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教师培训的建议
【案例描述】 钟山中心小学张占人
本人是一位教研人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并与教师共同探讨教育教研,备课上课等工作,促进自身及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新教师不断充实已经老化的小学教师队伍,给师资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师资队伍的活力,且进入师资队伍中的绝大部分都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师资队伍的结构更加多样化,战斗力、凝聚力更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这些青年人刚进入师资队伍,担任教学工作,特别是小学教育教学确实是茫无头绪,不知从何入手。
案例1
前年,本人获邀参加新教师展示课评委。有一位教师,他教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教师从上课一开始就是抄写词语解释,抄了满满一大黑板,然后逐个解释,就这样来来回回忙了整节课,连最基本的课堂结构,基本教法都不懂。评委都不敢打分,怎么评?课后我找机会与该师进行简短的交流。
问:你是何时招聘进来的。
答:去年秋天。
问:你觉得你这个展示课准备得怎么样,教得怎么样。有请其他老师跟一起备课吗?
答:我在基层小学,只有几个老师,大家都很忙,都是我自己备的课,可能教得不好吧?
问:你去听过其他老师的课吗?
答:很少。
问: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了吗?
想了好久,答:没有,但我们有学习师德标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
案例2
小张是新招聘教师,教四年级语文。有一次,我听了他教的《夜莺的歌声》第一课时,上课开始,小张老师除了花两三分钟教学生字词外,几乎整节课都是他一个人在唱独幕剧,滔滔不绝。课后,我问小张:“累吗?”小张:“是啊,怎么讲学生就是听不懂,不能掌握。”又问:“你有没有想过换一种教法,让你的学生参与到你的教学之中?”小张:“那样行吗?”问:“你觉得编者为什么把这篇文章编进这一单元吗?”小张摇摇头想了想:“不知道。”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 之间 平等对话的过程’,你知道这句话吗? ”小张想了好久,非常茫然地摇头说:“真的不知道!”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你知道吗? ”答“我没有读过。”
案例3
本人曾于去年秋天对我校近年来新分配教师进行了一次关于培训、进修、学习等方面的调查,问卷共调查了27 位教师,涉及内容主要有听课交流,进修培训、自我学习(法规、规定、管理制度)、承担公开课含参与竞赛(校级、县级)的任务等。对调查问卷的分析:(1)新教师听课:每学期每位教师都在12节左右,一般是学校统一安排的教研活动或学校安排的外出听课活动。教师为了探究教学或提高专业素养而主动去听课的几乎没有,就是说听课都是被动的。(2)进修培训:暑期学校会安排个别新教师参加相关培训,但名额很有限,一个中心一般就三五个人,据校领导说,有时安排培训,个别教师还不去呢?至于教师自己参加促进专业成长培训的,一个也没有。(3)自我学习部分(要求至少写出三个以上的相关法规、规定等内容):但大部分都写教师法、教育法、师德标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纲要,像课程标准、常规管理要求等几乎都没有人写出,也许他们并不认为这是法规.(4)承担公开课部分:校级,每位教师每学期安排一节公开课,有三位教师承担了片区(县级)公开课,但有几位教师推诿甚至放弃了 。也就是说每个学期,县里的活动,青年教师放弃参与的很普遍。很多青年教师对可参加或可不参加的活动都放弃了,白白丢失了大好机会。
【案例分析】
从对新招聘青年教师的听课、交流以及相关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这些青年教师学历高,理论功底较为扎实,个别教师还是大学名校出来的。但其所学的知识与现实教学工作落差大,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环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换句话说,他们的思想还无法与现实教学合拍,这就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应付,似乎觉得我一个堂堂大学生还教不了小学生?当然这其中会有很多人主动适应,自觉融会贯通,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探讨,很快掌握了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基本教法,还充分利用自己理论功底扎实的优势,很快学会驾驭课堂教学的技巧、方法,教学得心应手,专业快速成长。这些人之所以能“先走一步”,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思想与行动能同步适应教育教学环境,主动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去实践,锻炼自己,进步神速。他们很快就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但个别老师工作很被动,似乎都是被学校领导推着走。自己还放弃各种学习、培训、锻炼的大好机会,怎能进步?
【案例反思】
从以上三个案例中,本人认为要让新教师尽快、尽早融入教学,切实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促进他们从教师匠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我们的教育行政机构应该加大对新招聘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要挪前培训,也就是岗前培训。要把岗前培训作为新招聘教师能否上岗的主要依据。通过岗前培训,让这些新教师初步掌握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检查、命题考试等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初步掌握基本教法,要突出课程标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强化学习,要让新教师明确,课程标准是纲,纲举才能目张。扎实抓好师德教育,明确教师职业不能触碰更不能逾越的红线和底线 。初步确立教育教学理念,适应教育教学的新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进修、培训的习惯,做到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并重。用高尚的师德去熏陶学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我们相信只要青年教师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他们的专业素养一定会迅速提升,胜任教学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乡镇公开链接
部门公开链接
省内导航链接
省、部委链接
乡镇公开链接
部门公开链接
省内导航链接
省、部委链接
网站标识码:3503220045 闽ICP备05007465号-1
闽公网安备 35032202000077
版权所有©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Copyright © 2006www.xiany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