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各县(区)委(工委)、人民政府(管委会)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领导2019年度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情况的通报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1-02-11 09:37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各县(区)委(工委)、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根据《福建省教育督导条例》、《中共莆田市委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莆委发〔20195号)、市委〔201910号会议纪要等文件精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督导评估组于2020615-717日分别对各县(区)委(工委)、人民政府(管委会)和市委编办,市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主要领导2019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督导评估。督导评估组认真听取了各县(区)委(工委)、人民政府(管委会)和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履行教育职责情况汇报,走访各县区政府(管委会)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编办等部门及乡镇(街道),实地检查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及校外培训机构,与校长、教师、家长代表座谈访谈。对照2019年度教育督导评估细则,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督导评估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党对教育领导全面加强。2019年,各县(区)委(工委)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对辖区内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到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协同发展、突出实效的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指导各县区教育系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管理。通过组建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等实现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二)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履职更加到位。各县(区)党委政府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主要负责同志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教育优先发展的意识比较强烈,态度比较坚决,坚持深入教育一线开展专题调研熟悉教育,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规划,优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问题,将乡镇及职能部门教育工作实绩列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作为领导政绩考核重要依据。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努力作为,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保障措施,解决教育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痛点问题。

(三)教育项目建设推进更加有力。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教育项目建设,进展总体良好。全市2019年规划竣工项目69个,截止2019年底已全部动工,其中完工61个。“十三五”期间全市规划在中心城区及集镇新建改(扩)建学校76所,其中县区结合片区改造暂缓实施10所学校,因规划调整增加1所学校,截至2019年底,已完工34所。此外,全市2019-2022年还规划教育类建设项目91个,截止2019年底已开工57个。主要作法有:一是学校优先建设。各县区注重发挥教育作为城市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努力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片区开发功能品质提升和满足群众优质教育需求的共赢。如仙游县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实施教育补短板工程包PPP建设项目,优先高规格建设学校,提升城市发展的功能品质。2018年至今,仙游县在中心城区集镇建成小学11所、幼儿园13所,新增学位1.4万多个。二是教育用地优先保障。荔城区将区三小幼儿园和拱辰第一幼儿园原规划的政府办公用地、绶溪幼儿园原规划的总部商业用地、莆田八中新校区原规划的商住用地全部调整为公办教育用地。涵江区将涵西苍林小学选址调整到塘北片区中心位置已收储未拍卖的净地,追加二期用地7.2,并分别划拨15.4亩商业用地和17.25亩城市用地用于青璜中学和莆田第十七中学扩建。秀屿区教育局主动搬迁,让出办公场所用于举办机关幼儿园,形成其他用地主动让位,确保孩子享受优质学位的良好导向。三是教育资金优先筹措。各县区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向上争取、发动社会捐资和PPPEPC、地方债等多种形式筹措教育建设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城厢区在积极争取省级补助的基础上,向国开行融资到位资金5.62亿元,在原来建设5所的基础上,2020年秋季,顶墩实验学校、下黄小学、泗华小学及九华学校开始招生,为所在片区提供10200个学位,极大缓解城区“入学难”问题。

(四)教育投入更加自觉。一是公用经费基本落实到位。大部分县(区)能按照省、县两级分担比例落实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县(区)级财政配套资金,做到配套公用经费基本到位。在落实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保障的基础上,建立学前教育、普通高中、中职及随班就读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城厢区2019年主动落实已认定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与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下拨资金达273万元,保证惠民政策真正惠民。二是经费筹措渠道不断拓宽。各县区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设立教育基金用于奖教奖学助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度各县区社会捐助教育资金达7605万元。

