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PT01101-1302-2021-00017
  • 发文机关: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21-04-23
  • 发文字号: 仙政办〔2021〕19号
  • 标    题: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仙游县2021年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21-05-14
  • 有 效 性: 有效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仙游县2021年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仙政办〔2021〕19号
时间:2021-05-14 17:15

  仙政办〔2021〕19号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仙游县2021年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鲤城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仙游县2021年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仙游县2021年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实施《2021年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闽政办〔2020〕68号)、《莆田市2021年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莆政办〔2021〕20号)和《仙游县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暨拓展新城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仙政文〔2020〕85号),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点任务

  (一)规划品质提升  

  1.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攻坚行动。构建全县统一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完成“三调”等基础上,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基本架构国土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形成全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地块控规编制工作,实现动态维护。抓紧完成城市有机更新、教育、文化旅游、综合交通、公共交通、轨道线网、综合管廊、5G网络、智慧杆塔、商贸物流、海绵城市、防洪排涝、河道蓝线、山体保护、污水治理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文旅局、交通运输局、发改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水利局、仙游生态环境局,国网仙游供电公司、中国电信仙游分公司、中国移动仙游分公司、中国联通仙游分公司、中国铁塔仙游分公司、旷远公司,各乡镇(街道)、管委会。以下任务如未明确点出具体乡镇(街道)、管委会,则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均为责任单位,不再重复列出。  

  2.实施城市设计攻坚行动。邀请国内外名家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强化片区设计引导和风貌管控,持续推进城区“六大片区”(鲤城东片区、美食城片区、鲤城西片区、玉田片区、金凤片区和体育中心片区)和枫亭滨海新城“四大片区”(高铁片区、湄工校片区、枫慈片区和枫江片区)等重点片区以及城市门户、主干道等重要节点的策划规划、城市设计。城市主干道规划建设原则上要做到“五道”并行(主干道、辅道、自行车道、步道、绿道),并在两侧留足退距作为绿化景观带,实现道路与小区的物理隔离;涉及河道周边建设都要留足退距作为绿道、自行车道、污水管道等综合使用;公建设施原则上安排在主干道两侧,沿主干道的建筑立面要作公建化处理。以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引领,推进仙游经济开发区与仙港工业园区整合,以仙港大道为轴,形成五片区两组团(枫亭核心片区、慈岳片区、仙华片区、石马片区、瑞峰片区,郊尾组团、赖店组团);沿仙港大道两侧,开发郊尾组团,将郊尾组团与枫亭核心片区形成连片发展。探索以滨海大道、笏枫路为轴,对仙游经济开发区、太湖工业园区中间的灵川镇、东海镇连片规划开发。  

  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铁路办、交通局、住建局、水利局  

  (二)居住品质提升  

  1.老旧小区改造。对2000年以前建成的25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涉及住户8470户,鼓励推进连线成片改造,统筹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建设成“完整社区”。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城市管理局、教育局、卫健局、民政局、公安局、水利局,各管线产权单位,鲤城街道  

  2.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对建成时间长、整体环境差、结构安全等级低的棚户区(危旧房),推动成片区改造;推广安置型商品房建设模式,全县新开工9个改造项目。对于零星危旧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建、适当补助的原则,推进综合整治和改造。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3.房屋安全专项治理。依托全省房屋安全管理平台,所有房屋建立“一楼一档”“健康绿码”。推动暂时清人封房的重大安全隐患房屋长效处置,及时消除经营性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基本建立房屋安全常态化管理体系。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三)交通品质提升  

  1.城市道路。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优化城市道路功能和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加快编制完善城市快速路建设方案并尽快启动建设,推进国省干线城镇过境段与城市快速路的融合衔接。在城市周边高速公路增设一批互通口,提高交通疏散能力。  

  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发改局、财政局、城市管理局、公安局交警大队、高速办,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2.农村公路。加快“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县道三级公路、县乡道“单改双”等建设,有序推进交通较大自然村公路建设,全县新改建农村公路20公里  

