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内地居民收养登记核准办理

来源:仙游县民政局 时间:2016-01-17 14:20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内地居民收养登记核准办理

一、设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第十五条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 日起成立。

二、申请条件

1无子女;(除收养福利机构弃婴、儿童;收养孤儿;收养继子女;收养特殊困难无力抚养;)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年满三十周岁

三、许可类型

    行政确认

四、办理流程

1、受理 2、调查 3、审批 4、办结

五、申请材料

1、收养福利机构弃婴、儿童

a)收养人(男方、女方)申请书;

b)收养人(男方、女方)户籍证明或户口簿(附复印件);

c)收养人(男方、女方)结婚证(附复印件);

d)收养人(男方、女方)身份证(附复印件);

e)收养人(男方、女方)所在单位、村(居)委会证明(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抚养教育能力、经济收入等情况);

f)收养人(男方、女方)健康状况(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g)收养人(男方、女方)计划生育情况证明(村(居)委会、乡镇计生办、县级以上计生部门);

h)县福利院入院原始记录(附复印件);

i)县福利院送收养协议书(原件);

j)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的证明,或者孤儿的生父母死亡或者宣告死亡的证明;

k)县福利院送养呈报单;

l)市级以上报纸登报查找弃婴60天公告(附××报纸);

m)收养人、被收养人近期免冠1寸相片各1张,收养人与被收养人近期免冠2寸合影相片1张。

2、收养继子女

一、收养人:

1、收养人(男方、女方)申请书;

2、收养人(男方、女方)户籍证明或户口簿(附复印件);

3、收养人(男方、女方)结婚证(附复印件);

4、收养人(男方、女方)身份证(附复印件);

5、收养人(男方、女方)所在单位、村(居)委会证明(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抚养教育能力、经济收入等情况);

6、收养人(男方、女方)健康状况(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7、收养人(男方、女方)计划生育情况证明(村(居)委会、乡镇计生办、县级以上计生部门);

二、送养人:

1、送养人(男方、女方)申请书;

2、送养人(男方、女方)户籍证明或户口簿(附复印件);

3、送养人(男方、女方)结婚证(附复印件);

4、送养人(男方、女方)身份证(附复印件);

5、送养人(男方、女方)所在单位、村(居)委会证明(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等情况);

6、送养人在县计生局签订的不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协议书。

三、被收养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公安部门出具);

四、收养人、送养人、被收养人近期免冠1寸相片各1张,收养人、送养人、被收养人近期免冠2寸合影相片1张。

3、收养特殊困难无力抚养

a)收养人(男方、女方)申请书;

b)收养人(男方、女方)户籍证明或户口簿(附复印件);

c)收养人(男方、女方)结婚证(附复印件);

d)收养人(男方、女方)身份证(附复印件);

e)收养人(男方、女方)所在单位、村(居)委会证明(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抚养教育能力、经济收入等情况);

f)收养人(男方、女方)健康状况(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g)收养人(男方、女方)计划生育情况证明(村(居)委会、乡镇计生办、县级以上计生部门);

h)送养人情况:

父母姓名,现有子女数;被收养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⑴送养原因:

①身患残疾,不能自理;

②监居判刑,剥夺人身自由;

③无具备完全民事能力,并对被收养人有严重危害。

⑵送养人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附复印件);

⑶县计生局出具的送养人婚育情况证明;

⑷送养人与县计生局签订的不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协议书;

⑸单位、村(居)委会出具的送养人特殊困难证明;

⑹身患残疾由医疗组织出具证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该儿童的残疾证明);

⑺监居判刑、剥夺人身自由的由司法机关证明;

⑻无具备完全民事能力,并对被收养人有严重危害的由司法机关鉴定;

⑼与收养人签订的送(收)养协议书;

⑽单方送养须提供配偶死亡或下落不明证明;

i)收养人、送养人、被收养人近期免冠1寸相片各1张,收养人、送养人、被收养人近期免冠2寸合影相片1张。

4、收养孤儿

a)收养人(男方、女方)申请书;

b)收养人(男方、女方)户籍证明或户口簿(附复印件);

c)收养人(男方、女方)结婚证(附复印件);

d)收养人(男方、女方)身份证(附复印件);

e)收养人(男方、女方)所在单位、村(居)委会证明(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抚养教育能力、经济收入等情况);

f)收养人(男方、女方)健康状况(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g)收养人(男方、女方)计划生育情况证明(村(居)委会、乡镇计生办、县级以上计生部门);

h)被收养人(男方、女方)情况:

