元,减去补助乡镇支出增加2243万元,县本级财力增加45308万元 

  一是地方级收入增加相应增加财力2260万元;

  二是上级财力净补助增加50022万元:

  ⑴省补助增加49504万元专项财力转移支付补助增加21414万元专项性财力补助增加17660万元,主要是:革命老区及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增加500万元;公共安全转移支付补助增加1754万元;农村小规模小学公用经费转移支付增加19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移支付补助增加15216万元。省对县结算补助增加11149万元,主要是: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加4287万元;省对县财政下移财力及加强绩效管理奖励增加1559万元(作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烟草结算返还补助增加951万元;援疆援藏补助增加138万元;省对我县2013年度财政收入增长考核奖励补助增加162万元;其他财力补助增加200万元;公检法司办案经费和业务装备经费补助增加807万元;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转移支付补助增加1031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增加44万元;省对我县“六奖六挂”补助增加1407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增加563万元;解支出净增加719万元(专项上解增加719万元)。

  市补助增加518万元专项性财力补助增加508万元,主要是:造福工程市补助增加255万元;生猪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增加6万元;社会治安联防队建设补助增加103万元;持二代证农村残疾人参合“新农合”个人缴费补助增加26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补助增加118万元。市对县结算补助增加10万元主要是:殡葬转移支付补助增加27万元;城乡医疗救助市补助增加91万元;怃恤市补助减少108万元。

  三是其他调入资金净增加1064万元;

  四是调出资金减少64万元(城建税15%调作水利基金);

  五是偿还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增加5859万元。

  全县支出增加46533万元,其中:⑴县本级调整增加支出44290万元,主要是:①专项指标转为财力性补助增加支出38804万元;②2011年惠企补助、2013年“即征即奖”及“营改增”奖补支出2059万元;③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标准增加补助支出1018万元;④抽水蓄能电站资本金投入843万元;⑤市财政扣款增支1566万(其中:扣收市广播电视中心记者站经费150万元;城乡垃圾焚烧上网电量补贴费用117万元;饮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资金660万元,禽畜养殖污染饮水源整治资金200万元;上缴2012年度再就业调剂金170万元,援藏资金上划269万元);⑵乡镇级增加支出2243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收支变动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加7193万元,其中:⑴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加3691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加2724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增加913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增加54万元);⑵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增加43万元;⑶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增加526万元;⑷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增加278万元;⑸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入增加976万元;⑹育林基金收入增加38万元;⑺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增加229万元;⑻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增加19万元;⑼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加1415万元(价格调节基金);⑽森林植被恢复费减少8万元;⑾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减少14万元。

  政府性基金财力支出减少5459万元,其中:县本级基金支出减少25162万元,主要是: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减少85万元;②城乡社区事务减少24562万元;③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减少731万元;④农林水事务支出增加144万元;⑤其他支出增加72万元。乡镇支出增加19703万元,主要是:①城乡社区事务增加19418万元;②农林水事务支出增加285万元。与县人大报告数差异主要原因是:向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时,政府性基金按当年基金预算收入相应安排支出,同时乡镇没有基金收入,基金支出相应由县本级安排;因部分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较慢,在年终结算时部分项目资金暂缓拨付,从而造成基金财力支出减少;2013年度乡镇承担大部分项目征迁工作任务,土地征迁资金通过乡镇拨付,纳入乡镇财政决算范围,乡镇基金财力支出相应增加。

  从财政决算情况上看,全县和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能够较好地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及各类民生项目支出提供了财力保障。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缺乏稳定的财源税源支撑;财政收入体量仍然偏小,随着国家出台民生保障刚性配套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政府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逐年增长,财政收支矛盾依然较为突出;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仍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待深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1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和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公共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一)公共财政收入执行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县财政总收入146156万元,完成预算收入26.5亿元的55.15%,增收29510万元,增长25.3%。

  分级次情况地方级收入完成93376万元,增收17759万元,增长23.49%;中央级收入完成52780万元,增收11751万元,增长28.64%。

  分部门情况国税完成60215万元,完成收入任务11.2亿元的53.76%,增收13307万元,增长28.37%;地税完成66600万元,完成收入任务13.3亿元的50.08%,增收12266万元,增长22.58%;其他执收部门完成19341万元,完成收入任务2亿元的96.71%,增收3937万元,增长25.56%。

