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PT01101-1401-2023-00005
  • 发文机关: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23-02-12
  • 发文字号: 仙政办〔2023〕11号
  • 标    题: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仙游县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23-02-28
  • 有 效 性: 有效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仙游县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
仙政办〔2023〕11号
时间:2023-02-28 10:58

仙政办〔2023〕11号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仙游县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规划 

(2022-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鲤城街道办事处,县直各有关单位: 

  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仙游县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规划(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仙游县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计划 

  (2022-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莆田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强化医防融合,增加健康资源与服务供给,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目标要求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实现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的目标,通过2022年起实施全县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计划,到2025年,适应时代新要求、满足群众新期盼、体现我县新特点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区域资源布局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更趋均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以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标准化公立医院为主体、临床重点学科群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院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达到6.2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75人、注册护士数达到4.07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多样化健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健康仙游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任务 

  围绕“补短板、提能力、建机制、促健康”要求,重点实施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基层网底、中医固本、健康服务、人才强卫、信息赋能、社会办医等8大提升工程。 

  (一)实施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工程 

  1.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对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开展县疾控中心达标建设和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推进疾控中心基础建设提升、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提升等项目,加强硬件设施改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占业务用房面积分别不小于35%,基本检测项目分别不少于200项。增强检测能力储备,拓展检测领域,建立微生物、理化应急检测平台,提高应急能力;购置传染病病原学快速溯源检测、食物中毒快速溯源检测等设备。增强早期检测预警能力,以新发、突发和不明原因传染病、聚集性疾病的发现和识别为重点,增强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快速发现和鉴定能力。依托数字仙游平台,深入推进“智慧疾控”建设,强化公共卫生基础数据共享,形成县疾控中心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早期预警制度。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2.加强突发事件应对指挥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体制机制,完善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和分级响应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紧急医疗救治以及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区域协查、社区管控、转运隔离、医废垃圾处置、消毒消杀、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等1+N个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各级各类应急处置队伍开展多轮次、全覆盖、实战化的日常专题培训和应急演练。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基层一线人员的应急处置培训,不断提高社区防控工作队伍应急能力。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各乡镇(街道) 

  3.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依托县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卫生单位各打造一支紧急医学救援队、一支突发化学中毒救援队,进一步充实若干支分层级的核酸检测、流调溯源、转运隔离、消毒消杀等专业化、规范化应急处置人才队伍。加强医院人员检伤分类、现场医疗救治、生物样品能力建设;采集、公众健康监护、医学洗消、临床救治等能力建设。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财政局 

  4.加强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强化传染病防治队伍建设,完善传染病防治体系。健全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制定相应传染病监测方案,根据传染病防治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资料的收集、开发和利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各乡镇(街道) 

  5.加强消毒消杀能力。加强消毒消杀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设立仙游县消毒消杀站,各乡镇设立消毒消杀所,建立由县、乡、村(部门单位)三级联动、第三方服务补充的消毒消杀队伍,其中县级不少于30人,每个镇街不少于10人。培养一支人员相对固定的专业终末消毒队伍和消毒评价队伍,与第三方消毒服务机构签订应急期间服务协议,充实专业消毒力量。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6.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开展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改造。新建、改扩建全县3个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服务闭环管理,配备完善患者候诊、检查和隔离留观等功能区域内各项服务设施设备及服务功能。按照发热诊室设置标准,新建或升级改造1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配置传染病防控有关设备设施。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财政局,总医院 

  7.加强传染病床位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在县总医院新址建设相对独立的综合医院传染病区。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 

  8.加强职业病防治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完善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职业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突发中毒应急处置、核辐射应急处置),进一步提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能力,推动县级职业健康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发改局,各乡镇(街道) 

  9.加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区域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依托仙游县德安医院,建设仙游县心理康复中心,通过专业的心理理论知识、辅导技巧及康复设备,为人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康复服务。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民政局、发改局 

