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我乡的财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依法监督和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是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乡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规范乡镇收入,防范和化解各种债务,降低“三公”经费的支出。抓好行风建设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建立县财政实行“核定支出基数,定额补助,发展奖励,自求平衡”的乡镇财政体制,提高乡镇财政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保障功能,从而促进我乡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15年财政预算内外收支决算情况:
2015年财政总收入1833.7万元,其中:结算补助414.88万元、、总部经济奖补246.63万元、计生经费补助76.71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275.58万元、基金和专项补助收入819.9万元。
2015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30.8万元,其中行政运行224.2万元、农业行政运行225.77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支出0.5万元)、财政事业4万元、村级组织支出补助275.58万元、其它扶贫支出120万元、地方水利建设支出6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8万元、国防支出8万元、双拥经费0.8万元,教育经费8.5万元、科技经费3万元、社会发展支出108.8万元、卫生事业支出6.8万元、计生事业支出82.96万元(包括计生协会7.78万元;生育关怀基金12万元;流动人口经费5万元)、农业生产资料补贴29.49万元、综治支出15万元、人大经费支出6万元、代表活动支出3.6万元。
2015年财政基金支出602.9万元,其中地方教育支出2.9万元、九座寺前期经费5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凤山新村建设)100万元。
2015年财政平衡结果是:乡财政总收入1833.7万元,乡财政总支出1833.7万元,收支对抵,当年财政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各位代表,2015年我乡财政能实现收支平衡,较好地完成年初预算任务,是全乡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乡情,发展生产,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
为了完成好年初提出的各项财政预算任务,乡党委、人大、政府一班人思想高度重视,多次召集会议研究经济工作,积极配合做好省重点项目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以壮大财源,增强经济后劲。同时加大协税护税力度,积极引进总部经济企业,并出台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应收尽收,从而增加了财政收入,缓解了财政困难的压力,保证了当年度行政、计生、综治、科技、卫生及乡级正常运转经费的支出。
(二)拓宽渠道,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在抓好乡本级财政收入的同时,积极向上客观地反映财政困难的状况,包装上报一批项目,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省、市扶贫挂钩村许多建设项目得到了上级专项资金的补助。乡财政也及时给予兑现,有力地推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深化改革,严格监督,切实加强财政管理。
严格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和《预算法》,加强预算管理,配合做好乡财县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乡政府始终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除了保证工资经费及正常开门运转、各项事业政策性的必要开支、以及村级运行补助、重大项目前期经费、历史遗留债务还款工作,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千方百计压缩人、车、话、会等“三公”经费的支出,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优良传统,确保收支平衡及财政正常运转。
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6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人为本,根据县对乡镇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依法管征,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严格财政管理,确保乡财政的正常运转。维护社会稳定安定。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6年财政收支计划安排如下:
(一)2016年预算内总收入安排858.4万元,其中:定额补助378.4万元,财政转移支付280万元,计生经费补助80万元,其它各项补助和新增税收收入120万元。
(二)2016年一般预算支出安排858.4万元,其中:行政运行224万元、农业行政运行177.1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支出1万元)、村级组织支出补助280万元、计生经费支出80万元(包括计生协会7.78万元;生育关怀基金12万元;流动人口经费5万元)、卫生事业支出8万元、综治支出15万元、国防支出9.3万元、双拥经费1万元、纪委支出3万元,人大经费7万元、代表活动经费4万元、信访2万元、教育经费4万元、科技经费3万元、关工委1万元、林业10万元、其它民生建设支出30万元。由于预算外没有固定收入,专项资金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不作预算安排,待年终进行预算调整。
各位代表,2016年县对乡镇继续实行“核定支出基数、定额缴补、发展奖励、自求平衡”的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县财政只安排“开门吃饭”的经费,部分法定、特定经费无法列入预算支出,所以我们面临的是财政更加困难的状况,为了完成今年财政收支任务,我们要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人大监督支持下,负重奋进,求真务实,加快经济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首先要想方设法加快我乡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我乡资源优势,发展一批特色产业,特别要加快水资源、山地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壮大我乡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后劲。其次要加大财源培植力度,重点扶持创办总部经济企业参与县财政的税收分成。三要继续拓宽引资渠道,大力做好协税护税工作,增加我乡财政收入。四要加大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要把握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和拉动内需的新形势,根据国家资金投向,精心策划,筛选、包装一批优质项目上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以促进我乡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落实预算管理,严肃财经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健全各项制度,科学合理地调度资金,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完善跟踪监督机制,特别要加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农村低保资金、救灾救济资金等惠民强农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计生综治的投入,落实好税改政策,巩固税改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还要树立既开源又节流的观念,继续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建设支出和人、车、话、会费等“三公”经费的支出,树立减债也是正绩的思想,盘活资产,削减债务。
(三)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依法理财。
要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和省财政厅下发《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定》,做好乡财县管乡用财务管理方式,抓好财政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政队伍,当好乡党委、政府聚财理财的好参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乡镇公开链接
部门公开链接
省内导航链接
省、部委链接
乡镇公开链接
部门公开链接
省内导航链接
省、部委链接
网站标识码:3503220045 闽ICP备05007465号-1
闽公网安备 35032202000077
版权所有©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Copyright © 2006www.xiany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