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仙游县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仙游县财政局 时间:2015-01-27 09:35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2015年1月20日在仙游县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书面报告)

  县财政局局长 陈国成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组织财政收入为中心,以支持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培植财源,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保障,严控一般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扎实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坚持依法理财增收节支,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加快建设“人和业兴、彰文宜居”的美丽仙游提供有力保障。

  (一)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⒈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地方级收入169753万元,比上年增收31493万元,增长22.78%,完成调整预算166000万元的102.26%,加上上划中央级收入92396万元,全县财政总收入262149万元,比上年增收46960万元,增长21.82%。县地方级收入加上上级财力净补助54136万元,地方政府性债券资金6000万元,净调入资金1600万元,全县总财力(不含上级专项,下同)231489万元,全县总财力支出22718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224449万元的101.22%。财力支出加上专项支出105917万元,全县总支出333101万元,比上年336841万元减支3740万元,下降1.11%。

  2.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1222万元(其中土地基金137809万元),比上年减收103281万元,下降40.58%,完成调整预算193920万元的77.98%。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56587万元,比上年235651万元减支79064万元,下降33.55%。

  (二)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总财力231489万元,扣除补助乡镇20134万元后,县本级财力211355万元,县本级支出207050万元。县本级财力支出加上专项支出104086万元,县本级总支出311136万元,比上年315025万元减支3889万元,下降1.23%。

  由于2014年预算执行正在决算,正式决算还会发生变化,待决算编成并经上级财政审核后再报县人大常委会审批。

  (三)2014预算执行及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1.有效聚财,财政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切实加强财税管征。财税部门紧紧围绕收入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实时跟踪收入情况,确保收入按序时入库。经济发展的财税贡献率不断提高,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9.53%,比上年提高0.6百分点。地方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64.37%,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总收入增幅和地方级收入增幅分别名列全市第三。主体税收支撑有力,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四大税种收入181809万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78.33%。

  全力催缴土地收入。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建立健全收入预测、监控、分析机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财政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部门协作,加大对土地出让金催缴力度,土地基金收入137809万元。

  有效对接政策支持。认真研究上级财政有关政策,及时向上反映我县的财政困难和项目资金需求情况,取得上级财政及有关部门理解支持,全年上级扶持补助资金137000万元,其中各类项目专项补助930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3800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6000万元。

  2.涵养财源,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实效 

  着力提升产业平台。开展“产业发展年”活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扶持重点企业发展,着力培育古典家具、旅游等特色产业,巩固提升第三产业,重点推进“五园”开发。全年投入基础设施和园区开发资金144616万元,夯实发展基础。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注重财源的涵养和保护,想方设法培植税源,重点突破临港产业和工艺产业,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商业服务业,培育大型连锁超市,对接厦门市中闽百汇商业有限公司入驻;培育一批新的电商企业,促进电子商务快递业融合发展和产业集聚。

  大力扶持企业发展。落实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及时兑现县级惠企政策补助4968万元,促成54家企业与银行对接融资176000万元;及时拨付2013年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即征即奖”680万元,重点工艺美术企业“两税”增量奖励资金77万元。

  稳步推进税收“营改增”。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稳步推进“营改增”工作,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营改增”实现税收3953万元,比上年增收2050万元,增长107.72%。

  促进金融服务经济。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地方发展模式,全力引进金融机构入驻,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鲤中支行在我县开业运营。加大融资创新力度,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全县新增贷款规模163000万元,超额完成120000万元的目标任务。

  3.关注民生,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总支出100318万元,比增8.61%。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规定,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家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制度,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

  落实社会保障措施。社保基金支出33773万元,拨付新农合医疗保险补助资金30448万元、受益939900人;拨付农村低保补助资金8058万元、受益39500人;发放五保补助资金1965万元、受益4095人;拨付孤儿基本生活补助122万元、重残救助金596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出8220万元;发放农村社会救济资金283万元,解决1051人老区五老及其他定补人员的生活困难。

  保障民生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棚户区改造)1341套,拨付资金2141.3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141.37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000万元);拨付资金15000万元,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

  推进科技、文化、计生事业发展。科技支出4358万元,比增17.97%;文化支出3727万元,比增37.02%;计生支出9548万元,比增21.16%;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拨付农村计划生育贡献奖励及特别扶助资金546.1万元,奖励对象3885人。

  4.统筹兼顾,城乡一体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投入项目资金1755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1.35万亩,土地治理项目3个,农业产业化项目3个,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做好2014年国家调整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848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028万元(172512户)的分配、兑付和监督管理工作,通过“一折通”直接兑付给补贴对象。拨付良种补贴资金506.8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924万元、造林绿化资金1780万元、农机购机补贴629万元、设施农业大棚(项目2个)补助480多万元;拨付造福工程2834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537万元。

  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配合县国土局向上争取专项资金1596.76万元。积极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配合住建部门向上争取专项资金5128万元,其中城乡环境整治专项资金40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1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2000万元,拨付美丽乡村建设“以奖代补”资金1728万元。

  加大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深入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共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36个,计划财政奖补资金2887.5万元,其中市级以上资金2434.38万元、县级453.12万元;拨付项目奖补资金2686.6万元。