  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3.公共交通。开展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推进公交首末站和枢纽站、公交专用道建设,推广新能源车辆。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推动城镇公交线路向周边重点乡镇延伸,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整合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供销、商务等农村物流资源,培育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县邮政管理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公安局交警大队、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工信局、火车站管理处、供销社,县公交公司,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4.公共停车设施。重点针对居住区、公园景区、历史街区、医院、中小学等区域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新建成一批立体停车库。全县新增1000个公共停车泊位。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公安局交警大队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城市管理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县建工集团、城投公司,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5.慢行系统。开展人行道、街道的全要素整理,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实施清源东路等主干道自行车道施划建设,木兰溪景观带慢行系统示范区建设,构建遮阳避雨、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完善、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形成连接绿道,串联山水、景点、商圈的城市慢行示范区。  

  牵头单位:县城市管理局、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公安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卫健局、残联,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6.交通整治。实施道路微循环、路口微改造、信号灯优化等整治,提升通行效率,开展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专项整治。开展电动自行车及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专项整治。专项整治货车滴洒漏及夜间远光灯行动。  

  牵头单位:县公安局、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财政局、发改局,县公交公司,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四)水环境品质提升  

  1.排水防涝。强化城市易涝点隐患整治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全县新改建雨水管网8公里。推进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仙游生态环境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2.城乡供水。全县新改建供水管网15公里,全县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牵头单位:县水利局、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3.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基本完成“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摸底排查、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边界标志设立、生态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工作,2021年11月底前要完成供水人口千人到万人间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  

  牵头单位:仙游生态环境局、水利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卫健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4.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继续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收集率和处理率,新建改造修复污水管网20公里,完成省、市下达的污水集中收集率和进水BOD浓度目标。全县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仙游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水务集团,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5.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打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提升、管网铺设和运行管护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新建乡镇污水配套管网15公里以上。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仙游生态环境局、财政局、水利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以问题为导向策划生成项目清单,于2021年3月底、9月底前分批报送县仙游生态环境局。落实属地责任,推行区域一体化、项目建管一体化、城乡水务一体化,强化规划设计、规范建设运维。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2021年推进23个以上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管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建设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强化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平原地区力争通过“纳厂、集中、分散”处理的户数占村庄常住户数比例90%以上;鼓励开展尾水及污泥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全链条治理;完善长效运维机制,提升设施稳定运行率达90%以上。2021年力争70个以上村庄通过提升治理验收。全县纳入省级试点,探索推行区域一体化、项目建管一体化、城乡水务一体化,探索适用技术模式、因地制宜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治理模式,2021年6月底前出台试点方案。  

  牵头单位:仙游生态环境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卫健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五)风貌品质提升  

  1.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形成“一城、两轴、三心、五片” 的生态渗透、紧凑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大力实施全县增绿提质,新建、改造提升公园绿地10公顷、绿道8公里。完成5处“串珠公园”、“口袋公园”和5处立体绿化建设。推进城区公园品质提升,对兰溪公园、东渡山公园、客山公园等公园现状进行绿化提升,老化地被进行更新,局部花化彩化提升,逐步形成分布均衡、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公园体系,打造“城在园中,城园相依”的公园城市。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林业局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2.城乡建筑风貌。落实农民建房用地保障,规范宅基地审批和乡村规划许可,加强风貌管控,大力推广《仙游县村镇住宅通用图》,落实工匠制度,引导村民按图施工,新建农房审批按图集管控。全县再整治既有裸房3390栋。  

  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住建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3.魅力休闲空间。大力挖掘滨江滨水区域、湿地、地质地貌、古树名木、山体植被等具有独特特征的资源,推进魅力空间建设。充分利用河道沿岸现有公园、步道等设施,建设滨江亲水步道、运动慢跑道或休闲骑行道。在街头绿地、社区公园等开放空间,合理配建儿童、全民健身设施。加强木兰溪环境整治提升。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水利局、文旅局、林业局、交通运输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4.城市夜景照明。强化和提升重要节点、走廊夜景照明品位,有序清理城市中心区主次干道霓虹灯、LED走字屏等。实施城区道路路灯节能化改造工程,全县推进LED节能改造1500盏以上。  