  分税性情况:税性总收入125082万元,总税性比重85.58%,提高0.04个百分点;地方级税性收入72302万元,税性比重77.43%,下降0.27个百分点。

  (二)公共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45323万元,同比增支8337万元,增长6.09%。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原则,财政资金重点用于保障民生、教育及重点项目的需求上,有力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二、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县基金收入54041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20.861亿元的25.91%,减收79178万元,下降59.43%,其中土地基金收入完成47730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20亿元的23.87%,减收77401万元,下降61.86%,主要是上年同期土地出让金收入基数高,而今年土地出让金入库进度偏慢,造成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截止6月30日,全县基金支出106948万元,减支33771万元,下降24%,主要支出是:支付各片区征迁费用及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投入104517万元;教育支出17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39万元;农林水事务1638万元。

  三、财政预算执行特点

  (一)财政收入增长较快 

  截止6月30日,全县财政总收入146156万元,完成市下达收入任务26.5亿元的55.15%,增长25.3%,县地方级收入93376万元,完成年收入计划16.3亿元的57.29%,增长23.49%,顺利地实现财政收入“双过半”目标任务。

  (二)主体税种增收贡献率高 

  全县税收收入125082万元,同比增收25301万元,增长25.36%,增幅提高2.6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收入72302万元,增收13550万元,增长23.06%。主体税种102319万元,增收19843万元,增长24.06%,贡献率67.24%。其中:增值税36996万元,增长32.75%,主要是:调库收入11000万元,比上年增加6000万元,第二产业中的纺织、鞋革、橡胶制品等行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以及其他行业税收增收带动下增长;营改增税收收入1248万元,增收395万元,增长46.31%,主要是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行业增收;营业税22364万元,增收5692万元,增长39.19%,主要是建筑与房地产等行业增收;企业所得税32615万元,增收5975万元,增长22.43%。主要是国地税部门加大清理房地产、建安企业所得税而增收;个人所得税9080万元,增收2195万元,增长31.88%,主要是地税部门加大对房地产企业及工艺美术行业所得税征管力度。非主体税种22763万元,增收5458万元,增长31.54%,贡献率18.5%。其中:资源税384万元,增收55万元,增长16.72%;城建税2802万元,增收431万元,增长18.18%;房产税1690万元,增收541万元,增长47.08%;主要是今年加大对家具行业税收征管增加收入;土地使用税1902万元,增收165万元,增长9.5%;车船税573万元,增收68万元,增长13.47%;耕地占用税1791万元,增收578万元,47.68%,主要是受去年低基数影响,收入增长较快;印花税1384万元,增收325万元,增长30.69%;土地增值税7905万元,增收2193万元,增长38.39%,主要是地税部门加大房地产企业清欠清收力度,增幅较高;契税4332万元,增收1102万元,增长34.12%,主要是受上年低基数影响,税务部门加强征管力度增收。非税收入21074万元,完成年计划2.35亿元的89.68%,增收4209万元,增长24.96%,贡献率14.26%,主要是加快剩余资产处置工作,一次性资产拍卖专项收入等增收因素。

  (三)第三产业税收增量贡献率有所下降 

  第一产业收入41万元。第二产业收入60821万元,增收12510万元,增长25.89%。其中①制造业40807万元,增收8279万元,增长25.45%,(主要是纺织鞋革和皮革制造业11883万元,增收3449万元,增长40.89%;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684万元,增收26万元,增长3.91%;家具制造业12441万元,增收2271万元,增长22.33%;橡胶和塑料制造业3889万元,增收1506万元,增长63.19%,主要是海安橡胶税收增收1563万元;汽车制造业1334万元,增收49万元,增长3.89%;非金属矿物制造业1809万元,减收358万元,下降16.51%,主要是上半年智胜矿业减收240万元;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345万元,减收208万元,下降13.4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08万元,减收8万元,下降0.43%,主要是新万鑫公司减收305万元);②电力生产和供应业3907万元,增收1901万元,增长94.76%,主要是供电公司增收1478万元;③建筑业15713万元,增收2040万元,增长14.92%。第三产业收入(不含省级收入)60353万元,增收11996万元,增长24.8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16671万元,增收3779万元,增长29.31%,主要是中海石油2家公司增收1483万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1159万元,增收148万元,增长14.66%;房地产业36288万元,增收7882万元,增长27.7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691万元,增收734万元,增长37.4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78万元,增收399万元,增长223.15%;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025万元,减收79万元,下降7.14%;住宿和餐饮业489万元,减收160万元,下降24.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72万元,减收871万元,下降47.27%。

