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PT01120-0600-2025-00015
  • 发文机关: 县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5-02-24
  • 发文字号: 仙农〔2025〕27号
  • 标    题: 仙游县农业农村局 仙游县财政局关于印发《仙游县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25-02-24
  • 有 效 性: 有效
仙游县农业农村局 仙游县财政局关于印发《仙游县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仙农〔2025〕27号
时间:2025-02-24 14:55

各乡镇人民政府、鲤城街道办事处: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仙游县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做好各项工作。

 

  附件:仙游县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

 

 

  仙游县农业农村局        仙游县财政局

 

  2025年2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仙游县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3〕12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实施方案。

  一、补贴对象、依据及标准

  (一)补贴对象。补贴对象原则上为仙游县内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针对承包方土地流转、身份转变等出现的补贴问题,具体明确如下:

  1.农民家庭承包地委托他人代耕代种或实施流转的,补贴资金原则上由原土地承包户领取,并承担耕地地力保护责任。代耕代种或流转双方在合同(协议)中对补贴归属有明确约定的,从其约定。

  2.承包方户主死亡、家庭成员发生变动等,不影响承包合同效力的,及时变更户主“一卡通”或其他银行帐户等信息,继续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3.承包方整户消亡的,村集体收回承包地之前,由该地块实际种植者享受补贴;村集体收回承包权后,该户不再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4.承包方身份虽已转变但实际拥有耕地承包权或承包权益,且耕种土地符合条件的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二)补贴依据。补贴面积核定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二轮承包耕地或国土三调耕地面积为基数,据实核减不符合补贴条件面积。国有农场和村集体耕地可按确权面积或自然资源部门认定耕地面积核定补贴面积。

  (三)不补范围。对林地、已作为畜牧(水场)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对抛荒一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补贴资格,待复耕后重新纳入补贴。

  (四)补贴标准。补贴标准根据全县的补贴资金总量和县级核定的享受地力保护补贴的耕地面积进行测算,全县按统一补贴标准发放。在此基础上,将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中安排资金,对实际种粮30亩以上规模种粮植主体进行叠加补贴。叠加补贴采取当年补上年的方式,具体补贴标准为100元/亩。

  二、补贴发放程序

  按照“村级逐户登记、村级逐户核实、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测算、及时发放、系统录入”的流程,进一步规范补贴资金发放工作。

  (一)村级登记。根据省级统一制定的《耕地地力补贴清册》(以下简称《清册》)样式,村(居)委会逐户登记、核实耕地地力补贴每户应补面积、不纳入补贴的面积和“一卡通”帐户、身份证号码、规模种粮主体面积和再生稻种植面积等信息,并在村级公示栏或基层小微权力群等农户方便知晓的方式公示公开7天;存在异议的,由村(居)委会3天内核实完善,并再次公示5天,确保村级登记工作质量,做到信息登记准确无误。无异议后,由村(居)委会主任或具体负责村主干签字、村(居)委会盖章,将补贴信息上报乡镇(街道、农场)。户主身份、账户、耕地面积、规模种粮主体面积和再生稻种植面积、死亡户等信息发生变化的,村级每年在3月31日前核实更新。以后年度农户补贴面积及信息数据没有变化的可直接公示,户主、补贴面积发生变化的,应及时更新《清册》后进行公示。

  (二)乡镇审核。乡镇(街道、农场)督促村(居)委会及时准确申报、汇总农户和耕地面积等数据,抽核、审核各村居(委)会上报的《清册》内容、规模种粮主体面积和再生稻种植面积等信息,经乡镇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经办人签字并盖乡镇(街道、农场)政府(办事处、农场)公章,上报县农业农村局。乡镇审核原则上要求于每年4月底前完成。

  (三)县级测算。县农业农村局确认乡镇(街道、农场)上报的《清册》内容后,汇总形成全县耕地补贴总面积,并按照可补资金量(含当年拨付和上年结转资金),会同县财政局共同测算每亩补贴标准。

  (四)资金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通过国库拨付,县财政局收到补贴资金后,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及时兑付补贴资金。补贴资金应于6月25日前足额发放到户,上年结转资金要在当年统筹使用完毕。按规定可获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村组集体、国有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应拨付到其对公账户。

