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姓氏,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

来源:本网 时间:2016-06-12 10:33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姓氏,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

  “勤勤做,俭俭吃”;“容猪爬上灶,容儿厄(会)不孝”;“一途精,赚有金;达途精,赚薄(无)金”;“年轻不打算,吃老去担炭”。听到这些话,身为仙游人的你会不会倍感亲切。这些耳熟能详的仙游方言谚语,是不是自小开始,族里的长辈们就在你耳边叮咛,伴着你成长至今;而后你又将它们传承给你的晚辈们。
您贵姓?您是哪里人?想必这是中国人在交往中问到最多的问题。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血缘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仙游,这块让“八姓入闽”、“衣冠南渡”的先祖们驻足栖居、回眸北望的土地,一定有过漫长而焦急的期盼。
我县自古便有“地瘠种松柏,家贫子读书”,“道德人生,耕读传家”的优秀传统,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据县志记载,历史上曾孕育了4名宰相、5名状元、13名尚书、28名侍郎、近700名进士,出现“科甲冠八闽”的盛况。
翻开史料,仙游各姓氏,更是英才辈出,群星璀璨:
仙游蔡襄登进士第才四年,蔡京的父亲蔡准和蔡襄的胞弟蔡高,他们两个从叔侄同科中了进士;而蔡人中了进士,其五世孙蔡戡为南宋文学大家;《莆阳蔡氏宗谱》言,蔡京、蔡卞兄弟为同榜进士,蔡京、蔡卞和他们其他从兄弟的后代中,至少有50人中了进士。
仙游叶氏为莆阳大宋时期科甲世家,真宗景德二年,叶宾首发,子叶傅、从孙叶牧、叶阜紧随而上。叶傅孙叶颙、叶凯兄弟抵达高峰,叶凯得武状元,叶颙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直至叶颙孙、曾孙,仙游叶家,史载的进士在两宋有9人。
仙游傅氏,北宋中期起,傅楫首发,异军突起,绵延多代,蔚为奇观,计有25人鲤跃龙门。
仙游陈骥、陈骈、陈驺三兄弟,皆连续三四代多人中进士,亦为科甲世家。陈骥的孙子陈谠以忠臣和书法成就史上留名。
明代民间兴教重学热情之高让人惊讶,单是嘉靖40年,就有仙游人许克相个人捐出田地243亩,以保证府学充足的教育经费……
古人如此,今人也不例外,仙游现代名人也比比皆是,院士就有5人: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刘思职;著名药品检定专家俞永新;加速器物理学家陈森玉;动物学家陈宜瑜;光电子学和光子学专家、院士龚旗煌。还有体育界的世界冠军:林凡、林桑、庄莹莹、陈洲理等。而在文艺界、经济界,就更是层出不穷。
另外,掩映在民间同一家庭或家族中名声斐然的也不少:榜头镇的陈姓博士两兄弟;石苍乡的林姓父子皆上清华大学;龙华镇的黄姓叔侄,叔叔是著名画家,侄儿是清大博士……
数不清、道不尽。连日来,在翻阅族谱等姓氏文化的相关资料中,总能看到不少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走访群众中,听到许多人一提起自己的姓氏,便充满自豪感,而在他们细数自己先人们的成就中,也总能探寻和打捞到不少闪光的珍珠。
如今,由仙游今报与县纪委、县委宣传部联办的《百姓故事会》启程,为的是追寻先辈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履程,搜集散落在民间里的古今家风族风经典故事,展示“文献名邦”生生不息、斑斓多彩的姓氏文化,为我县崇文崇教、敢拼敢赢的传统精神添砖加瓦。当然,我们也将力求做得至善至美。