  从分行业税收增长情况看,第二、三产业税收分别增长25.89%、24.81%,贡献率分别为42.39%、40.65%,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92、6.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贡献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增幅较低。

  (四)财政支出增长较低 

  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45323万元,同比增支8337万元,增长6.09%。其中:

  教育支出43371万元,增支2417万元,增长5.9%,占比29.84%;

  医疗卫生支出33646万元,增支9890万元,增长41.63%,占比23.15%;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44万元,减支287万元,下降25.38%,占比0.5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049万元,增支1270万元,增长7.57%,占比12.42%;

  节能环保支出3982万元,增支2372万元,增长147.33%,占比2.74%;

  农林水事务支出14310万元,增支1042万元,增长7.85%,占比9.85%。

  基金预算支出106948万元,下降24%,其中支付各片区征迁费用及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投入104517万元,用于教育支出178万元,农林水事务1638万元。

  四、上半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积极组织收入,确保稳定增长 

      1.明确目标,加大征管力度。一是要求各征管单位明确年度收入目标任务,加大财政收入工作力度;二是加强税收收入征管,强化税源调查,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加大税收清欠工作力度,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通过规范非税收入征管,保证各项非税收入及时上缴国库。

  2.积极沟通,争取上级支持。认真学习理解财税改革各项政策精神,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反映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状况,积极主动联系对接,争取上级大力支持帮助。上半年,省市下达我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3.87亿元,各类项目建设专项补助资金5.78亿元,有力地推进项目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3.主动对接,筹措发展资金。积极与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接,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1.23亿元;发挥地方平台作用,通过市国投搭桥发行城投债2.3亿元;及时上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及资金需求情况,争取地方政府性债券0.6亿元,为我县项目建设了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着力统筹发展,建设民生财政 

  1. 扶持企业培植财源。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552万元,支持企业发展;会同县经贸局、工艺办、科技局等单位认真核实各项惠企资金,拨付各类惠企资金3128万元,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发展。

  2. 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现行生均公用经费政策的基础上,再结合学校学生规模情况实施定补,共拨付义务教育“三免一补”资金等1.62亿元。

  3.加大惠农资金投入。加快强农惠农资金拨付进度,及时兑现付2014年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507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895万元,农机购机补贴资金629万元;拨付病险水库加固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小型水库及山塘除险加固及水毁工程修复专项资金3848万元;实施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6个,总投资1755万元;申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123个,项目预算支出9099万元,拨付财政资金2375万元;组织实施201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4个,总投资1328万元。

  4.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60提高到320元),参合人数达95万人,县级配套投入达5168万元;加大基层公共卫生配套投入,拨付基层卫技人员的工资津贴190万元,拨付基层卫生院开展公共卫生工作1605万元;拨付社会救助资金398万元,解决革命老区“五老”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5.筹措资金保障重点。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前提下,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区分轻重缓急,将有限资金集中用于重点项目支出,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上半年140个重点项目建设共投入9.01亿元;25个重点攻坚项目建设投入6.14亿元;省重点项目建设投入1.77亿元;1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投入2.08亿元;宜居环境建设投入1.92亿元;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园林绿化建设项目投入1740万元。

  (三)推进预算改革,加强财政管理 

  一是推进预算编制改革。不断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减少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追加行为,增强部门预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二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经人大批准的预算,严格禁止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支出标准。三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有关文件精神,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同期下降42.58%。四是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改变过去“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管理方式,树立“重产出、重效果”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出台《仙游县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和《关于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实行政府采购网上办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报废、变卖、出租审批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规程,组织开展了全县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规范资金管理与使用。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意识 

