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PT01100-2501-2023-00105
  • 发文机关: 仙游县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2023-07-31
  • 发文字号: 仙政文〔2023〕95号
  • 标    题: 仙游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实施意见
  • 发布日期: 2023-08-04
  • 有 效 性: 有效
仙游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实施意见
仙政文〔2023〕95号
时间:2023-08-04 17:04

 

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鲤城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以下简称《纲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2022〕28号)和《莆田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实施意见》(莆政综〔2023〕10号)等文件精神,立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木兰溪治理理念,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仙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布局合理、功能先进、保障有力,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在气象业务、气象服务、科技创新、气象治理上取得更大进展,气象监测更精密、预报更精准、服务更精细。在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为新时代美丽仙游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到2035年,建成满足仙游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整体实力在全市走在前列,仙游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保障仙游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主要任务

  (一)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进一步压实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自然灾害防治、应急管理和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完善“1262”城乡精细化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完善极端天气和重大风险研判预警机制。推进智能数字预报与影响预报、风险预警的有机衔接,提高地质灾害、流域区域洪涝、城市内涝、森林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建立分灾种、全流程、全覆盖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数据库,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设施建设。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气象预警融入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推动5G、小区广播等技术在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中的应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县气象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水利局、应急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文旅局、林业局、政法委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二)补齐气象灾害监测短板

  优化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分年度对全县运行超年限的区域自动气象站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建设一部X波段天气雷达,开展雷达等多设备协同观测,强化多源监测数据融合应用能力,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捕捉能力。提升气象监测装备保障和计量检定能力,构建全流程管理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志愿观测活动。

  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应急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

  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协同、综合监管”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完善作业点布局,建设监测与作业一体化物联网智能作业站点,推进装备自动化、作业标准化、监管信息化,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污染天气应对、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推动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

  责任单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乡村振兴气象服务能力

  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农业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基于作物生长周期的实时农业环境监测与实景监测系统,开展农业气象智慧观测。强化文旦柚、枇杷、桔柚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现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全覆盖,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研究,打造“气候好产品”。

  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

  围绕木兰溪全流域治理理念,采取分段式精细化生态气象保障方式,推进气象工作全面融入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融入“清新福建”生态气象典范区建设。聚焦系统性观测,重点建设木兰溪上游生态气象观测;聚焦智慧生态服务,推进气象融入森林生态、城市运行安全。

  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发改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仙游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优化公共气象服务供给

  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地方政务新媒体,实现各类媒体气象信息全接入,推进基础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将气象服务全面接入“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平台,探索建立保障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防洪排涝、交通出行等智能管理气象服务系统。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建立气象科普传播矩阵,提高气象科普的深度和广度。将气象服务纳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建设,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

  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发改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应急局、数字仙游信息中心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加强旅游气象监测能力,充分挖掘绿色生态、负氧离子等气候资源。积极宣传“中国天然氧吧”、支持争创“避暑旅游目的地”“清新福建•气候福地”等气候标志品牌,突出“气候红利”和“氧吧经济”,助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枇杷等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共建共享风能、太阳能观测站网,为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规划、选址、建设、运行、调度等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推动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文旅局、林业局,仙游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提升“对台融合”气象保障水平

  积极服务在仙台胞台企,为两岸创新创业交流和民间交流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提升台湾农民创业园气象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委台港澳办、县工信局、县台创园管委会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建设更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支持气象科技人员申报省、市级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将气象纳入各级政府创新团队、专家库选拔专业领域。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培养与引进并重,加大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和推送力度,培养造就一批气象首席专家和创新团队,加快形成气象高层次人才梯队。加快实施气象人才纳入莆田市委市政府人才“壶兰计划”,给予经费补助、子女入学等政策支持,为气象部门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快气象创新人才高地建设。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气象局、科技局、人社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形成加快仙游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及时总结本实施意见落实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县政府设立仙游县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全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其办事机构为县气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气象局。

  责任单位:县气象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落实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加大对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投入力度。支持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将气象现代化项目建设与建成后运行维持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落实好气象干部职工享受同级地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待遇,将所需必要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可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气象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法治建设。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加强防雷、升放气球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监管。推动完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气象标准修订和应用。构建气象“数字监管”业务体系。 

  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应急局、数字仙游信息中心、司法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1.仙游县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仙游县“十四五”期间气象综合能力建设工程及投资计划表


  仙游县人民政府  

2023年7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仙游县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仙游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仙游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建设步伐,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决定成立仙游县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张志东(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

  副组长:邱玉应(县政府办室务成员、金融办负责人)

          郑建伟(县气象局局长)

  成  员:黄  静(县发改局副局长)

          李梦贵(县财政局副局长)

          陈洪勇(县应急局副局长)

          王新鹏(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张金松(县工信局副局长)

          黄金池(县国土资源监察大队大队长)

          杨  兴(县住建局副局长)

          庄林顺(县林业局副局长)

          谢天渝(县金钟水利枢纽运行维护中心副主任

                〈借调水利局〉)

          王喜煌(县城市管理局副局长)

          冯世豹(仙游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徐绍加(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黄元海(县科技局副局长)

          陈文瑞(数字仙游信息中心四级主任科员)

          李海珊(县气象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气象局,办公室主任由郑建伟同志兼任。本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职务若有调整由继承者继续履职,不再另行通知。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召开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各项任务、工作措施,统筹推进全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

 

  附件2

  仙游县“十四五”期间气象

  综合能力建设工程及投资计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主要内容

县级投资

建设年限

1

X波段天气雷达项目

建设1部X波段天气雷达及配套基础设施。

153.7

2023-2025

2

升级改造气象观测站项目

升级、改造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个、国家天气站1个、区域站8个;新建海岸6要素站1个。

45

2023-2025

3

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工程

新建1个烟炉作业点和配套1个六要素区域自动站;新增1个标准化固定作业点。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标准化改造,建设基于物联网的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装备综合管理系统。

32.2

2023-2025

4

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在全县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要素信息库,开展气象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和多尺度区域风险评估。

36

2023-2025

5

实施市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工程(二期-三期)

市县突发事件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建设及升级改造。

20

2023-2025

6

木兰溪全流域生态气象保障工程

建设木兰溪全流域生态气象监测网,木兰溪上、中、下游生态防灾减灾服务平台。

80

2023-2025

7

合  计

366.9

2023-2025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