(五)破解师资困境更加担当。一是各县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各自实际,挖掘潜力,将空缺工勤人员编制转为专技人员编制,实施编内和编外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补充机制,促进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努力破解师资结构性矛盾,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赋能。荔城区在核定5480个教师编制基础上,调剂近1000个事业单位编制,供教育系统统筹使用。城厢区探索通过“四个一部分”破解教师编制和职数难题,即增加一部分:采取“虚编实岗”方式增加教师职称岗位数,破解新建校及扩容校教师职称问题。根据有关学校现有学生数核定教师编制,涉及核增学校23所,增加岗位职数294人,月增工资38996元。补充一部分:汇总近两年教职工退休人数,将编制指标以“退一进一”方式提前用于新任教师招聘。单列一部分:对于长期病假人员不列编,腾出编制用于招聘新任教师。编外一部分:建立编外教师补充机制,缓解城区学校缺编和农村学校结构性缺编问题。同时,及时调整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人员编制、高级职称,2019年增加中高级职数220人。二是逐步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努力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各县区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现教师的有序流动,努力缓解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涵江区坚持统筹调配,余缺互补。近三年,共安排667人次教师参加校际交流,交流人数达应交流人数的17.8%,其中2019208人次,全区师资实现从超编学校到缺编学校、从学科富余学校到学科紧缺学校合理流动,有效利用。

(六)改善教师待遇更加有力。各县区在保障教职工工资按时发放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教师各项福利待遇,如发放一个月绩效工资、应休未休年休假报酬、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让广大教师有尊严的生活,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湄洲岛教师除机关绩效奖金外,其他各项福利待遇与当地公务员同步同等发放:一是落实每人每月500元的乡镇补贴以及1000元的海岛补贴;二是教师增发一个月绩效工资、应休未休年休报酬、综治平安奖金、文明奖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发放到位,2019年度共发放900万元;三是教师每年发放通讯误餐补贴人均4000元。

(七)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更加充裕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一是组织实施三轮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幼儿园规划布局和建设,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增量,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政府主导职责得到强化,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8.95%二是积极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由具备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民办幼儿园的消防设施进行技术指导与专业评价,破解消防安全监管难题,全市评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31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38645人,全市普惠性幼儿在园人数112762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9.69%。推进公办幼儿园示范性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等级创建评估,各级示范性幼儿园239所,覆盖率达46%

(八)教育改革创新成效更加凸显。一是改革有新举措。各县区实行教育集团、委托管理、小片区管理、1+N”名园办分园模式等多种形式促进城乡融合,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缓解城区优质学校招生压力。二是结对有新路子。我市与福州市建立普通中学合作共建机制,联合承办全省跨区域省级教学开放活动。通过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探讨中考、高考动态,有效促进区域间学校优势互补、互助共赢。三是管理有新亮点。各县区对教师教学业绩实行年度量化考核,依据量化得分高低依次开展竞聘,激发广大教师争先创优热情。荔城区实行校级领导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制。城厢区自2014年起,每年核拨72.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校级干部绩效奖励,已具校长职级制雏形。四是督导有新办法。制定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细则和考评办法,实现市县两级教育督政全覆盖,教育督政“指挥棒”更加精准有力。

(九)校园及周边更加安定稳定。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联防群控,开展新一轮“平安校园”创建,为学校安装硬质防冲撞设施和一键报警装置,合力构筑学校安全防护网。仙游县推行“网格+校园治安”校园安保联防联动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学校公共安全“学校、教育局、公安局”三级联防联动,制定出台《学校安全风险源辨识及分级管控清单制度》,建立风险隐患常态排查机制,倒逼学校风险管控责任落实,提升学校安全风险管控水平。城厢区成立23个工作专班,启动“群防群治‘全民护学’联动机制”试点,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

二、督导评估发现的主要问题

虽然各县区对教育工作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优先补足基础教育不平衡的短板,但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各县区发展教育的兴奋点仍然停留在城区优质学校建设上,面上关注仍显不够,教育全局意识仍显不强,对提高教师待遇,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仍显不足,与人民群众期盼更好的教育之间还有差距。

(一)教育投入不足

1.2019 年,秀屿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比上一年度减少 7.39%,未达到“只增不减”要求;部分县(区,含市本级)“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未达到“只增不减”要求,其中:

1)中职学校:市本级以及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仙游县比上年分别减少 23.47%9.41%10.6%19.35%36.33%