开栏的话

立家规
习家训
传家风

  姓氏,是让人一来到这世上,就不得不返回的生命源头,是让我们往后无论行至何方,都如影随形的一种归属。
曾有知名人士说,家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
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中,你我幸运地存在于这一刻,见证家族成长。
大中华上千个姓氏,不断分叉,又会合。百川支流流经仙游,繁衍出412个姓氏家族,勤劳而勇敢。
这一片土地上的百姓,遵圣训,守贤文。信奉负郭三千顷不如传家一卷书。
那被束之高阁的族谱,不知隶属多少个春秋,永远掀不去它的神秘朦胧。
乡约浸染在我们的言行中,谆谆教诲德业需相劝,患难要相恤。
家训里书写着一代代不变的希冀:礼仪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
大红的楹联默立于楼堂宅殿之间,诉说永不褪色的光前裕后。
百家姓,你我都是传承人。我们想传达的百姓故事,不只是百个姓氏的渊源,更是百万个百姓的心声。
在未来的五百多个日子里,我们可能会遇见饱经风霜的老人,敦伦有序的年轻人,或激昂,或慨叹地向我们展示仙游百家姓的春秋。
我们也将努力用纸笔,用相机,去倾听,去领会,去聚焦吾辈先人们的微言大义。
《百姓故事会》,讲述咱仙游百家姓中的老百姓故事。如今,携手与你一同前行。
这一路,可能会坎坷,但谁让宗族是那首悠远的曲子,引我行在回家的路上。

书法篆刻传家风

  得知《百姓故事会》大型系列姓氏采访活动将要“启航”,我市一些书法、篆刻“高手”也为本次活动献出墨宝,并表达看法。
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林自林挥毫写下“百姓故事会”几个大字。他认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多一些好家风,社会就多一些正能量。开展这样的活动,提倡家风家训建设,不仅有利于人们保持德行不坠,也有利于激发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通过聚焦、挖掘、宣传,引导全社会争做严明家规的“践行者”、优秀家训的“传承者”、良好家风的“塑造者”。
以篆刻见长的省书协会员顾中奇用一方古朴的仙游石,庄重刻下“立家规、习家训、传家风”9个字。顾中奇认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思想道德建设是依托家庭这一载体树立起来的,通过探索姓氏文化、挖掘家庭故事、弘扬好家风,是从新角度推动社会进步,应该得到重视和支持。

仙游姓氏知多少

族谱

  你知道仙游县有多少个姓氏吗?根据县公安局提供的统计数据(如图表),截至2015年8月18日零时,我县共有412个姓氏,748354人。其中,单字姓410个;复姓2个,分别为“欧阳”及“上官”。按人数排列前15位的为陈、林、郑、黄、张、李、吴、王、杨、朱、蔡、刘、傅、郭、谢,皆在1万人以上,排在第一位的陈姓,有11.926万人。人口在10人及以下的姓氏有256个,仅1人的姓氏有130个。
笔画最少和最多
笔画最少的姓为一,据悉,一是傈僳族姓,由乙姓衍化而来。笔画最多的姓为“攀”,19划。  
花花世界
四君子“梅兰竹菊”占了3个,梅、兰、菊皆在列,荷、莲及花,也簇拥开放。
动物世界
姓氏中既有牛、马、羊类家禽,亦有燕、蚁、熊、鲍等自然界动物,更有中华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
舌尖上的姓氏
姜、豆、瓜、麻、谷、粟,古代劳动人民将“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流传至今,也将庄稼作为姓氏流传下来。
最容易混淆
有些姓氏字面上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念错。如:石和右、佘和余、凃(tú)和涂、侯和候、曽(zēng)和曾、薜(bì)和薛等。
姓氏最多、最少的乡镇
姓氏最多的乡镇为盖尾镇,共有197个姓氏;最少的是书峰乡,仅有68个姓氏。

晨邻正慌张
离屋忘养猪
菜留复锅斜
盐鱼苏嘘囚
今报记者谐音调侃
姓氏排名前20位

  我县姓氏排名出炉,位居前20位的为:陈、林、郑、黄、张、李、吴、王、杨、朱、蔡、刘、傅、郭、谢、严、余、苏、徐、邱。今报发动记者利用这20个字的谐音编了一首打油诗,以便于大家记忆。
有记者写:晨邻正慌张,离屋忘养猪,菜留复锅斜,盐鱼苏嘘囚。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早晨,有邻居正慌慌张张地离开家里,却忘记喂养屋里的猪。菜没有收拾,锅也被打斜了。(躺在锅里的)盐鱼(咸鱼)苏醒后叹气,“又被囚困在家里了”。

千人以下姓氏

活动策划:今报记者  蔡晨晖
本版文图:今报记者  蔡晨晖  陈慧贞   张伯诚  郑飞龙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