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农村学校如何保住生源

来源:本网 时间:2016-11-22 10:16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村学校如何保住生源

                                   游洋石山小学督导    谢建石     

(案例描述)

2016413日我对仙游县游洋石山小学进行教育督导,石山小学地处仙游县东北部边远山区,现有教师3人,保安1人,学生6人,3个班。学校校舍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少围墙,校门,操场偏小,教师年龄偏大,均已五十岁以上,专任教师空缺,无法上好全面课程。学校没有开设幼儿园,近几年生源呈单边流出现象,没有一个转入或回流学生,教师数与学生数日趋萎缩,面临关停。而学校附近几个村庄都地处深山,比较富裕家庭或有其他机会上学的孩子已转学它校,留下大多为家庭贫穷的留守孩子,如果关停学校,那么有些家庭的孩子将面临失学。没有生源,近年来没有充实新教师,教学设备陈旧,有条件的学生都往中心校转学,给中心校增添办学压力,被迫转学加重了农村农民子女上学的成本(城镇租房陪读、专人陪读劳力浪费,交通成本),农村子女远离父母上学,缺乏情感交流,产生问题学生,影响社会稳定。面对农村学校如何保住生源的问题,促进均衡办学,我对学校教师、附近学生家长、村主要干部进行访谈。

督学:你对生源流失采取了那些措施?

校长:每学期期初都组织教师进行下乡家访,组织动员适龄少儿上学。无奈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城镇化进程加快带动生源加快流向城镇,社会从众心理影响也使家长拼命把子女送往中心学校就学,学校教师老化,如信息课、活动探索课无法开好等因素也影响学校生源。(校长一脸无奈。)

督学:你的子女留在石山小学就读,你对学校和老师有什么期望?

家长(爷爷)1:我的儿子前些年在外地做生意亏本,欠了一屁股债,现在把孩子扔给我老头带,没有寄钱回来,就过年也不敢回来。大家都的孩子往游洋中心读书,我们家没有办法啊,希望学校老师多帮忙,不要关了学校。

家长2:我的孩子小时候摔倒了碰坏脑子,现在智力一般,就希望能在本校读读书,不止望他上大学了,感谢学校老师辛苦的付出。

家长3:石山小学只有几个老师,几个学生,校园不热闹,孩子关在山里,知道的东西少,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再说石山小学早晚要关停,我去年就把孩子让她奶奶带送中心幼儿园了。(这位家长显出高明自信的神情)

在学校校长的陪同下,我来到村支部书记家中访谈。

督学:你对学校生源流失,学校面临关停有何看法?

书记:农村学校关停造成农村文化阵地的缺失;造成校舍资源的浪费。造成部分孩子失学,以后再办将面临重重困难,要想方设法留住生源,办好学校,服务社会。学校老师与中心领导要努力办好学校教育,村领导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使人民群众信赖学校,愿意让子女在学校上学。

校长:现在学校幼儿园没有生源,没有教师,代课教师工资低,请不到教师,群众只能把子女送外地学校就学,就不会再回来读一年级,这样循环下去,逐年从低往高少掉一个年段,过五年学校就自动关停。

督学:学校与村部要协调工作,采取一些措施恢复办好幼儿园,让生源不致断层,让学校可持续发展。

校长:学校组织教师入门动员家长,做好思想工作,聘好教师,村领导考虑给幼儿园工作支持与扶助措施,多方努力共同办好幼儿园,使学校不致断炊,持续发展。

书记:村部努力配合学校工作,做好宣传说服工作,并鼓励社会人士捐助,村财划出一些给幼儿园教师补贴生活费。多方举措办好幼儿园。

(案例分析)

从本次督导访谈中可以看出: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生源萎缩,面临关闭。而关停学校可能造成一些特殊原因的孩子失学,给家庭、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学校生源萎缩现象从表面现象观察是学校办学质量导致学生流出造成,其实根本原因是学校办不起幼儿园从而导致从源头上切断了生源,要让边远学校持续发展,就要先办好幼儿园。办好农村边远地区教育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工作,拿出一些具体扶助措施,办好学校,关心社会贫困地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实现教育均衡,实践社会公平目标。

(案例反思)

教育督导工作不仅要关注学校教育工作,还要深入了解教育现象背后问题本质,从社会教育目标出发,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协调各方工作,促进社会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