2)普通高中:全市总平均及市本级、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和仙游县比上年分别减少 10.21%7.4%3.04%15%10.19%17.34%13.91% 

3)初中:全市总平均、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和仙游县比上年分别减少 7.11%11.83%1.27%9.20%13.18%6.42% 

4)小学:全市总平均、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湄洲岛管委会、北岸开发区管委会比上年分别减少了 4.25%2.18%5.05%0.31%15.98%0.67%4.17%4.43% 

5)幼儿园:市本级、涵江区、湄洲岛管委会比上年分别减少了 18.90%4.57%26.15%

2.教育费附加支出有待规范。2019年度荔城区教育费附加预算安排4707万元,但实际仅支出500万元。2019年度,仙游县教育费附加投入教育4350万元,其中将应投入职业教育的1350万元拨付到校安专户,统筹用于中小学幼儿园的项目建设。

3.教师福利待遇未全面落实。按全口径计算,2019 年全市均未达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求。

(二)教育项目建设推进不均衡

各县区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教育补短板建设力度,但是推进不均衡,进度不一。涵江区政府为解决教育类项目建设资金问题,采用PPP方式融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3.9亿,总项目数24个,20178月份实施以来,已开工14个,仅完工6个,2018年开始因项目方融资不到位一直处于停工状态,截止督导评估时复工项目4个。“十三五”规划建设的2个项目仍处于停工状态,2016—2018年省级补助的7个项目仍未完工,未能实现当年度动工,两年内竣工投入使用的目标。仙游、荔城、秀屿、北岸“十三五”教育规划项目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县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未能按序时完成,个别已投入使用的仍未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三)现有师资配备与教育发展需要还有差距

2019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42518人,其中,中学16287人、小学15058人、幼儿11020人、特教153人。一是基础教育教师编制总量不足。按现行中小学编制标准和现有学生数,全市公办学校应配备中小学教师编制数36976名,现实际核定编制数32767名,缺口4209名。由于编制总量控制,大部分县区存在无编可补现象。随着人口增长和教育发展,中心城区办学规模将不断扩大,在校生将大量剧增。幼儿园、小学学位将更加紧缺,无法满足普及区内有户口的学生入学需求,急需扩建或新建校园校舍增加学位。同时,增加教师编制,补充教师,确保有教师上课。二是师资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全市初中总体超编而小学及幼儿园总体缺编、男女教师比例失衡、老龄化现象严重。按已核定编制数统计,初中超编1261名,小学缺编1125名,幼儿园缺编731名。全市女教师占比64.28%,且呈现学段越低,比例越高,学前教育女教师占比达99.51%。全市51岁以上的教师占比达16.24%2020-2025年全市将有4361名公办教师到龄退休。学段教师结构性缺编,中学和小学一些专业科教师配备不足。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后,高中阶段不同学科教师结构性问题将更为突出。

(四)学前教育发展滞后

随着人口集聚和二胎入园需求高峰期的到来,城区公办园和优质普惠性民办园资源更为紧张,而农村公办幼儿园普遍作为小学附属园,存在规模小、办园条件差、师资力量弱等问题,面上虽基本解决“有园上”的问题,但无法满足群众“上好园”的迫切需求。

(五)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均衡

一是普通高中达标建设任务尚未完成。截止2019年底,全市仍有6所完全中学未实现达标,其中荔城区3所,仙游县2所,秀屿区1所。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我市职业学校的校园面积、教师编制、经费投入、功能教室及相关专业性设备配置、生活配套等落后于学位的增加,存在较大缺口,严重制约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市直的莆田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在校学生数超过3000人,学校现有住宿床位仅有2150个,无法满足在校生住宿需求。莆田艺术学校新校区建设工程尚有1700万未拨付到位,学校教师编制虽根据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仍需招聘编外专业教师,由于编外专业教师工资参照市博物馆、图书馆编外专业技术人员标准(月工资为3000元,含五险一金个人部分)予以核定待遇,标准较低,导致编外专业教师招聘难,招到的留不住,严重阻碍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在校学生达4800人,但学生食堂仅能满足1600人同时就餐,与高校共建共享的实验实训室大多已搬迁至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现有实训实习设备严重不足。2020年秋季在校生4800人,需要教职工编制413个,但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仅275人,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教师工作量增加,但是奖励性绩效总额却没有相应增加,严重影响教职工积极性。学校虽然已于201610月被确认为乡村学校,但教师却尚未享受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学校教师宿舍严重不足,条件较差,教师子女就学困难,严重影响青年教师的归属感。