  因农户“一卡通”、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不符造成银行补贴资金拨付退回的,县农业农村局要及时收集退回的农户信息,反馈到各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收到退回信息后重新核实并报送县农业农村局,经3次修改仍拨付失败的资金于第二年全县统筹使用。

  (五)材料立档。村级到户补贴面积明细表(附件2)及公示材料为一式两份,分别由村级、乡镇(街道)保管。各单位对补贴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表格、数据、补贴资金发放清单等凭证都要立卷归档保存。

  (六)系统录入。补贴资金发放完成后的5个工作日内,依托福建省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以及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财政资金上报系统,填报项目资金等有关情况。

  三、职责分工

  (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由县级负总责,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工作体系,各级明确专人负责补贴发放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委员会对补贴对象和补贴面积的真实性负责。

  (二)县级农业农村局要发挥牵头作用,强化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会同县财政局编制实施方案,负责组织实施补贴发放、补贴信息公开等工作,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农户(主体)开展实地核查。县财政局负责审核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补贴发放相关数据,拨付补贴资金,补贴资金监管、重点绩效评价,并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实施方案,督促指导代发金融机构及时、准确兑付补贴资金。

  四、工作要求

  (一)规范资金管理。严格规范使用补贴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虚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不得滞留截留、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补贴资金,不得用补贴资金抵扣各种债务和欠款。按规定获得补贴的国有农场和村集体,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落实耕地保护工作。经多数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允许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中代交水稻保险保费中农民承担的部分。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采取日常监管、随机抽查、重点检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加强补贴发放各环节监管。加强信访处理,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及时发现并纠正补贴发放中存在的问题,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对骗取、贪污、挤占、挪用或违规发放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乡镇(街道)要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应当听取农民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三)健全档案管理。村(居)委员会将公示无异议后的最终材料,签字盖章后报送至各乡镇(街道)留档。乡镇(街道)应加强补贴政策资料的整理建档,并储存好各村(居)核定后的补贴数据电子档以备查询,严禁随意毁损或遗弃。村级组织应建立公示台账,便于日常管理及留样备查。

  (四)强化政策宣传。各地区要强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政策解读,引导基层干部特别是乡村一级干部,准确把握此项补贴的政策目标和管理要求,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通过张榜公示、发放明白纸等渠道,重点明确补贴政策与耕地地力保护责任相挂钩的任务要求,有效调动农民群众自觉保护耕地提升地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

  附件:1.不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耕地认定标准

  2.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清册

  3.仙游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汇总表

  附件1

  不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耕地认定标准

  1.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第三项的有关说明,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是指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已在县级畜牧主管部门办理养殖项目申请手续和在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用地备案手续的畜禽养殖用地。

  2.林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林地是指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3.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号)文件精神,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是指在设施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一是工厂化作物栽培中有钢架结构的玻璃或PC板连栋温室用地等;二是规模化养殖中畜禽舍(含场区内通道)、畜禽有机物处置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三是水产养殖池塘、工厂化养殖池和进排水渠道等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四是育种育苗场所、简易的生产看护房(单层,小于15平方米)用地等。

  4.非农业征(占)用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章第四条规定,非农业征(占)用耕地是指经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

  5.长年抛荒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37条规定,长年抛荒地是指连续两年以上未使用的闲置、荒芜耕地。

  6.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31号)文件精神,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是指在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耕地占补平衡台账中已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面积。

  7.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09-1996《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第4项第6、7条规定,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是指耕地质量达不到9级标准的耕地。

 

  附件2

  仙游县       乡(镇、街道、农场)     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清册

  村(居):                                           单位:亩、元           制表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生产小组

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一卡通(社保卡)

补贴面积

补贴标准

补贴金额

备注

开户行

账号

家庭承包、二轮

承包或三调面积

集体承包

合计面积

面积

经营权证代码

面积

经营权证代码

                             
                             
                             
                             
                             
                             
                             
                             
                             
                             
                             
                             
                             

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经办人员:   

  附件3

  2025年乡(镇、街道、农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汇总表

  乡镇人民政府盖章:

序号

村(居)

总户数

补贴总面积(亩)

水稻保险面积

备注

           
           
           
           
           
           
           
           
           
           
           
           
           
           
           
           

  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经办人员: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