  (二)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加强区域医疗服务龙头建设。高位嫁接国内优质医疗资源,以“四引”(引平台、引人才、引技术、引管理)为抓手,推动仙游县总医院、第二医院与知名高水平医院深度合作。办好1个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和1个妇幼保健院。推进县总医院迁建项目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县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质控、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医保管理、信息数据等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建设,支持仙游县总医院建设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呼吸诊疗中心,提高仙游县总医院急危重症诊疗能力。到2025年,县级公立医院床位数达到2.5张/千人口左右,病床使用率提高到80%以上。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2.加强乡镇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原则上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办好1个卫生院、1个卫生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鼓励乡镇卫生院创建一级医院,大力支持乡镇(中心)卫生院扩建、增人。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应当设置1所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对“一村多室”的村要逐步整合,提升服务能力;对七个山区乡镇和平原偏远村的村医实行“乡聘村用”制度改革,村医纳入卫生院一体化管理,探索实行由财政保障村医基本工资、村所基本运转和完成基本公共卫生等工作绩效的收入保障制度,以提高村医的基本收入,破解山区乡镇和偏远村无村医和村医老龄化的难题。群众就医确实不便的地方或人口较多的村,确有需要设立多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的,可在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前增加识别名称。村卫生计生服务室覆盖率达到100%。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3.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实施新一轮医疗“创双高”,围绕急诊、影像、检验、麻醉、病理、呼吸、感染、儿科、精神、护理等10个平台专科和薄弱专科,争创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持续推进4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疑难复杂疾病诊治水平。建立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推动医疗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制度,推动全县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县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100%全覆盖,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着力提升医疗服务群众满意度。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财政局、发改局、科技局 

  (三)实施基层网底提升工程 

  1.加强社区医院建设。改造建设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联合病房建设,配备社区医院相关设备、设施。推动鲤南镇卫生院按社区医院标准进行提升,并于2023年通过验收。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 

  2.改造提升基层基础设施。对3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建筑用房条件进行改造提升,到2025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100%。推进度尾镇中心卫生院、龙华及赖店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2025年竣工。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度尾镇、龙华镇、赖店镇 

  3.夯实社区卫生服务网底。全县新改扩建“党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7所,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常态化运行机制。安排县二级以上医院与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结对帮扶,以专科服务联盟等方式实现“一站一特色”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有序就医,逐步提高县域就诊率和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各乡镇(街道) 

  4.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以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加强全科医师配备,结合群众需求和基层实际,重点提升呼吸系统疾病、儿科疾病、口腔、中医等服务能力。加强医防融合,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融入日常医疗服务中,持续提升基层机构健康管理能力。至2025年,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各乡镇(街道) 

  5.提升边远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结合点题整治工作,大力开展“医师下基层”活动,完善基层人才队伍和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全面提升边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立上下联动的层级巡诊机制,实现全县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帮扶覆盖率100%,边远地区行政村巡诊服务覆盖率100%,特殊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100%,有效解决边远地区和特殊人群看病就医问题。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各乡镇(街道) 

  (四)实施中医固本提升工程 

  1.加强中医医院建设。全力支持县中医医院建设,推进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省人民医院合作,重点在仙游县中医医院建设、中医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提高中医类医院在我县医院的床位数和诊疗量占比,力争2023年仙游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水平。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仙游县总医院、仙游县中医医院 

  2.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全县基层中医馆项目全覆盖,2022年内完工。加强中医馆中医医师配备,力争全县基层中医馆均配置中医师,能够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在已建成的基层中医馆中,力争最少2所达到省、市中医馆精品化建设,进一步突出专科特色,提升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仙游县总医院 

  3.完善中医药人才引培体系。继续实施基层中医师定向培养,落实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挖掘民间中医药特色技艺人才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鼓励有资质中医师或中药师开展第二批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仙游县总医院 

  (五)实施妇幼及老年健康服务提升工程 

  1.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积极申报创建省级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县。逐步完善县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2家产前筛查机构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前筛查服务能力。加强县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助产技术服务和儿科、儿童保健服务的基础设施、基本装备和队伍建设,推动其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力争到2025年,全县1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建设,并全部通过市级验收。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2.推进普惠性托育园建设。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促进托育服务规范发展,有效增加普惠性托位供给,提高婴幼儿家庭获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支持幼儿园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2025年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力争达到4150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教育局,各乡镇(街道) 

  3.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仙游县加快推进医养结合若干措施的通知》。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试点项目和失能失智预防干预项目,每年完成100人以上。推动老年医学科建设,到2022年底,全县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到2025年底达到60%。持续开展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到2022年底建成一批、评定一批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到2025年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达到85%。围绕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提升为老年人服务质量等方面,全县创建1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持续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和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到2022年健康管理服务率和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71.5%和70%,到2025年分别达到73.5%和75%。推广中医特色老年人康复服务。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各乡镇(街道) 

