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道)民政办:
2020年度,是实现“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收官年,要认真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任务,全力抓好脱贫攻坚、社会工作、养老事业服务发展、社会事务、社区治理等工作,着力查准查实民生短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有效落地,助推民政事业提速增效,为建设美丽仙游多作贡献。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力度。一是认真做好低保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深入各乡镇(街道)民政办了解低保动态情况,巩固和提高低保覆盖率(具体以市下达为准),做到应保尽保目标实现,同时加强对社会救助相关的政策和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培训和督导;二是发挥好临时救助工作平台作用。继续做好临时救助工作,及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调整临时救助程序和标准,最大地发挥好临时救助资金的最大效应,及时解决好困难群众问题。
(二)加快发展养老事业。一是落实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做好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以此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二是提升医养结合水平。落实补助政策,争取年内新增1所护理型养老院,推进医养结合;三是推进农村幸福院、敬老院建设。计划建设和改造省级农村幸福院8所,市级农村幸福院13所(以市下达为准),拟总投资735万元,以乡村振兴规划村为主,抓好建成后农村幸福院老人就餐、文化娱乐、休息等日间照料服务工作,通过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现有民办养老机构无偿承接运营乡镇敬老院;四是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计划拟投资300万元,建设或改造省级日间照料中心1所,(具体任务数以市下达为准);五是鼓励支持长者食堂建设。在项目审批上严格按上级规定要求予以审批,在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保障老年人愉快就餐生活。
(三)加大基层政权管理力度。一是继续实施基层建设相关项目建设。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开展项目筛选、推荐、认定、启动等相关工作,并督促各项目单位加强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二是开展“基层善治”示范创建工作。大力培育推广基层善治示范村(社区)。全面实施“法治、德治、自治、共治”等“四治一体”的基层善治建设;三是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要求,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最大限度挤压村民自治领域涉黑涉恶问题的滋生空间。
(四)加强社会事务管理。一是抓好区划地名工作。继续做好区划地名和边界管理的日常工作,督查18个乡镇新门牌证系统的运用跟办理,督促做好门牌证发放工作。扩大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工作,做好全国地名词典第二部分到第八部分的词条撰写和地名普查档案整理归档入库工作;完成好我县与福州、泉州市间县级边界线的联合检查管理工作,牵头组织开展平安边界的创建工作,确保边界安定稳定;二是发展社会组织。加强对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指导按章程开展活动,做好事中事后的监管,严格审批条件对不开展活动的机构,及时予以劝退或销号,指导对两新组织党委所管辖支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平稳发展。开展年检工作,采用年报形式检查探索社会组织,结合2020年年检结果,通过执法手段清理一批超过2年未年检的“僵尸”社会组织;三是继续抓好墓地生态整治工作。巩固提高抓好殡葬改革工作成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求,持续加大殡葬改革工作力度,坚决遏制建造豪华墓、大墓、“活人墓”殡葬违规行为。要求各乡镇(街道)加强经常性巡查,每周巡查不少于2次,平原相关乡镇(街道)每月执法1次,山区相关乡镇每季度执法1次,执法前后要有对比照片,过程要有录像,杜绝弄虚作假,确保整治到位。推进殡葬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公益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骨灰楼堂建设,确保乡镇公益性公墓于2020年动工建设并投入使用。按照民政部等九部门《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提供花葬、树葬、壁葬、小型墓等多样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和服务水平,引导逝者到公墓或骨灰楼堂安葬,满足群众殡葬的基本需求,杜绝土葬及二重葬行为,继续抓好墓地生态整治工作,加大对违建坟墓拆除力度,及时通报墓地生态整治情况,保持火化率在100%;四是继续抓好鸿福园(殡仪馆搬迁)项目的附属配套设施建设、设备安装等工作,力争于2020年3月底完成整体搬迁工作并投入使用。
(五)推进老区建设发展
深入开展老区调研宣传工作,做好日常老区工作摸底,重点深入村居调研,配合市人大常委会来仙游调研;及时下拨老区扶建资金,落实革命“五老”及遗偶优待政策,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对革命五老人员和遗偶的生活定补标准提高优待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定补资金,统一实施一站式医疗救助和大病临时救助政策;加强对老区扶建资金监管工作,做好革命老区树碑工作及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落实好社会组织+老区村的牵手计划行动方案。
(六)认真开展其他事务性综合工作
1.抓好安定稳定工作。坚持把综治平安建设摆上日常重要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工作,注重抓好本系统及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机构的安全生产工作;抓好人员的管控到位,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管理;关注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工作,确保本系统及业务管辖单位不出现、不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和违法违纪的人与事。同时,抓好平安挂钩村工作,提高三率水平。
2.抓好队伍教育活动。抓好干部职工队伍的日常教育,做到有学习计划,有课题内容,落实每周学习计划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巩固提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加强对民政人的思想作风、业务能力和执政能力建设教育,真正树立转作风观念,打牢服务理念、文明执法、公正专业、努力塑造一支队伍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民政队伍,赢得社会 一致好评称赞。提升民政队伍整体素质。
3.抓好日常事务管理。在全系统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普法教育、作风建设及绩效管理等工作,加强民政工作的宣传力度,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全力抓好效能、信访、保密、党务政务公开、信息、保密、档案、12345服务平台等工作。
4.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要继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的实施意见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防控工作,确保民政队伍无出现违章违规的人和事。
5.抓好民政信息化建设。要加强民政大数据建设,努力发挥社会救助平台、助残服务平台、留守儿童网络化平台、养老服务平台的登记管理作用,实现民政工作便捷高效。
三、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民政工作涉及面广、点多、线长,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各级民政部门要立足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坚持自主创新,把握工作主动性,切实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加快民政事业发展作为工作落脚点和出发点,善于收集和反馈问题,形成上下互动机制,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创新举措,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作敢当,努力争取上级和同级财政对民政事业的投入,最大地发挥民政财力、物力、人力的作用,促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民生工作落地见效。
2、拓展民政资金筹措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树立“大民政”的思想,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整合社会各种资源,积极参与民政事业建设,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民政事业发展资金筹措机制,加强民政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切实提高政府与社会融合力,促进社会和谐安康。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策制度建设。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学习,增强法制观念,健全完善依法行政的相关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按照工作流程图,简化、缩短工作审批时限。突出重点,做好保障民生、发展民生、服务社会等方面制度保障,落实好民政政策法规制度。加强民政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高民政人法制工作水平。建立监督与责任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不断提高民政部门依法行政水平。
4、加强民政队伍知识培训。强化民政队伍学风建设,夯实理论基础,健全落实好民政干部的教育、培训、监督制度,更新知识、改善民政干部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注重民政业务理论学习、社会工作知识、法律、法规、政策的再学习,不断提高民政干部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培育具有作风实、技术硬的会干事、办成事的民政队伍,使民政队伍素质和技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为民政事业顺利发展提供更加坚强保证。
仙游县民政局
2019年12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乡镇公开链接
部门公开链接
省内导航链接
省、部委链接
乡镇公开链接
部门公开链接
省内导航链接
省、部委链接
网站标识码:3503220045 闽ICP备05007465号-1
闽公网安备 35032202000077
版权所有©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Copyright © 2006www.xiany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