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鲤城街道办事处、县直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塔林氏祠堂等10处名单、保护范围和2处更名项目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予以公布。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扛起保护文物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和法律责任,按照文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确保文物安全。
附件:1.仙游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及其保护范围
2.2处更名项目
仙游县人民政府
2024年4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仙游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及其保护范围
|
序号 |
文物保护 单位名称 |
地址 |
简 介 |
保护范围 |
|
1 |
白塔 林氏祠堂 |
仙游县鲤城街道白塔社区66号 |
白塔林氏祠堂,位于仙游县鲤城街道白塔社区66号。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偏西,占地面积约398.4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厅、天井、左右庑廊、正厅组成。通面阔16.6米,通进深24米,前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檩,中开三门,中门两侧留存清代螺纹抱鼓石一对,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八檩,敞口作厅,后设福堂。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建筑布局基本保留了清代宗祠建筑风格,石柱础、木雕构件较精美、完整,是研究其宗族历史及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
东至滴水界;西至滴水界;南至大埕墙体界;北至滴水界。 |
|
2 |
顶东湖 昭灵宫 |
仙游县西苑乡顶东湖村东湖186号 |
顶东湖昭灵宫,位于仙游县西苑乡顶东湖村东湖186号。始建于明朝中期,1984年12月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93.84平方米。单体建筑,建于石构平台上,通面阔10.2米,通进深9.2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正、侧面建有护栏,其上设置雨披。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混合全木结构,保留明代素覆盆石柱础,整体建筑保存完好,是仙游地区少有的纯木构建筑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
东南至自山墙外延10 米;东北至自山墙外延10 米;西南至自山 墙外延10 米;西北至自山墙外延10 米。 |
|
3 |
团结德心书院和龙田宫 |
仙游县龙华镇团结村下溪227号 |
团结德心书院和龙田宫,又称龙田宫三教祠(德心堂),位于仙游县龙华镇团结村下溪227号。两座建筑物连在一起。始建于嘉庆己巳年(1809年),1928年重修,现代屡有重修。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412.18平方米,均为一进廊院式建筑,悬山顶。由德心书院、中小厅过道、龙田宫组成。通面阔24.86米,通进深15.3米。德心书院面阔三间,明间开三门,沿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殿、天井、瞻拜亭、正殿、偏房组成,前殿抬梁式木结构,中作拱券顶瞻拜亭,正殿山墙搁檩结构,挂“嘉庆庚午年秋立”的“德心书院”匾额。中小厅过道悬山顶,山墙搁檩结构,中开门,门额遗存嘉庆己巳年石刻“超然”,前廊山墙遗存四幅1941年张英(1920~1984年)创作的壁画。龙田宫面阔三间,明间开三门,中门遗存一对门枕石,沿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殿、天井、左右庑廊、正殿、偏房组成,前殿抬梁式木结构,拱券顶庑廊,正殿山墙搁檩。建筑保存完整。是研究仙游地区书院及宗教建筑艺术风格和张英壁画艺术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
东至自墙外1米;西至自墙外8米;南至龙田宫自墙外1米及德心书院自墙外2米;北至自墙外1米。 |
|
4 |
中岳 锦溪宫 |
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亭塔88号 |
中岳锦溪宫,位于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亭塔88号。始建于清同治辛未年(1871年),近年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176.78平方米。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前殿、天井、左右庑廊、正殿。通面阔8.96米,通进深19.73米。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悬山顶,抬梁、穿斗结构。宫内遗存前殿石门槛刻“同治辛末年孟冬立”的“庙貌芳传连攝水溪光彩焕锦添花”楹联,和前廊“同治十年重修”石柱联,以及两对精美镂雕龙柱,枋额等木构件金漆雕花卉瓜果、人物等,宫门旁立清代螺纹抱鼓石。建筑保存完整,是仙游地方宫庙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
东南至门前10 米大埕外沿;东北至墙外1.5米亭塔祠堂界;西南至与文昌阁共墙;西北至与自宫厨房共墙。 |
|
5 |
白侯山 古寨墙遗址 |
仙游县园庄镇后蔡村和塔兜村白侯山 |
白侯山古寨墙遗址,位于仙游县园庄镇东北部白侯山,隶属后蔡村和塔兜村。始建年代不详,寨墙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次降低,总长3公里多,保存较为完好的约2公里多。毛石砌筑,高度约2-9米不等,宽约0.5-1米。寨墙内遗留有战壕、营房地基和部分土墙、“泰山石敢当”碑刻。其西北侧的山脚下,有一条古驿道通往仙游县城和枫亭镇,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寨墙曲折穿梭于陡崖,规模之大,为莆田市境内少有,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 |
寨墙遗址各外延5米。 |
|
6 |
五星“1890”土楼群 |
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古寨下自然村 |