  (六)实施人才队伍提升工程 

  1.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项目。按照省、市卫健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卫生健康中青年科研项目;组织开展卫生健康中青年领军人才研修培养项目,鼓励支持医疗卫生人才赴国内(外)研修;实施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靶向”引培,引进拥有省内一流的医疗卫生人才及其带领、配合的人才团队;发挥莆籍名医作用,开展卫生健康客座专家引进工作,柔性引进一批科研或临床成果领先的卫生健康专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健全名医“师带徒”工作室运行长效机制,带动我县本土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提升。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科技局、县委编办、县人社局 

  2.实施“三个一批”基层人才引培项目。2021-2023年,支持全县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预计66名基层医学人才,其中2021年32人左右,2022年21人左右,2023年13人左右;预计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38名本土化医学人才;培训1500名左右农村医生提升执业能力,采用理论授课、技能训练和临床跟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全县在岗乡村医生开展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理用药、中医中药等基本知识技能轮训。同时,鼓励乡村医生学历提升。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委编办、县人社局 

  (七)实施健康信息化提升工程 

  1.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共享协同。加快“三医一张网”建设,推进“三医”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效能和监管效率。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一人一档”。加强卫健、公安、人社、医保等部门业务数据平台对接共享,推广应用“出生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2022年底前,县级以上医院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影像资料共享调阅。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市场监管局、数字仙游信息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市医保局仙游分局,各乡镇(街道) 

  2.提升公共卫生信息化水平。按照“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的发展蓝图,依托市卫生信息中心,全面完善优化现有数字化预防接种、双向转诊、慢病随访、老年人体检、家庭医生签约等信息系统,推动公共卫生数据的汇聚共享和应用。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发热哨点预警、隔离点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与省、市疫情防控平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数字仙游信息中心,各乡镇(街道) 

  3.加强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以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及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为导向,推进县总医院及县妇幼保健院智慧医院建设。以“福建健康码”为前端载体,配合推动电子健康卡建设,试点“多码融合”应用。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数字仙游信息中心,各乡镇(街道) 

  4.推行便民惠民信息化服务。依托莆田“健康宝”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向市民提供统一的“一站式”医疗便民服务门户,提供医疗移动支付、预约挂号、莆籍名医、智能导诊、健康档案查询、健康咨询、在线问诊、预防接种预约和健康教育等服务。升级预约挂号平台,构建统一“号源池”,开展医院“全预约”。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为群众特别是出行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护理服务。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数字仙游信息中心,各乡镇(街道) 

  (八)实施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提升工程 

  1.合理扩充社会办医总量。科学规划全县社会办医数量和布局,发挥独特社会办医院资源优势,引入战略投资者与合作方,加强资本与品牌、管理的协同,探索委托知名品牌医疗实体、医院管理公司、医生集团开展经营管理等先进模式,引进专业医学人才、先进医疗技术、成熟管理经验,激发社会领域在医疗方面的投资活力。力争到2025年全县社会办医院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比例达到35%。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财政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 

  2.简化优化行政审批。优化审批条件、程序和时限,精简审批环节。积极推进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审批模式,构建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和实体大厅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取消对社会办医院具体专业、数量、地点、间距的限制要求和床位规模要求。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民政局、行政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 

  3.规范引导社会办医。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将社会办医纳入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加强综合监督管理,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全面落实土地配套、税费优惠、医疗保障等社会办医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院持续运营给予补助;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补助。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税务局,市医保局仙游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宗旨理念。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要充分认识实施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计划既是落实“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的重要抓手,也是“党建引领、夯基惠民”的现实需要,抢抓发展机遇,精心谋划推进,共同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实施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和统筹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医疗卫生项目推进多部门会商机制,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形成合力,切实落实好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 

  (三)强化目标导向。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一案一策”,对照《仙游县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计划重点任务》(附件1),列出年度工作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挂图作战、清单推进、闭环管理,切实增强行动计划的执行力与约束力。推行项目一线工作制度,以机制促高效、换成效,全力推动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四)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履行政府办医主体责任,推动医疗卫生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口发展规划等多规融合,确保需要配套的医疗卫生设施与开发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加大卫健事业多元投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卫生健康领域长效投入机制。提高卫技人员福利待遇,以工资总额核定办法和内部分配制度为重点,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山区等边远地区医疗卫生人员待遇。 