  一是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聚焦“四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通过开展“换位体验”实践活动,增强干部职工为民服务宗旨意识。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健全规章制度、开展效能监察、股长评议等措施,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二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在严把党风廉政关的同时,把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作为廉政教育的着重点,采取集中学习、观看警示片、接受廉政基地教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树立了良好的财政队伍形象。

  五、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实现全年财政收入目标因素仍然存在 

  上半年,国地税部门加大稽查工作力度和其他执收部门加大对非税收入征管工作力度,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努力完成市下达的26.5亿元收入目标“双过半”任务。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下半年影响财政实现全年收入目标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国税上半年完成税收6.02亿元,主要是调库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加0.6亿元,若剔除该因素后,正常税收入库5.42亿元,比上年短收1785万元,仅完成年收入计划11.2亿元的48.4%,没有实现“双过半”收入任务,与此同时,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出口企业销售下降、新上企业未产生效益以及国税部门征管的房地产楼盘开发进入收尾阶段等减收因素影响,下半年国税部门按序时进度完成收入目标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二是地税上半年不断加大对房地产企业欠税清缴力度和出台清理私有房产租赁税收等征管措施,完成年收入任务的50.08%,勉强实现“双过半”收入目标,而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因受房贷政策和利率上浮等因素影响,市场低迷进一步显现,房地产行业税收预期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完成税收任务较为困难,而房地产税收是地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地税部门短收将严重影响财政收支平衡;三是其他执收部门上半年因入库一次性资产拍卖收入5800万元,增收幅度较大。下半年非税收入入库进度趋缓,如果税务部门没有按序时进度入库,完成全县税收收入任务目标将受到影响。

  (二)土地出让金收入未能实现预期收入目标 

  上半年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土地拍卖出现流拍现象,土地出让金收入未能实现年初预期目标,入库进度偏慢,仅完成收入计划的23.87%,减收7.74亿元,基金收入大幅下降,将直接影响我县政府性项目建设和还本付息的资金需求。

  (三)财政资金调度仍较为困难 

  我县地方级可用财力仅能维持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最低保障水平,社保、教育、计生、科技、文化、农林水等支出均要求按不低于财政收入经常性增长安排支出,民生刚性保障配套逐年增多,工业企业发展奖补、工业企业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即征即奖”等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加上政府性项目融资还本付息支出逐年增加,若土地出让无法按计划收入,将严重影响财政资金调度,预算支出十分困难。

  六、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明确目标任务,大力组织收入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制。按照年初目标及序时进度要求,明确税务部门和相关协税护税单位的目标任务,明确收入目标,落实征收主体责任,强化收入分析,加大税收清欠力度,多方挖掘税源,确保完成收入任务。二是做好税收征管工作。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建设,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分析收入形势,加强与征收部门及乡镇(街道)的协作配合,强化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保证税收入库。三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鼓励各部门及时组织财政收入,做到财政收入均衡入库。

  (二)培育重点税源,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密切关注和培植地方特色的新税收增长点,加快推进园区建设,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拓宽财源渠道,全面落实中小微企业各项税收优惠奖补政策,稳定税源基础,促进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重点关注房地产和工艺美术等重点税源行业的变化,及时把握“营改增”扩围动向,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确保财政收入均衡有序。三是继续加大土地出让力度,科学化规划土地出让,实现土地出让金均衡入库,为重点项目和政府性融资平台转贷资金还本付息作保障,缓解财政资金调度压力。

  (三)优化支出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切实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理财能力。二是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综合考虑资金需求和财力许可,统筹项目结转资金和项目年度资金需求情况,重点支持我县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发展。三是通过集中支付系统、公务卡、政府采购等方式强化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动态监管,通过建立项目库统筹项目建设,提升项目建设的均衡性和效益性。四是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政府性债务的借、用、还,防范债务风险。五是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步伐,加强沟通协调,提高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和有效性,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上半年的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要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勇于创新,有效运作,为建设“人和业兴、彰文宜居”的美丽仙游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