  牵头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5.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推进1个历史文化名镇,7个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提升。完成盖尾镇前连村历史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文旅局、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六)管理品质提升  

  1.城市网格化管理。依托现有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配套建设仙游县城市管理指挥中心,逐步推动城市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提升。“数字仙游”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将最大限度地推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应用,建设统一的“数字仙游”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现跨部门跨行业“横向”地理信息资源的交换于共享,构建起承载和集成我县自然、社会、经济、人文与环境等各种信息的定位基础、集成载体和交换平台。  

  牵头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应急管理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继续推进建成区(鲤南、鲤城街道) 垃圾分类工作,建成鲤城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省级示范片区。  

  牵头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发改局、商务局、仙游生态环境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打捆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动鲤南镇全镇域落实分类机制,不断扩大分类覆盖面。  

  牵头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仙游生态环境局、供销社,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4.村庄清洁行动。拓展优化“三清一改”内容,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结合“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健全长效机制。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仙游生态环境局、卫健局、团县委、妇联,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5.绿盈乡村建设。梯次推进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乡村生态振兴村建设。加大专业指导服务力度,帮助基层找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短板弱项,统筹项目资金,加快实施一批提升工程,至2021年年底全县绿盈乡村比例达70%以上。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仙游生态环境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住建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七)生态环境品质提升  

  1.持续改善木兰溪流域水环境质量。继续完善木兰溪流域水质自动监控体系,科学实施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治理项目,稳步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一是完善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加快木兰溪流域主要支流河口和乡镇交界断面水质简易自动监测站建设,新建投运8座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二是开展“污水零直排区”示范创建,2021年要在木兰溪流域新建设6个“污水零直排区”示范村。三是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力度,发展生态、优质、安全、高效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2022年底前打造一批集绿色农业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园。四是加快水产养殖尾水深度治理,推动尾水外排淡水水产养殖场安装尾水水质在线监控,依据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科学指导水产养殖场完善尾水收集处理设施,2021年底前实现全流域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五是强化流域水生态修复,推进木兰溪全线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加快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实现河溪连通、动水清源。是强化河长履职尽责,深化河湖长制监管及智慧河流系统建设,压实各级河长“施工队长”责任,按照“三图”、“三统”、“三单”抓好河道管理。  

  牵头单位:仙游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水利局、河长办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2实施大气治理提升攻坚行动。提升大气环境监管效率,确保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于95%,6项污染物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26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升高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现已建成轻微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完成大气污染“热点网格”智能监管体系,创新大气环境监管方式。  

  牵头单位:仙游生态环境局、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国网仙游供电公司,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3.实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攻坚行动。统筹两轮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八闽快讯》(专报件)通报等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确保按序时进度推进,按质量要求整改到位。严格对标督察整改方案及《八闽快讯》(专报件)通报要求,建立领导包案、挂账销号、第三方监督评估、考评问责等机制,确保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剩下2项整改任务和省环保督察剩下2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整改任务未完成的,按程序问责问效,并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予以结果运用。  

  牵头单位:仙游生态环境局、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效能办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林业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八)启动建设一批试点示范工程  

  请各责任单位,按照《福建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样板工程设计与建设指引》组织设计建设予以实施。

  1.1个新区(组团)建设样板。全县集中谋划1个新区(枫亭核心片区),建立工作联盟,创新建设模式与机制,优先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海绵城市、绿化花化等一批重大项目,突出产城融合和品质提升,打造城乡建设新标杆。  

  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卫健局、林业局、文旅局、城市管理局、民政局、工信局、交通局、公安局交警大队、国网仙游供电公司、枫亭镇、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1个老城更新样板。对建成时间长、整体环境差、公共配套弱、街景街貌脏乱差的美食城片区开展城市更新。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财政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交警大队,鲤城街道,各管线产权单位  

