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革命遗址>遗址通览
三台龙交通站旧址
三台龙交通站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东坪村三台龙自然村。
1935年7月,中共惠安特支书记曾炉与何邦基等在三台龙建立隐蔽据点,交通站设在林兜家中。1937年7月下旬,曾炉按照中共闽中工委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指示,把设在林兜家的三台龙交通站建为中共闽中工委交通站,由林兜负责。此后,三台龙交通站成为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经晋江北部通往中共闽中工委机关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闽浙赣省委的一个联系晋江、惠安、南安、莆田、仙游五县的秘密交通站。
1941年1月,中共惠安特支书记曾炉被捕获释后到该交通站养伤。1944年,晋江、南安等地的张尚楚、陈佑时、林拱震、蔡韩等欲北上加入新四军,由王经贤(女)引路来到该交通站住宿一段时间。中共惠安区委特派员刘祖丕及朱汉膺、曾炉、庄昌文等先后于1944年五六月间在这里活动,开展隐蔽斗争。
1947年11月13日,由于叛徒告密,交通站暴露,国民党驻惠安部队出动1个中队兵力“围剿”三台龙交通站,该交通站负责人林兜不幸被捕,先后被关押在莆田、安溪、安海及泉州等多处监狱。林兜虽受尽严刑拷打,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经过中共惠安县工委的周密安排,于1948年10月将关押在惠安监狱的林兜顺利营救出狱。之后,林兜仍一如既往担负交通站的秘密联络工作直至解放。1949年7月,惠安游击大队粉碎了敌军“围剿”三朱基点村之后,队伍也开到三台龙交通站休整。三台龙交通站是革命战争时期闽中一处重要的秘密活动据点。
三台龙交通站旧址为单层土木结构民居,占地面积180平方米。1955年以前隶属于惠安县。2007年8月,园庄镇党委在旧址前立碑题刻其斗争史迹,大门上悬挂着由闽中革命老同志许集美题写的“中共闽中工委三台龙交通站旧址”的牌匾。

前湖联络站旧址
前湖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义路村前湖自然村。
1949年初,中共仙游县工委负责人刘佐周深入慈孝地区开展地下活动,在前湖建立联络站。此后,前湖联络站多次安全护送仙德游击大队人员到仙游龙华坝头联络站、度尾石牌兜仙德游击司令部。同时,先后发展多名贫苦的进步农民加入慈孝游击队,壮大武装力量。同年4月,这支队伍在仙德游击队组织指挥下,参加攻打度尾潭边警察所、枫亭溪南破仓分粮战斗,还组织部分人员在惠安涂岭至枫亭的公路沿线破坏地方反动政府的交通、通讯设施。其活动范围从仙游与惠安的边界发展到仙游西苑、岭西等山区,为迎接仙游的解放作出积极的贡献。
前湖联络站旧址的房屋已拆除翻建,为两层砖混结构楼房,建筑占地面积70平方米。现作为村老年活动室。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年12月给予挂牌保护。

顶洋群众大会会址
顶洋群众大会会址德正堂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霞山村顶洋自然村。
1934年春,仙游共产党、共青团组织负责人罗迎祥、许彧青等在园庄霞山村顶洋祠堂召开群众大会,号召群众起来开展反饥饿斗争。会议召开期间被国民党地方武装冲击,被迫中断,罗迎祥、许彧青转入隐蔽斗争。
顶洋群众大会会址为顶洋祠堂,现称德正堂,单层土木结构,分上、下两座,建筑面积160平方米。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年12月给予挂牌保护。

玉井宫群众大会会址
玉井宫群众大会会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洋尾村前厝自然村。
1949年初,中共仙德工委书记刘佐周等在慈孝地区开展活动,联络贫苦农民,组织发动进步群众,从中发展党员,建立武装,重新恢复该地区的革命斗争。同年2月中旬,中共仙德工委部署开展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斗争,刘佐周等在慈孝洋尾村玉井宫召开群众大会,发动大家投入抗丁、抗粮、抗税斗争,掀起反“三征”斗争的浪潮。
玉井宫群众大会会址为单层砖混结构的宫庙,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山兜破仓分粮旧址
山兜破仓分粮旧址超然土楼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霞山村山兜自然村。
1949年2月,中共仙德工委成立后,工委书记刘佐周深入到慈孝地区,着手筹建地方武装。经过几天的联络、组织工作,建立了慈孝游击队,黄岩任队长、赵必其任副队长。为了配合中共仙德工委提出的抗“三征”(征丁、征粮、征税)斗争,慈孝游击队决定开展破仓分粮,以解决青黄不接的贫苦群众眼前之急和游击队的粮食问题。游击队选择慈孝地区最大的山兜粮仓作为攻打目标。山兜粮仓地处偏僻,防守薄弱,平时只有3个人看守。同年3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游击队包围了山兜粮仓。由于粮仓墙厚坚实,不宜强攻,游击队从粮仓后门旁边挖一个洞,然后派人进去把后门撬开,从而顺利搬走了近3万斤粮食。随后,游击队又连续2次用同样的方法将山兜粮仓的10万多斤存粮搬运一空。
山兜粮仓事件发生后,国民党仙游县政府派警兵前往侦破,县常备队也出兵搜查,结果一无所获,便把参加分粮的群众魏选水等人抓捕入狱。面对国民党当局的搜捕,游击队和群众没有屈服,而是继续开展斗争,收编了慈孝地区各路土匪,消除匪患,壮大游击队力量,摧毁慈孝地区国民党地方政权,开辟了慈孝游击根据地,实际上控制了慈孝整个地区。
山兜破仓分粮旧址为超然土楼,三层土木结构,建筑面积610平方米。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年12月给予挂牌保护。

大埔城战斗旧址
大埔城战斗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高峰村寨里自然村。
1949年5月20日,国民党反动武装进攻慈孝游击区。由于兹孝游击队只有30多人枪,武器弹药少,势单力薄,遂派人赶往惠安联络,请求惠安县游击大队支援。当天,惠安游击队在中共惠安县工委书记朱汉鹰的率领下向慈孝行进,与慈孝游击队汇合,在义路前梧村稍事休整后,登上大埔城对面的半岭山,准备攻打国民党反动武装驻地大埔城。当晚9时多,游击队埋伏在大埔城外密林里待命,11时行动开始,一时间,处于崇山峻岭中静谧的大埔城内外,阵阵枪声与叫喊声连成一片,震天动地。在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打下,国民党反动武装匆忙应战,敌军见游击队攻势锐不可挡,只好边打边退,从西门撤出大埔城南逃而去。此役,游击队击毙敌军数名,缴获步枪10多支、冲锋枪2支、手枪2支,游击队员负伤4名。大埔城战斗的胜利大大震慑了敌人,鼓舞了斗志。
大埔城战斗旧址为石墙围砌的圆形土城,面积2600平方米。
大埔城战斗旧址于1980年9月被仙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

义路战斗遗址
义路战斗遗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义路村后仁自然村。
1949年7月,惠安游击队携带一批枪支经仙游慈孝送往大洋闽中支队司令部,途经义路村时被国民党警察和便衣队尾追。慈孝游击队与惠安游击队共同配合,在义路村打退了敌人的追击,顺利完成护送枪支的任务。
义路战斗遗址为一片丘陵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