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仙游县档案局2006年档案工作总结

来源:仙游县档案局 时间:2006-11-13 21:52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县委、县人民政府:

  2006年,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省、市档案主管部门的年度档案工作计划,深入宣传贯彻执行《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福建省档案条例》,依法对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开展以档案库房安全管理、档案数据库建设和档案馆上等级为重点的档案业务建设,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有效的档案服务,发挥档案在我县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0月底省档案局正式下文认定县档案馆为省一级档案馆,一年来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一、档案数据库建设

  至4月5日完成档案馆第一阶段20个全宗档案目录数据库的修改核对工作,修改后档案目录数据为18万条,4月中旬,省档案局对我馆数据库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认定县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准确率、完整率、档号重复率等均达到数据报送要求,4月下旬我馆向省档案局报送了档案目录数据。

  二、档案馆上等级业务开展情况

  1、第一阶段档案数据库工作暂告结束后,我馆把主要精力放在档案馆上等级上,把档案馆上等级的48个考核指标分解到人,每月进行定量考核,至9月20日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按上等级的标准建立健全了档案工作领导体制和相应的行政管理制度,改善了档案馆库房和基本保护设备,装备了档案密集架、复印机、去湿机、防磁柜,空调机、吸尘器、报警设备和计算机等设备。按规定接收了165个立档单位1995年以前的永久、长期的档案,馆藏档案达72576卷,排架长度907.2米,是2003年馆藏量的2倍,征集了一批族谱、年鉴、仙游籍作家的著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馆藏资料达12738册,排架长度191米。还与莆田市图书馆、莆田学院图书馆、仙游县图书馆、莆田市档案馆联合建立《数字莆田》数据库,收集了载有莆仙特色地方珍贵文献406种、1178册共165285页的光盘。馆藏门类渐趋齐全。重新编写了馆藏165个全宗介绍和三十万字的《仙游县档案馆指南》;建立机检式文件级目录,于2006年5月向省档案局报送了第一阶段20个全宗的计算机档案目录。目前档案馆计算机目录数据库达35万条;成立了鉴定小组,制定了鉴定制度,对馆藏1990年以前的短期档案共2659卷进行鉴定,形成了鉴定意见书和销毁清册。按《档案法》的有关开放档案的规定,组织人员对馆藏1975年以前的档案进行解密,编制档案开放目录,至2006年年底,共向社会开放档案53053卷。编写《仙游县机构改革概说(修订本)》、《仙游县近二十年县级运动会情况简介》、《仙游县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件汇编》、《仙游县科技兴林工作材料文件汇编》、《仙游县档案工作大事记》等档案史料共15万字。档案的接收、保管、鉴定、统计、开放、编研、数据库建设等各项基本业务建设得到明显的加强,档案提供利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10月10日由省档案局副局长林真带队,到县档案馆进行考评,10月27日省档案局闽档监【2006】130号文件认定县档案馆为省一级档案馆。

  2、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今年来我县社会各方面到馆查阅土地审批档案、用工档案、婚姻档案和出生证明的利用者比较多,特别是在我县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改革中到我馆查找任职证明、工作年限的利用者络绎不绝,给正常的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我馆始终把提供利用作为局馆工作的第一要务,临时抽调馆内对馆藏比较熟悉的业务人员参与档案调阅,尽量延长工作时间,细心查阅档案,认真出具档案证明,为利用者排忧解难。据统计,今年来共提供利用档案2516人次,提供档案3938卷次,提供利用资料27人次,利用资料85册次,为公民维护合法权益,为各级政府公正解决民事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档案证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档案业务指导与监督。今年我局对县建设银行、县公安局、县房管处、县工商局等四个单位档案管理升级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至目前省档案局已认定这三家档案管理为省级先进单位和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我局还协助枫亭工业园区、鲤南开放区等重点建设工程整理了档案,建立了相应的档案工作。接收破产企业仙游县春江城市信用社寄存的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和信贷档案等共6000卷,并着手进行整理;督促各立档单位按《福建省档案条例》规定,进行档案登记。2006年全县进行档案登记的单位共101个,据登记统计,目前保存在各立档单位的档案共713700卷。

  4、档案保护和抢救工作。县档案馆现有馆藏量档案、资料共85314卷,由于历史原因有少数馆藏档案资料损坏严重,我馆陆续进行了档案抢救工作,至2005年底,共修裱档案205卷,计3万页,汇编档案49册,计8000页,更换卷皮5000卷,复印档案6000张。一些原先已损坏根本无法对外提供利用的档案,恢复了对外提供利用的功能,档案抢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由于受经费的制约,馆藏中仍需抢救和重点保护的重要档案有18417卷,其中,1949年以前,反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组织、革命政权、老根据地以及反映革命活动的档案17卷;1949年以前,反映清朝和民国历史时期的政权机构、社会组织和社会知名人士档案3400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点档案1.5万卷。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意见我馆在今年6月制定了《仙游县档案馆“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规划》,计划至2010年,完成馆藏1.2万卷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重点档案抢救率达到70%;征集一批地方名人和地方产业具有重点保存意义的档案,使馆藏档案结构更具地方特色;装备必要的先进设备,对重点档案进行缩微、数字化处理和制作仿真件,用重点档案的复制件代替原件对外提供利用的比率争取达到70%以上;建设80平方米可容纳2.5万卷档案的档案特藏室,确保重点档案达到永久保存的要求。在档案抢救经费上,我们采取依靠当地财力,争取上级支持的方式多方筹措,至10月底,上级财政和档案主管部门共向我馆拨付专门档案抢救经费5万元。

  5、档案学术活动。今年我县档案工作文章在《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各发表1篇、《湄洲日报》发表2篇,《福建档案》1篇。组织5名档案员参加市局举办的档案干部上岗培训、组织25名档案员报名参加省档案局开展的档案函授继续教育,均取得合格证书。

  6、制定《仙游县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为进一步提高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以及全县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法制观念,促进档案法制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档案事务的水平,为实现我县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根据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转发《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全省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和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全国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及《省档案局、省司法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精神,结合我县档案工作的实际,今年我局制定了《仙游县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

  7、配合省档案局做好贫困村脱贫工作。社硎乡田利村是省档案局挂钩贫困村,委派一位科长到该村驻村任职,省局领导非常关心贫困村的脱贫致富工作,省局领导多次深入田得村与村支部共商脱贫大计,我局也把配合省局做好脱贫工作作为本单位一项重要工作,与田利村建立了良好的工作联系,为该村早日脱贫出谋献策,对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完成了该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在省档案局资金的支持下,完成该村自来水工程, 5500米通村公路的水泥路面工程及村部、村幼儿园基建工作。省档案局为田利村办了几件实实在在的大事、实事在田利村留下了极好的口碑,省电视台报道了驻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的省档案局科长李文新同志一心扑在脱贫帮困事业上的先进事迹。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一名年富力强的干部到西苑乡前县村驻村任职以来,局馆领导和工作人员对驻村干部非常关心、爱护、支持,局领导两次组织局馆干部到所在村看望驻村任职干部,商讨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工作中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来我县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上一级馆的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受经费的制约,部分损坏严重档案无法得到及时修复。

  2、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只完成20%,任务还很艰巨。

  3、由于领导体制变更,原县二轻局、粮食局、商业局、工商联等单位的档案还未向档案馆移交。

  4、由于近几年馆内把主要精力放在档案数据库建设和档案馆上等级上,放松了对全县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业务指导。

  (此文件主动公开)

  仙游县档案局

  2006年11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