  3.1个县城品质提升样板。重点推进仙游县城中心地区,包括传统商业街区、棚户区和零星危旧房及周边环境开展整治。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发改局、城市管理局,鲤城街道、鲤南镇、鲤城管委会、仙港工业园管委会、工艺产业园管委会  

  4.1个集镇环境整治样板。推进1个乡镇所在地集镇(度尾镇),打造人文气息浓厚、地域特色彰显、社区治理有序的宜居集镇。精选一定规模、资源良好的集镇居民集中区,进行微整治、微改造。完善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配套建设居民交流休闲空间,植入地域特色文化,活化利用老旧建筑,提升既有建筑风貌,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局、仙游生态环境局、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度尾镇、县建工集团  

  5.1个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主抓石苍乡济川历史文化名村安置区建设,建设期2年(2021-2022年),打造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突出地域建筑风貌,配套建设休闲交流公共空间,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城市管理局、公安局交警大队、自然资源局、仙游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林业局,石苍乡,国网仙游供电公司、水务集团  

  6.1个花漾街区样板。选择人流密集老城区重要节点鲤中步行街,推进街道、广场、零星杂地、街头小绿地、无障碍设施等综合整治,强化绿化花化彩化和休闲绿地广场建设。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城市管理局、公安局交警大队、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林业局,鲤城街道  

  7.1条特色园林风情道路样板。全县启动1条特色园林风情道路艺都大道品质提升工程建设,在新建道路工程中,多用县树、县花,突出植物特色,提供舒适出行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财政局、林业局、公安局交警大队,鲤城街道、鲤城管委会  

  8.1条城市主干道整治样板。启动园滨东路品质提升项目,推进人行道无障碍盲道、坡道等设施配套衔接,推进道路平整度、井盖治理、路口微改造和辅道改造,绿化树修剪有序,交通标线施划。  

  牵头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林业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财政局,鲤城街道,各管线产权单位  

  9.1个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域样板。全县推进1个以水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整治,推进九龙岩水库周边环境提升工程。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仙游生态环境局,鲤城街道、鲤城管委会  

  10.1个城市精细化管理街区样板。实施清源东路1个城市精细化管理街区样板建设,健全街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卫设施,设置垃圾分类点,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提高群众环境卫生保洁意识,加大环境卫生保洁力度;统一规划、制作广告牌匾;修缮车行道、人行道和路灯,完善无障碍设施。  

  牵头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财政局、公安局交警大队,鲤城街道  

  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总指挥部,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下设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两个分项指挥部,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任指挥长,办公室分别挂靠县住建局、农业农村局,抽调相关单位人员集中办公,负责推进日常具体工作。两个分项指挥部要加大统筹协调推进力度,每月通报进展,每季度召开现场会或交流会。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要落实属地责任,按照“难、硬、重、新”行动要求,细化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协调推动,解决突出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前置条件,压减报建审批时间。加快规划选址、用地、用林、用海、环评、水土保持等前期工作,加大征地拆迁、市政配套、水电接入、资金落实等推进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落后的项目,要明确责任单位,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仙游生态环境局、水利局、财政局、行政服务中心、国网仙游供电公司,各管线产权单位)  

  (三)落实资金保障。要结合发展基础和财力状况,多渠道加大投入,合理保障建设运维资金。调整优化专项支出结构,按轻重缓急,分年度在县级部门预算中统筹安排,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加强对项目的正向激励。在省级下达的专项债务限额内,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城乡建设项目。  

  牵头单位:县财政局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  

  (四)培育壮大城建融资平台。成立县级融资专家团队,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提供咨询服务。县财政要盘活现有存量闲置资产,支持对已建成且具备收益的基础设施,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集新项目资本金。发挥保险资金优势,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城乡建设项目提供融资。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发改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  

  (五)加强人才和技术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壶兰计划”“蜚山兰水计划”等人才政策,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来仙就业创业,在置业、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优惠服务。扎实抓好科技特派员选认工作,选派有一定科技专业理论、技术、管理能力的高技术人才深入到企业、农村第一线,服务城乡建设。建立专家顾问团,指导项目设计、施工、管理、评估,编制相关技术导则和标准。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人社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  

