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2月,李厚基命卫队团团长王献臣率部进驻仙游,以剿抚兼施策略,收编仙游民军。
1924年2月1日,全县数千名正义的群众和学生云集在东区溪头埔召开大会,大会议决将“一·二九”惨案真象通电全国。2月初,仙游各界联合会召开大会,要求当局为死难者昭雪。
1928年2月,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第二步兵旅旅长林寿国率部进攻驻莆(田)仙(游)的新编军叶定国部。叶部败,弃城逃走,林寿国派兵进驻仙游城。
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第二次代表会议在厦门鼓浪屿召开。会后,省委派练文兰来莆仙巡视,贯彻党代会精神。
1932年2月14日,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写信给中共莆田县委,作了《关于武装与反帝斗争等问题》的指示,并派巡视员来莆仙指导工作。要求莆田党应在莆田广业、常太和仙游的兴太山区建立起游击武装根据地。中共莆田仙游县委决定在莆、仙二县发动群众,开展以抗捐、抗债为内容的年关斗争。
1933年2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遵照福州市委的指示,开展抗捐、抗税斗争,派王贝、林植带领闽中游击队第二支队的部份人员来到仙游,配合仙游县委开展抗捐斗争。
1934年2月6日,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发来指示信,指出仙游县委书记陶耐存等人的错误。
2月下旬,莆、仙两县的党团组织重新分开,党组织属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领导,仙游县委委员有陶耐存、罗迎祥、傅乌芳、蔡明善、张元豹等。陶耐存任书记。团组织改属中共福州市委领导,中共福州市委派汪巡视员来莆仙视察,汪推行“左”倾路线,全盘否认莆仙两县共青团组织工作,受到中共福州市委的批评。
1936年2月22日,闽中游击第二支队“由常太里马口铺顶望寺出发,前往外坑竹门地方,即将陈本州父子二人拿捕”。23日退到仙游兴太根据地,“是晚即潜往九层宫关山上驻宿”。
1942年2月,黄国璋、林汝楠、饶銾生、曾锐等人先后在浔阳山区勘察地形,准备建立游击区。
1947年2月,中共闽中特委召开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和闽浙赣边区党委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会议正式宣布改闽中特委为闽中地委。还正式委任黄国珍为中共仙游县工作委员会书记,要求黄国珍着手组建中共仙游县工委。
同月,中共仙游县工委成立,黄国珍任书记,欧成龙、林步云等人为委员。
1949年2月初,东区游击队在兴太建立,以后因情况有变,遂化整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