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公示单

来源:县文旅局 时间:2023-11-13 14:30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经研究,我县拟准备公布第十批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前期各单位、村居和乡镇等的推荐申报,以及专家的评审推荐意见,现把拟提交公布为第十批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示如下:

序号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地址

简介

1

白塔

林氏祠堂

仙游县鲤城街道白塔社区66

白塔林氏祠堂,位于仙游县鲤城街道白塔社区66号。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偏西,占地面积约398.4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厅、天井、左右庑廊、正厅组成。通面阔16.6米,通进深24米,前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檩,中开三门,中门两侧留存清代螺纹抱鼓石一对,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八檩,敞口作厅,后设福堂。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建筑布局基本保留了清代宗祠建筑风格,石柱础、木雕构件较精美、完整,是研究其宗族历史及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2

顶东湖

昭灵宫

仙游县西苑乡顶东湖村东湖186

顶东湖昭灵宫,位于仙游县西苑乡顶东湖村东湖186号。始建于明朝中期,198412月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93.84平方米。单体建筑,建于石构平台上,通面阔10.2米,通进深9.2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正、侧面建有护栏,其上设置雨披。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混合全木结构,保留明代素覆盆石柱础,整体建筑保存完好,是仙游地区少有的纯木构建筑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3

团结德心书院和龙田宫

仙游县龙华镇团结村下溪227

团结德心书院和龙田宫,又称龙田宫三教祠(德心堂),位于仙游县龙华镇团结村下溪227号。两座建筑物连在一起。始建于嘉庆己巳年(1809)1928年重修,现代屡有重修。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412.18平方米,均为一进廊院式建筑,悬山顶。由德心书院、中小厅过道、龙田宫组成。通面阔24.86米,通进深15.3米。德心书院面阔三间,明间开三门,沿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殿、天井、瞻拜亭、正殿、偏房组成,前殿抬梁式木结构,中作拱券顶瞻拜亭,正殿山墙搁檩结构,挂“嘉庆庚午年秋立”的“德心书院”匾额。中小厅过道悬山顶,山墙搁檩结构,中开门,门额遗存嘉庆己巳年石刻“超然”,前廊山墙遗存四幅1941年张英(19201984)创作的壁画。龙田宫面阔三间,明间开三门,中门遗存一对门枕石,沿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殿、天井、左右庑廊、正殿、偏房组成,前殿抬梁式木结构,拱券顶庑廊,正殿山墙搁檩。建筑保存完整。是研究仙游地区书院及宗教建筑艺术风格和张英壁画艺术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4

中岳锦溪宫

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亭塔88

中岳锦溪宫,位于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亭塔88号。始建于清同治辛未年(1871年),近年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176.78平方米。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前殿、天井、左右庑廊、正殿。通面阔8.96米,通进深19.73米。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悬山顶,抬梁、穿斗结构。宫内遗存前殿石门槛刻“同治辛末年孟冬立”的“庙貌芳传连攝水溪光彩焕锦添花”楹联,和前廊“同治十年重修”石柱联,以及两对精美镂雕龙柱,枋额等木构件金漆雕花卉瓜果、人物等,宫门旁立清代螺纹抱鼓石。建筑保存完整,是仙游地方宫庙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5

白侯山古寨墙遗址

仙游县园庄镇后蔡村和塔兜村白侯山

白侯山古寨墙遗址,位于仙游县园庄镇东北部白侯山,隶属后蔡村和塔兜村。始建年代不详,寨墙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次降低,总长3公里多,保存较为完好的约2公里多。毛石砌筑,高度约2-9米不等,宽约0.5-1米。寨墙内遗留有战壕、营房地基和部分土墙、“泰山石敢当”碑刻。其西北侧的山脚下,有一条古驿道通往仙游县城和枫亭镇,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寨墙曲折穿梭于陡崖,规模之大,为莆田市境内少有,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

6

五星“1890”土楼群

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古寨下自然村

五星“1890”土楼群,位于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古寨下自然村。建于1947年-1955年,由近似“1890”数字造形的四组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共有300多个房间,最高楼层三层半,平均高度约10米。悬山顶,基本为合院式土木结构,中为天井,周绕厢房,二、三层基本设有木长廊,梁柱、门窗、栏杆等木构件造型古朴耐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为莆仙境内最大的土楼群,极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

7

五星温氏古厝

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洋头自然村

五星温氏古厝,位于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洋头自然村。建于清同治年间,系洋头温氏始祖温贤洲所建。占地面积达2400多平方米,共有房间76个,大厅、侧厅共10个,主要由上厅、天井、下厅和厢房组成。悬山顶,单层土木结构。遗存雕有吉祥图案的清代石础、门枕石、石圭,以及人物、花卉、诗文设色壁画等,天井以青石条砌就,左、中、右各有五级石阶连接上厅,天井上方的屋檐装饰有形状精美的倒葫芦状的木质瓦当。建筑保存完整,是研究仙游民居建筑和雕刻技艺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8

北象山陈氏忠祠

仙游县菜溪乡北象山村象坑自然村202

北象山陈氏忠祠,位于仙游县菜溪乡北象山村象坑自然村202号。始建于明代中期,清代重建。坐北朝南偏西,占地面积约204.45平方米,单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由埕、前厅、天井、左右庑廊、正厅及东西护厝组成,前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檩,中开三门;正厅面阔四间,进深九檩,敞口作厅,后设福堂。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遗留檐柱楹联“两朝忠孝山河壮,百代蒸尝爼豆新”和样式各异的石柱础,木构件雕艺精湛。保存基本完整,是研究仙游木雕工艺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其宗族历史及祠堂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9

灯塔顶旧厝蔡氏民居

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顶旧厝72

灯塔村顶旧厝72号蔡氏民居,位于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顶旧厝72号。始建于清代中期,坐北朝南偏西,占地面积约1498.88平方米,一进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由埕、前厅、天井、左右庑廊、正厅以及旁开各3组前厅、天井、正厅和厢房组成。整体建筑通面阔60.93,通进深24.6米。正厅面阔三间,敞口作厅,后设福堂。悬山顶,山墙搁檩土木结构,天井11,遗存大门口一对门枕石和精美浮雕石构,前廊山墙面留存部分毛主席语录图文。整体建筑规模宏大,保留清代民居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其宗族历史及建筑艺术风格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10

前面林氏民居

仙游县榜头镇梧店村大安自然村277

前面林氏民居,位于仙游县榜头镇梧店村大安自然村277号。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2008年再修。坐南朝北偏西,占地面积约528平方米,为二进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由外埕、门头房、内埕、前廊、门厅、天井、左右廊庑、正厅组成。主体建筑通面阔19.88米,通进深26.57米。门厅面阔五间,明间敞口,后檐设隔扇门;正厅面阔五间,敞口作厅,后设福堂。悬山顶,山墙搁檩土木结构。遗留一对明代抱鼓石、一尊明代石狮、清代石柱础和“联桂流芳——康熙岁次戊戌年(1718)仲秋”木匾额,以及一套12件金漆木雕“家训屏风”。前面林氏民居现为前面林氏后裔“崇宗祀祖”和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建筑基本完整,保持清代风格,是研究前面林氏宗族历史及清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若有意见,请在公示期5天内予以反馈到县文旅局办公室,联系人:林超群,联系电话:15506996699

 

仙游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31113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