  加强督导考核。全县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纳入县政府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和绩效考评指标内容,县住建局、农业农村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日常督查,县政府督查室、县效能办要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督办和察访核验。建立考核与奖励相挂钩机制,对典型示范项目,县级财政给予正向激励奖励。  

  牵头单位:县政府办公室、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附件

  仙游县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仙游县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吴海端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 组 长:郑秉忠   县政府副县长

  陈国成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林黎明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郑玉华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李良秋   县委政法委副书记

  黄智光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林金涛   县发改局局长

  陈利民   县工信局局长

  蔡锦龙   县公安局副政委

  林有记   县财政局局长

  陈捷胜   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

  陈仁山   仙游生态环境局局长

  柯新建   县住建局局长

  陈浪动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林庆凡   县水利局局长

  吕清水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郭玉湖   县城市管理局局长

  林爱新   县商务局局长

  胡建新   县文旅局局长

  黄文富   县卫健局局长

  郑海福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邱金宇   县林业局局长

  蔡振锋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魏志东   县供销社主任

  胡立玉   县邮政集团总经理

  林天顺   国网仙游供电公司总经理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领导小组下设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品质提升两个工作组,其中:

  (一)县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组  

  组    长:郑秉忠   县政府副县长

  副 组 长:柯新建   县住建局局长

  余  兴   县政府办室务成员、县纪委副科级纪检员

  成    员:林黎明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正科长级)、

  四级调研员

  郑玉华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李良秋   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

  颜文星   县发改局副局长、二级主任科员

  陈忠明   县工信局副局长

  陈桂明   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长

  傅满狮   县财政局副局长

  阮玉坤   仙游生态环境局一级主任科员

  李文龙   县住建局二级主任科员

  蒋新栋   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黄一青   县水利局副局长

  陈国庆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王喜煌   县城市管理局副局长

  傅玉彩   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林煊和   县商务局副局长

  张俊高   县卫健局二级主任科员

  谢玉飞   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郭加洪   县应急局二级主任科员(借用林业局)

  黄良才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陈屹山   县供销社副主任

  叶高扬   县文旅局副局长

  宋  仍   县邮政集团副总经理

  王翰䞍   国网仙游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仙游县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住建局,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办公室主任由县住建局局长柯新建兼任。办公室负责督促落实工作组作出的决策部署,协调推进全县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工作;开展有关问题调研和政策研究;跟踪推进项目实施,了解掌握各地动态情况,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培育典型,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检查指导城市建设,组织开展督查考核,做好总结报告。

  县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组  

  组    长:陈国成   县政府副县长

  副 组 长:吕清水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邱玉应   县政府办室务成员、金融办主任

  成    员:林黎明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正科长级)、

  四级调研员

  郑玉华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李良秋   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

  颜文星   县发改局副局长

  陈忠明   县工信局副局长

  陈桂明   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长

  傅满狮   县财政局副局长

  阮玉坤   仙游生态环境局一级主任科员

  李文龙   县住建局二级主任科员

  蒋新栋   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黄一青   县水利局副局长

  陈国庆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王喜煌   县城市管理局副局长

  傅玉彩   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林煊和   县商务局副局长

  张俊高   县卫健局二级主任科员

  谢玉飞   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郭加洪   县应急局二级主任科员(借用林业局)

  黄良才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陈屹山   县供销社副主任

  叶高扬   县文旅局副局长

  宋  仍   县邮政集团副总经理

  王翰䞍   国网仙游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县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农业农村局,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吕清水兼任。办公室负责督促落实工作组作出的决策部署,协调推进全县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作;开展有关问题调研和政策研究;跟踪推进项目实施,了解掌握各地动态情况,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培育典型,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检查指导农村建设,组织开展督查考核,做好总结报告。

  领导小组和两个工作组成员因职务变动不再担任成员的,由继任者接任。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