⑴父母双亡证明(由公安机关出具):

死亡(男、女)父母姓名、死亡原因;

①证明死者生活确系夫妻关系证件;

②证实婴儿(童)确系死者双方所生证件;

③死亡证明原件;

④死亡户口注销证明;

⑤孤儿户籍证明、户口簿(附复印件)。

⑵监护人情况:

孤儿姓名,监护人姓名,两者关系(法定、其它亲属、指定)

①法定监护提供监护人所在地单位、村(居)委会证明;

②监护人是关系密切的其它亲属朋友的应提供孤儿父母单位或孤儿住地村(居)委会证明;

③监护人是孤儿父母所在单位或孤儿住所村(居)委会或民政部门的,由该承担监护责任的组织出具证明,并提供其监护人的负责人的身份证;

④指定监护,由以上单位或人民法院出具;

⑤死亡证明(县殡仪馆出具;宣告死亡的由法院出具;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

i)其它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送养的书面协议书(原件);

j)监护人身份证(附复印件);

k)收养人、送养人、被收养人近期免冠1寸相片各1张,收养人、送养人、被收养人近期免冠2寸合影相片1张。

5、同辈旁系血亲

a)收养人(男方、女方)申请书;

b)收养人(男方、女方)户籍证明或户口簿(附复印件);

c)收养人(男方、女方)结婚证(附复印件);

d)收养人(男方、女方)身份证(附复印件);

e)收养人(男方、女方)所在单位、村(居)委会证明(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抚养教育能力、经济收入等情况);

f)收养人(男方、女方)健康状况(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g)收养人(男方、女方)计划生育情况证明(村(居)委会、乡镇计生办、县级以上计生部门);

h)送养人情况:

⑴公安机关出具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关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关系);

⑵送养人与被收养人亲属司法公证书;

⑶送养人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附复印件);

⑷所在单位、村(居)委会证明;

⑸计生部门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

⑹与县计生局签订的不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协议书;

⑺与收养人签订的送(收)养协议;

⑻单方送养须提供配偶死亡证明。

i)收养人、送养人、被收养人近期免冠1寸相片各1张,收养人、送养人、被收养人近期免冠2寸合影相片1张。

6、收养社会弃婴

a)收养人(男方、女方)申请书;

b)收养人(男方、女方)户籍证明或户口簿(附复印件);

c)收养人(男方、女方)结婚证(附复印件);

d)收养人(男方、女方)身份证(附复印件);

e)收养人(男方、女方)计划生育情况证明(村(居)委会、乡镇计生办、县计生局三级证明);

f)收养人(男方、女方)所在单位、村(居)委会证明(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抚养教育能力、经济收入等情况);

g)收养人(男方、女方)健康状况(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h)公安部门出具的捡拾弃婴经过情况证明(捡拾人、时间、地点、男婴或女婴,出生年月日,随身物品,特征等);

捡拾人:     ,旁证人(2人以上):   、   ;

i)旁证人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电话:      ;

j)公安机关报案查找弃婴证明,需经过出警人和派出所主要负责人签名;

k)捡拾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原始记录和旁证人2人以上报案原始记录(复印件);

l)市级以上报刊登报寻找亲生父母60日以上公告(附××报纸);

m)收养人、被收养人近期相片各1张,收养人与被收养人近期2寸合影相片1张。

200895-200941日用本办法收养。

办理时限

7个工作日

、收费依据及标准

内地收养登记费:手续费20元/件,工本费10元/件,调查费220元/件;

内地解除收养关系登记费:100元/件;

收费依据:《国家物价局 财政部关于收养登记收费的通知》(价费字【1992】349)

、审批决定证件

    同意收养登记的证书

联系方式

窗口电话:0594-8258280

电子邮箱:mz8582616@163.com

办公地点:县行政服务中心大楼民政局窗口

投诉电话: 0594-8588123    0594-8285678

十、诉求渠道

1、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审批过程中,依法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2、申请人的行政许可申请被驳回的有权要求说明理由;

3、申请人不服行政许可决定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4、许可机关因行政许可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时,申请人因此遭受财产损失的,有权依法要求补偿。

5、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十一、注意事项

1、身份证应是二代身份证,复印时应正反两面都要印;

2、申报材料中提供复印件的,应为A4大小,签字确认或加盖单位公章,并提供相关原件核对;

3、委托他人办理的应提供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4、各证件须在有效期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