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头镇2018年防汛抗洪抢险预案
各村(居)委会、镇直单位、镇办企业、中学、中心小学:
为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立足于防灾抗灾,确保安全渡汛。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防汛抗洪抢险预案,请各村(居)委会,各单位认真贯彻抓好落实。
一、区域洪水情况
榜头镇区域河水地处木兰溪中游,仙水溪中下游,是我镇政府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位置,也是人口密集,民房较多地带。区域洪水来自于木兰溪,仙水干支流等流域,因区域地貌特殊,四面环山,集八条支溪流相汇,系属东乡平原的小盆地,为易涝区域地带。
二、测设洪水防洪方案
1.镇水务所在官杜陂坝头设立自动水位、雨量观测点一个,根据仙政(2000)128号文件通知精神,榜头区域限制水位标志洪水预报观测如下:
①水位标志达到57米时为正常水位;
②水位标志达到57.2米时为警戒水位;
③水位标志达到58米时为超过警戒水位;
④水位标志达到58.6米时为危险水位;
⑤水位标志达到59米时为特大水位;
2.降雨量观测核定
①日降雨量24小时平均在50毫米以下为正常降雨;
②日隆雨量24小时平均在50毫米以上为中到大雨;
③日隆雨量24小时平均在100毫米以上为暴雨;
④日隆雨量24小时平均在150毫米以上为大暴雨;
⑤日隆雨量24小时平均在20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
上述观测点由官杜陂、丰收水库二站测报点负责观测汇报并做好记录,官杜陂观测点水位为黄海高程。
三、水防御方案
1.水位在57.2米时,必须按以下防御方案实施;
①镇防汛办、各村(社区)委会、各单位要昼夜值班,密切注视雨情、水情和灾害发展趋势,并及时向县防汛办,镇政府办汇报情况。
②官杜陂水位观测点,丰收水库雨量观测点应1小时内做好水位、雨量观测、记录,并及时报告县防汛办、镇防汛办。特大暴雨时要在每10分钟进行观测、记录,并报镇政府防汛指挥部和县防汛指挥部。
③各村、各单位应加强队伍力量,对低洼地要组织巡逻检查,危急地段要组织人员准备迁移。
2.水位在58米时,必须采取以下防御措施:
①镇防汛指挥部正、副指挥带队,分赴各现场了解掌握汛情,布置防御措施,并及时报告镇党委、政府和县防汛指挥部。
②各村、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上岗到位,并及时组织抗洪抢险20人,挖掘机(勾机)、铲车各1部,提前到岗到位,随时投入抢险救灾,确保安全。
③各有关村、部门要把抗洪物资(如麻袋、化纤、土铲、畚箕)等集中到指定地点,以便及时运送到险工地段。
3.水位达到58.6时,应采取下列防御措施:
①镇政府利用广播、电视、电话通知发动辖区内广大干群投入指定地点抗洪自救。
②镇党委、政府包点、段领导成员分赴现场指挥,组织抗洪自救。
③镇防汛抗洪指挥部有关成员、村(社区)书记、主任按照抗洪抢险分工岗位自带队伍、物资投入抗洪抢险,要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负其责。
4.水位在59米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紧急通知,通告汛情并对区域内危民房居民强制迁移,危害灾害较大的堤防抽调全镇各村、各单位劳力投入抗洪抢险。
②向县政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如实汇报灾情,必要时请求上级政府部门支援抗洪救灾。
③抢险人员和物资由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四、救灾转移方案
1.易涝区转移地点:
①仙水溪上游段赤荷、莲墘、东桥、溪尾、紫洋集镇街道社区居民、各机关单位转移在玉山祠和二道中学。
②仙水溪中游段度顶、象洋转移在度顶小学和象洋小学。
③仙水溪支流星潭溪后堡段后堡村转移后堡小学。
④仙水溪下游段下坤、坝下、溪东转移下昆小学、坝下中学、溪东幼儿园。
⑤木兰溪中下游泉山、转移博览城广场,紫泽转移于洁小学。
⑥望厝、上墘塔兜、下明、灵山部分村庄转移榜头中学、灵山小学。
2.易涝区转移联络信号、责任人、交通工作:
①易涝区转移联络信号统一以通信电话或鸣锣及手摇警报器为号。
②易涝区转移责任由各村(社区)妇联主任或包片村干部负责。
③易涝区交通工具由镇农机站或村(社区)委会负责调配安排。
榜头镇人民政府
2018年1月26日
抄送: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水务局、防汛办,镇水务所、党政有
关领导、存档。
榜头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月26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乡镇公开链接
部门公开链接
省内导航链接
省、部委链接
乡镇公开链接
部门公开链接
省内导航链接
省、部委链接
网站标识码:3503220045 闽ICP备05007465号-1
闽公网安备 35032202000077
版权所有©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Copyright © 2006www.xiany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