  (五)强化督导评估。加强卫生健康重点指标监测统计,提高统计分析的时效和质量。定期组织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专项调研,分析研判风险因素,开展专项评估、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推进评估工作创新,发挥科研院校、评估咨询机构和智库作用,引入第三方开展年度评估,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医疗卫生资源有序发展、合理配置、结构优化。 

    

  附件:仙游县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计划重点任务      

 

 

  

  附件 

  仙游县卫生健康发展建设行动计划重点任务 

序号

重点领域

重点任务

      

责任单位

经费概算(亿元)

完成期限

1

公共卫生

体系提升

工程

疾控

体系建设

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在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址扩建实验室,使中心实验室占业务用房面积不小于35%,并增加购置酶标仪、涡旋振荡器等A类仪器设备和细菌鉴定飞行质谱仪等B类仪器设备共42项,不断增加A类检测项目数量,预算2000万元,预计分三年投资,于2024年前完成建设,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达国家标准,实验室检测能力不断提升。

县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0.2

2021-2024年

突发事件

应对指挥

体系建设

1.完善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和分级响应应急处置机制;

2.修订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及紧急医疗救治等专项应急预案,开展常态化培训演练。

卫健局,各乡镇(街道)

0.015

2022-2025年

突发事件

应急处置

能力建设

1.加强县级紧急医学救援队、突发化学中毒救援队建设;

2.强化传染病防治队伍建设,健全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制定相应传染病监测方案;

3.规范化管理传染病防治工作资料;

4.加强消毒消杀能力,建立由县、乡、村(部门单位)三级联动、第三方服务补充的消毒消杀队伍,各乡镇分别培养一支人员相对固定的专业终末消毒队伍和消毒评价队伍。

县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1.5

2022-2025年

1

公共卫生

体系提升

工程

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能力建设

1.新建、改扩建3个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1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

2.加强传染病床位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在县总医院新址建设相对独立的综合医院传染病区。2023年底完成。

县卫健局、财政局总医院

0.4

2022-2025年

职业病

防治基础

能力建设

加快完善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职业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能力。

县卫健局、发改局

0

2022-2025年

2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区域医疗服务龙头建设

推进县总医院迁建项目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县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质控、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医保管理、信息数据等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建设,支持仙游县总医院建设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呼吸诊疗中心,提高仙游县总医院急危重症诊疗能力。

县卫健局、发改、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12

2022-2025年

加强乡镇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原则上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办好1个卫生院、1个卫生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鼓励乡镇卫生院创建一级医院,大力支持乡镇(中心)卫生院扩建、增人。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应当设置1所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对“一村多室”的村要逐步整合,提升服务能力;对七个山区乡镇和平原偏远村的村医实行“乡聘村用”制度改革,村医纳入卫生院一体化管理,探索实行由财政保障村医基本工资、村所基本运转和完成基本公共卫生等工作绩效的收入保障制度,以提高村医的基本收入,破解山区乡镇和偏远村无村医和村医老龄化的难题。群众就医确实不便的地方或人口较多的村,确有需要设立多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的,可在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前增加识别名称。村卫生计生服务室覆盖率达到100%。

县卫健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0

2022-2025年

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提升

实施新一轮医疗“创双高”,争创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持续推进4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建立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全县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县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100%全覆盖。

县卫健局、财政局、发改局、科技局

0.2

2022-2025年

3

基层网底提升工程

社区

医院建设

改造建设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联合病房建设,配备社区医院相关设备、设施,2022年开竣工。推动鲤南镇卫生院按社区医院标准进行提升,并于2023年通过验收。

县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

0.2

2022-2024年

基层基础设施改造提升

3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建筑用房条件进行改造提升,到2025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100%。推进度尾镇中心卫生院、龙华及赖店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2025年竣工。

县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度尾镇、

龙华镇、赖店镇

3

2022-2025年

社区卫生

服务网底建设

规范运行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常态化运行机制。

县卫健局,各乡镇(街道)

0

2022-2025年

基层服务

能力建设

以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至2025年,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

县卫健局,各乡镇(街道)

0.054

2022-2025年

提升边远地区医疗服务水平

结合点题整治工作,大力开展“医师下基层”活动,完善基层人才队伍和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建立上下联动的层级巡诊机制,实现全县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帮扶覆盖率100%,边远地区行政村巡诊服务覆盖率100%,特殊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100%。