  5.注重绩效,财政改革创新呈现新亮点 

  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以推进财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为目标,健全预算机制,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完善人员编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的细化、公开、透明,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考评工作,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批复预算绩效项目86个,总金额17376万元,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之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认真做好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工作,划清偿债责任,防范债务风险,为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规范的政府融资举债机制奠定基础。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扩大集中支付改革单位和财政资金的覆盖面,出台《仙游县财政局关于教育系统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通知》(仙财〔2014〕420号),把教育系统77个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提高财政资金直接支付比例,国库集中支付163600万元,增强财政实时监控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出台《仙游县财政局关于印发仙游县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的通知》(仙财〔2014〕73号)、《仙游县财政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仙财〔2014〕74号)和《仙游县财政局关于开展政府采购“电子化大卖场”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行为,政府采购预算金额3506万元,中标价格3148万元,节省358万元,节约率10.2%。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公务用车零购置。 

  实施新一轮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加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增强镇村两级运转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乡镇(街道办)财政管理体制,按照“基本运转保障、分类发展鼓励、总量增长奖补”的原则,加大对乡镇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增加补助资金3118万元;村级组织运转基本保障资金5369万元,推进乡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6.严肃纪律,财政监督管理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修订完善《仙游县财政局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实行年目标、月台账、周汇报工作机制,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强化工作运行监控措施,做到有计划、有督导、有考核;实行限时办结制,对上级的批办件,明确办理时限,加快工作进度,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出台《仙游县县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仙游县县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会议费、差旅费管理;全面清理“小金库”,统一“三公”经费上报口径,着力解决“三公”经费开支过大问题,将“三公”经费列入绩效考评范围。全县“三公”经费比降39.18%。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已有10个单位办理公务卡。

  规范资产资金管理。出台《仙游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规定》,严格国有资产经营转让、处置程序,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废、出让、出租审批等管理工作;强化专项资金网络监管,纳入网络监管15个部门、32项资金,总金额53966万元。

  强化财政窗口管理。坚持依法行政,注重服务质量,对各乡镇(街道)和10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开通资金收支手机短信告知服务,使用款单位在第一时间内了解资金拨付情况;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将财政局本部和下属单位集中在金钟水务大楼办公,财政服务窗口股室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对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实行资格审核、缴费、开票、网络确认等一站式服务,提高窗口服务水平;进一步明确和下放财政资金管理事项审批权限,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财政资金运行更加安全、便捷、高效。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开展集中学习、观看警示片、参观廉政基地等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防范违规违纪问题发生。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党风政风人民评活动,工作作风明显改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树立了财政部门良好形象。

  上述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和支持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工业税收仅占税收三分之一左右,总量仍然偏小,缺乏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税收贡献相对偏小,增长后劲仍显乏力;县级财力偏弱,可支配财力仍然不足。我县人口基数大,财政供养人员多,县地方级用于民生保障、强农惠农等刚性配套资金量大,用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财力仍然不足;政府性项目资金需求大,财力保障较为困难。由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我县政府性项目多,县级财力仍无法满足政府性项目资金需求,部分政府性项目融资加重县级财政负担。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推进落实。

  二、2015年预算草案 

  2015年全县及县本级预算编制如下: 

  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全县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89000万元,增长11.34%,加上上划中央级收入121000万元,全县财政总收入310000万元,增长18.25%。县地方级收入加上上级财力净补助(按现行体制预计)50228万元,调入资金1000万元,全县总财力为240228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240228万元。 

  2.全县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57710万元(其中土地基金150000万元),调出资金1000万元,政府性基金可用财力156710万元,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56710万元。

  3.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67800万元,安排支出预算67800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支出556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出11584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出43669万元。

  4.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 

  根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和工作要求,九仙溪水电开发总公司纳入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按照2014年可分配利润5%编制,收入预算110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110万元。

  5.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全县预计总财力扣除补助乡镇支出20000万元后,县本级财力为220228万元。按照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支出预算220228万元。

  2015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是实施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财政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构建现代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密切关注中央财税改革动态,加强政策研究,坚持改革创新,充分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着力生财、聚财、用财,着力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扶持实体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财税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向上争取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财税政策;及时落实结构性减税和各项扶持企业优惠政策,扶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扶持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培育新兴税源。二是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统筹安排各类财政性资金,集中力量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进程,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赢。三是努力提高经济科技含量。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经费优化整合,全年预安排科技投入3900万元,支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驱动企业技术更新改造,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加大政府投入,促进民生持续改善 

  一是继续集中新增财力,着力办好为民实事。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财政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二是继续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严格落实教育支出法定增长要求,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城区学校扩容工程,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水平,确保2015年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省级评估验收。三是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加大卫生基础建设项目、应急管理和疾病防控体系的投入,不断完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四是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制度建设,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相关政策衔接。五是持续加大公益性事业建设投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和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妥善解决安置房办证遗留问题,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步伐,完善消防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三)培植新生财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加大生态旅游业投入。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目标,加大环山区公路建设投入力度,推进莆永高速盖尾互通—九鲤湖—菜溪岩旅游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促进旅游业发展。二是加大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木兰溪源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积极推进农村畜禽养殖、道路扬尘整治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三是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四)深化财政改革,促进提高理财能力 

  一是推动财税创新。坚持收支并重、开源节流,强化财税管征,做大财政总量。经营好资本、资源、资产,盘活存量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建立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三者相互制衡、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制度。三是加强部门结余结存资金管理。建立结余结转资金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的机制,继续清理结余结存资金,优化配置增量资金。四是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范围,使绩效目标可量化、可考核,切实提高绩效目标编报质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单位整体管理水平。五是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促进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审批和风险预警机制,防范财政风险控制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六是积极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为契机,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抓手,着力拓展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七是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财政信息化系统,不断提升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把卫生系统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县级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

  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为推动仙游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打造“人和业兴、彰文宜居”的美丽仙游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