五星“1890”土楼群,位于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古寨下自然村。建于1947年-1955年,由近似“1890”数字造形的四组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共有300多个房间,最高楼层三层半,平均高度约10米。悬山顶,基本为合院式土木结构,中为天井,周绕厢房,二、三层基本设有木长廊,梁柱、门窗、栏杆等木构件造型古朴耐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为莆仙境内最大的土楼群,极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 |
东(左)至“0”字形外檐滴水沟外2米;西(右)至“1”字形外檐滴水沟外2米;北(后)至整体建筑外檐滴水沟外2米;南(前)至整体厝场围墙外侧2米。 |
|
7 |
五星 温氏古厝 |
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洋头自然村 |
五星温氏古厝,位于仙游县游洋镇五星村洋头自然村。建于清同治年间,系洋头温氏始祖温贤洲所建。占地面积达2400多平方米,共有房间76个,大厅、侧厅共10个,主要由上厅、天井、下厅和厢房组成。悬山顶,单层土木结构。遗存雕有吉祥图案的清代石础、门枕石、石圭,以及人物、花卉、诗文设色壁画等,天井以青石条砌就,左、中、右各有五级石阶连接上厅,天井上方的屋檐装饰有形状精美的倒葫芦状的木质瓦当。建筑保存完整,是研究仙游民居建筑和雕刻技艺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
东南(前)至大场围墙外侧1米;西北(后)至本体建筑外檐滴水沟外1米;西南(右)至本体建筑外檐滴水沟外1米;东北(左)至本体建筑外檐滴水沟外侧1米。 |
|
8 |
北象山 陈氏忠祠 |
仙游县菜溪乡北象山村象坑自然村202号 |
北象山陈氏忠祠,位于仙游县菜溪乡北象山村象坑自然村202号。始建于明代中期,清代重建。坐北朝南偏西,占地面积约204.45平方米,单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由埕、前厅、天井、左右庑廊、正厅及东西护厝组成,前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檩,中开三门;正厅面阔四间,进深九檩,敞口作厅,后设福堂。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遗留檐柱楹联“两朝忠孝山河壮,百代蒸尝爼豆新”和样式各异的石柱础,木构件雕艺精湛。保存基本完整,是研究仙游木雕工艺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其宗族历史及祠堂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
东至自墙外1米陈东勇厝沟界;西至自墙外1米陈玉林埕界;南至自墙外7米村道界;北至自墙外1.5米陈明钟厝沟界。 |
|
9 |
灯塔顶旧厝蔡氏民居 |
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顶旧厝72号 |
灯塔村顶旧厝72号蔡氏民居,位于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顶旧厝72号。始建于清代中期,坐北朝南偏西,占地面积约1498.88平方米,一进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由埕、前厅、天井、左右庑廊、正厅以及旁开各3组前厅、天井、正厅和厢房组成。整体建筑通面阔60.93米,通进深24.6米。正厅面阔三间,敞口作厅,后设福堂。悬山顶,山墙搁檩土木结构,天井11个,遗存大门口一对门枕石和精美浮雕石构,前廊山墙面留存部分毛主席语录图文。整体建筑规模宏大,保留清代民居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其宗族历史及建筑艺术风格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
东至自墙外2 米;西至自墙外2米;南至自墙外11米(埕沿);北至自墙外2米。 |
|
10 |
前面 林氏民居 |
仙游县榜头镇梧店村大安自然村277号 |
前面林氏民居,位于仙游县榜头镇梧店村大安自然村277号。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2008年再修。坐南朝北偏西,占地面积约528平方米,为二进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由外埕、门头房、内埕、前廊、门厅、天井、左右廊庑、正厅组成。主体建筑通面阔19.88米,通进深26.57米。门厅面阔五间,明间敞口,后檐设隔扇门;正厅面阔五间,敞口作厅,后设福堂。悬山顶,山墙搁檩土木结构。遗留一对明代抱鼓石、一尊明代石狮、清代石柱础和“联桂流芳——康熙岁次戊戌年(1718)仲秋”木匾额,以及一套12件金漆木雕“家训屏风”。前面林氏民居现为前面林氏后裔“崇宗祀祖”和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建筑基本完整,保持清代风格,是研究前面林氏宗族历史及清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
东至自墙中为界;南至墙外滴水外延1米;西至自墙中为界;北至自外大埕外沿。 |
附件2
2处更名项目
|
序号 |
名称 |
地址 |
简 介 |
级 别 |
|
1 |
溪口窑址(原溪车窑址) |
大济镇溪口村 西南侧山坡 |
1987年发现,窑址面积约2500平方米,厚约1.5米的文化层,地表散布大量遗物,采集有影青碗、碟、杯等瓷片和窑具匣钵、陶垫等。窑址地表文化层现已不存在,尚存一近现代窑洞,窑洞用石块堆砌成,宽2.1米,高1.5米,深2.8米。 |
县级 |
|
2 |
象山杨文镕旧居(原象山杨子月旧居) |
榜头镇象山村尾厝自然村88号 |
清光绪庚寅年(1890)始建,2006年整修。坐东朝西,通面阔44.4米,通进深52.6米,总面积2335.44平方米。为二进合院式建筑。沿中轴线由砖埕、门厅、前天井、左右庑廊、中厅、后天井、左右庑廊、后厅组成。门厅面阔五间,进深十三檩。明间前四檩开内凹式石门,左、右檐堵墙裙石雕龙凤、牡丹、鹤龟、荷花装饰,稍次间和护厝墙身砖雕喜鹊报春、竹报平安、博石等图案装饰。中厅面阔五间,进深十三檩,后置福堂,中设神龛,供奉观音和祖宗牌,前置案桌。悬山顶,土木结构。后厅面阔九间,进深十三檩。左右各加横屋一列。柁墩、枋浮雕花卉、博古,均彩绘贴金。中厅保留民国戊辰年(1928年)匾额两块,分别横书“四代同堂”和“昔年偕老”。 |
未定级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乡镇公开链接
部门公开链接
省内导航链接
省、部委链接
乡镇公开链接
部门公开链接
省内导航链接
省、部委链接
网站标识码:3503220045 闽ICP备05007465号-1
闽公网安备 35032202000077
版权所有©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Copyright © 2006www.xiany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