县卫健局,各乡镇(街道)

0

2022-2025年

4

中医固本提升工程

各级中医

医院建设

全力支持县中医医院建设,推进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省人民医院合作,重点在仙游县中医医院建设、中医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提高中医类医院在我县医院的床位数和诊疗量占比,力争2023年仙游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水平。

县卫健局总医院、中医院

3

2022-2025年

基层中医药

服务能力提升

推进全县基层中医馆项目全覆盖,2022年内完工。加强中医馆中医医师配备,力争全县基层中医馆均配置中医师,能够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在已建成的基层中医馆中,力争最少2所达到省、市中医馆进行精品化建设,进一步突出专科特色,提升服务水平。

县卫健局总医院

0.005

2022-2025

中医药人才

培体系建设

继续实施基层中医师定向培养,落实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挖掘民间中医药特色技艺人才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鼓励有资质中医师或中药师开展第二批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

县卫健局总医院

0.003

2022-2025年

5

妇幼及老年健康服务提升工程

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由仙游县妇幼保健院牵头申报创建省级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县。逐步完善县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产前筛查机构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力争全县18家乡镇卫生院(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建设。

县卫健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0.2

2022-2025年

普惠性

托育园建设

2025年,全县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力争达到4150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县卫健局、教育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街道)

0.17

2023-2025年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2022 年底,全县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 50%,到2025年底达到60%;到2025年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达到85%;创建 1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22年健康管理服务率和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71.5%和70%,到2025年分别达到73.5%和75%

县卫健局,各乡镇

(街道)

0.005

2022-2025年

6

人才队伍提升工程

高层次人才

培养引进项目

1.开展卫生健康中青年科研项目和中青年领军人才培养项目;

2.实施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靶向”引培,引进拥有省内一流的医疗卫生人才及其带领、配合的人才团队;

3.发挥莆籍名医作用,柔性引进一批科研或临床成果领先的卫生健康专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健全名医“师带徒”工作室运行长效机制。

县卫健局、科技局县委编办、人社局

 

2022-2025年

“三个一批”基层人才

引培项目

1.支持全县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预计66名基层医学人才;

2.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38名本土化医学人才;

3.每年对全县1500名在岗乡村医生开展业务轮训。

县卫健局县委编办、人社局

 

2022-2025年

7

健康

信息化

建设工程

卫生健康

信息共享协同

1.加快“三医一张网”建设,推进“三医”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

2.升级改造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

3.2022年底前,全市县级以上医院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影像资料共享调阅。

县卫健局、市场监管局、数字仙游信息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市医保局仙游分局,各乡镇(街道)

0.01

2022-2025年

公共卫生

信息化建设

1.完善和优化现有数字化预防接种、双向转诊、慢病随访、老年人体检、家庭医生签约等信息系统;

2.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发热哨点预警、隔离点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

县卫健局、数字仙游信息中心,各乡镇(街道)

0.006

2022-2025年

智慧医院

信息化建设

1.以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及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为导向,推进县级及以上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

2.以“福建健康码”为前端载体,配合推动市级电子健康卡建设,试点“多码融合”应用。

县卫健局、数字仙游信息中心,各乡镇(街道)

0.4

2022-2025年

便民惠民信息化服务

1.依托莆田“健康宝”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向市民提供统一的“一站式”医疗便民服务门户;

2.升级预约挂号平台,构建统一“号源池”,开展医院“全预约”。

县卫健局、数字仙游信息中心,各乡镇(街道)

0.02

2022-2025年

8

社会办

医高质量发展提升工程

合理扩充

社会办医总量

科学规划全县社会办医数量和布局,发挥仙游县独特社会办医院资源优势,力争到2025年全县社会办医院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比例达到35%。

县卫健局、财政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

2

2022-2025年

简化优化

行政审批

优化审批条件、程序和时限,精简审批环节。推进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审批模式,取消对社会办医院具体专业、数量、地点和间距的限制和床位规模要求。

县卫健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民政局、行政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

0.7

2022-2025年

规范引导

社会办医

将社会办医纳入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全面落实土地配套、税费优惠、医疗保障等社会办医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院持续运营给予补助

县卫健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税务局,市医保仙游分局

每年根据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院申报补助经费确定

2022-2025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