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奕(1052—1082年),字世显,连江里霞桥(今枫亭镇霞桥社区)人,其曾祖父薛峦,升官至殿中丞,叔父薛利和,升任屯田员外郎。薛奕从小过继给叔父,随叔父走南闯北,增长了不少阅历。叔父对他管教甚严,不仅令其习文,攻读经书,还挑选名师授其武艺,使奕精通武术、兵法。庆历三年(1043年),朝廷诏翰林学士丁度等编修兵书《武经总要》,记载历代兵谋得失,这是一部综合性的兵书。薛利和为早日使薛奕学到其中的知识,想方设法,得到此书,以供薛奕学习。熙宁八年(1075年),朝廷设立武举绝伦法,凡武举人射两石弓,马射九斗,谓之绝伦。此时,薛奕的马射、步射已达此水平。当时,宋朝科学家沈括以木屑、面糊、熔腊制成边防立体地图,薛奕如法炮制,潜心钻研,深得其中之妙。宋熙宁九年(1076年),薛奕以贡士身份进京应试,到京后,请求应试武科,经殿试,获武举第一名,莆田徐铎获文科殿试第一名,文武状元同出一路。一方文武双魁,轰动京城。宋神宗赠诗:“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毂中。”薛奕夺魁天下后,被授予陕西风翔府都监(负责屯戌、训练工作)。到任后,薛奕恪尽职守,积功升迁正将。元丰五年(1082年),辽兵进犯,爆发“银川寨”之战,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告急,薛奕受命赴银川寨御敌。在这次战役中,薛奕勇敢顽强,指挥部下打退了夏兵的多次进攻。在巷战中,薛奕身先士卒,力战群敌,多次解救出被困兵士。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由于主将高永能指挥失误,宋兵溃败,薛奕战死沙场。薛奕为国尽忠的功绩后被追封为防御使。
靖康元年(1126年),薛奕子薛宁,字安靖,以父荫补官河北制置使,时金兵攻破京城,钦宗、微宗及皇子等被俘,薛宁也被金兵俘获,其妻和两个儿子被俘作人质。绍兴五年(1135年),薛宁乘隙杀死金兵守将王企中,领全郡兵民航海同归南宋朝廷。陷没之郡闻风响应,纷纷夺回被敌占领的失地,归奉南宋朝廷。朝廷为嘉奖薛安靖,特赐金及会稽田10顷,授武节大夫、荣州刺史兼阁门宣赞舍人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