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2024年度林业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5-04-11 10:50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2024年省级下达我县林业生态保护专项资金227.45万元,具体为:《莆田市财政局 莆田市林业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省级财政林业专项资金(第二批)的通知》(莆财资环〔2023〕53号)下达古树名木保护4.5万元、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130万元、林业站服务能力建设20万元,《莆田市财政局 莆田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24年省级财政林业专项资金的通知》(莆财资环〔2023〕49号)下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71.17万元、森林资源监测1.78万元。

  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省级以上财政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及时分解下达资金,并加快资金支付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照上级下达的绩效目标,做好绩效监控,确保年度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生态保护专项资金实际到位227.45万元,已支出201.17万元,支出率88.45%。主要包括:

  1.古树名木保护实际到位4.5万元,已支出0万元,支出率0%,相关支出材料已送国库支付中心申请支付资金,财政未拨付。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际到位71.17万元,已支出71.17万元,支出率100%。

  3.森林资源监测补助资金2024年实际到1.78万元,已支出0万元,支出率0%,结余资金全部结转拟用于2025年全国林草湿荒普查项目支出。

  4.林业站服务能力建设补助资金实际到位20万元,已支出0万元,支出率0%,资金支出材料已送国库支付中心申请支付资金,财政未拨付。

  5.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资金实际到位130万元,已支出130万元,支出率100%。

  (二)项目绩效目标

  总体目标:

  完成古树群保护1片;完成防治性采伐面积0.8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85%,3月底前完成死亡松树清理率≥95%;完成图斑监测数据汇总数量1个;新建服务能力建设林业站1个;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1300亩。

  阶段性目标:

  完成古树群保护1片;完成防治性采伐面积0.8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85%,3月底前完成死亡松树清理率≥95%;完成图斑监测数据汇总数量1个;新建服务能力建设林业站1个;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面积1940亩。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开展2024年度林业生态保护专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对项目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和综合分析,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的实施绩效,从而更加范项目资金使用,更好地推动林业各项工作开展。

  2.绩效评价对象和范围:对象是2024年所有林业生态保护专项资金项目,范围为项目实施全部过程。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1.评价原则

  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明确主体、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等基本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

  2.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本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 100 分计,设定资金执行率和成本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及满意度指标4个一级指标,每个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并设定每一个指标的评分标准。

  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各级指标依据其指标权重确定分值,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得分由各级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得到。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优(得分≥90 分);良(80 分≤得分<90 分);中(60≤得分<80 分);差(得分<60 分)。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财务分管领导召集财务人员、项目实施管理人员按照绩效评价方案,绩效评价目标、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林业生态保护专项项目,共涉及13个绩效指标,全部完成,自评得分93分,评价等级为优。具体评分标准见绩效自评表。

  评价结论:我县2024年林业生态保护专项在决策上科学合理,项目管理上规范到位,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绩效目标。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2024年我县林业生态保护专项共有省级财政367.16万余,其中2024年227.45万元,以前年度结转结余139.71万元。接到上级拨付资金文件后,我单位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调发展的原则,对项目建设进行落实。

  (二)项目过程情况

  1.古树名木保护:抢救的荔枝古树名木位于枫亭镇东宅村东宅小学校园内,估测树龄962年,抢救前存在:树体歪斜、主干及一分枝干枯腐朽断落,树体有几个腐洞,并存在白蚁为害,呈现衰败枯萎并有主干及分枝腐烂断落现象。通过土壤改良、损伤部位的康复保护、叶面施肥及补水、修建支撑架、改善生长环境、四季防范等措施进行抢救复壮。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一是压实防控责任,督促各级林长强化属地管理主体责任,落实落细防控措施。二是加强疫情监测,做好日常巡查,做到“即死即清、动态清零”,扎实开展秋季普查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落实防控措施,消减疫情存量、控制增量,实施松材线虫病专业化综合防治和枯死松树清理工作,用最短时间清除“两高”沿线、国道、仙港大道两侧和城区周边一重山等重点区域、敏感地段的枯死松树,落实枯死松树“动态清零”。四是严格疫木监管,建立疫木采伐及除害处理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疫木全过程闭环管理。

  3.森林资源监测:开展仙游县2024年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掌握我县林草湿资源现状和变化情况,建立和更新林草湿监测数据库,完成监测成果数据录入、分析和汇总工作。

  4.林业站服务能力建设:选择榜头林业站作为林业站服务能力建设地点。制定林业站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站房修缮、购置设备等项目建设内容。

  5.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首先开展商品林赎买报名 、条件审核和林业站服务建设选址等,明确申请赎买商品林位于重点生态区位、林权清晰等相关条件,全县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报名申请1940亩,经审核符合赎买条件;第二季度开展拟赎买商品林资源调查和价格评估工作;第三季度开展了资源评估论证、确定赎买价格,同时呈报县政府批准;第四季度完成签订赎买合同等工作。

  (三)项目产出情况

  1.古树名木保护:通过采取抢救复壮实施方案中的一系列措施,使荔枝古树得以保护并慢慢恢复生机活力。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024年完成防治性采伐9048亩,完成率113.1%,其中除治性采伐3860亩和预防性采伐5188亩;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3月底之前完成死亡松树清理率达到100% 。

  3.森林资源监测补助:开展了年度造林、征占用林地、采伐等引起的森林资源小班变化更新,完成了国家下发的变化图斑核实和全县林草湿监测数据年度更新工作。

  4.林业站服务能力建设:组织制定了榜头林业站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站房修缮、监测设备购置等建设内容,对原林业站办公、住宿等用房,进一步完善了林业站站容站貌。

  5.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面积1940亩。

  (四)项目效益情况

  通过项目实施一是增强公众保护古树名木意识,使得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二是森林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在0.1%以下,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有力有效。三是按时完成全县林草湿数据更新和汇总,全县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达到并超过林长制目标值。四是按期完成榜头林业站服务能力建设,改善林业站办公和生活环境。五是通过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等试点工作的实施,促进了生态保护与林农对林木采伐收益矛盾的解决,提高了林农收入。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等试点工作的实施,促进了生态保护与林农对林木采伐收益矛盾的解决,提高了林农收入。

  六、有关建议

  在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工作中,如果赎买桉树,省级下达的赎买资金不够用,需要省级加大赎买资金投入。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