(六)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亟待加强

总体来看,各县区能够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加强研训力量,但是教师进修学校仍较为薄弱,要求在2020年全面实现达标,但至今全市各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均未能达标,是全省唯一没有达标教师进修院校的设区市。市级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项目经费不足,各县区不同程度存在学校标准化建设滞后,领导班子未配齐、班子年龄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比例未达标、学科专兼职教研员不足、研训场所和设施设备不足、培训经费不足等问题,教师研训力量“瘸腿”的现象亟待改变。

(七)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及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仍有不足

部分县区学校“护学岗”“高峰勤务”机制不健全,公安机关由于警力问题,未能部署配合完成此项工作,未能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要求。部分县区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行动方案不明确,推进综合防控工作不扎实。

三、整改意见

(一)要全面加大财政投入。要进一步提高依法投入教育经费的责任意识,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法定增长和教育支出比重提升。鉴于市直学校2019秋季以来增加课后服务,教室安装空调,添置信息化设备等因素,要根据财力状况,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提高。仙游县在落实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保障的基础上,要建立学前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及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县级财政资金要足额配套到位,尽快追补公用经费缺口3874万元。秀屿区要全方位保障各类公用经费配套到位,尽快追补公用经费缺口4554万元,抓紧整改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比上一年度减少7.3%的问题,达到“只增不减”要求,其他县区(含市本级)要切实采取措施,确保“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到“只增不减”要求。

(二)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仙游县、荔城区对职业教育投入少。职业教育资金来源的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公用经费,二是教育费附加的30%。但2019年,仙游县职业学校公用经费未下拨,荔城区职业学校公用经费投入仅占2.6%,且两县(区)教育费附加均未投入职业教育。仙游县、荔城区要重视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职业学生技能水平。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大《中共莆田市委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培养集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创造高地的意见》(莆委发〔20205号)和《关于鼓励和促进社会多元举办职业教育实现优质发展的通知》(莆政综〔202059号)落实力度,聚焦打通职业教育、就业创业、人才资源等“三大关卡”,破解人口红利难、人力资源难、人才引进难等“三难”问题,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加大教育项目建设力度。各县区(管委会)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莆田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确保配建中小学校、幼儿园与住宅建设项目同时办理规划、土地、建设等审批手续,与住宅首期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推进教育项目按时或提前交付使用,特别是普通高中达标晋级,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幼儿园项目建设等,要把消除城区学校大校额、大班额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实现校额、班额达标,努力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片区开发功能品质提升和满足群众优质教育需求的共赢,同时做好师资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确保“有学上”“上好学”“方便上学”,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

(四)不断提升教师福利待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问题,2018年出台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水平,对评上文明学校等综合奖项的学校,其奖励金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2018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国办发〔201889),明确要求“对公务员普遍发放奖励性补贴时,应及时统筹考虑义务教育教师”,要求2020年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到位。2020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办把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作为专项督导重点工作。各县区要继续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对公务员普遍发放奖励性补贴时,应及时统筹考虑义务教育教师”,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目标任务实现。

(五)创新体制机制破解教育发展瓶颈。一是优化师资补充机制。通过挖掘编制潜力,在现有的编制政策范围内,推广城厢区等县区的做法,深化中小学后勤服务改革,实行社会化服务,将工勤人员编制转为专技人员编制,对因身体原因连续病休1年以上,满一定工作年限(男25年,女20年)且丧失劳动能力,经主管部门、人社部门和编制部门核准,列为编外人员,实行“离岗待退”管理,编制用于补充教师。落实中小学聘用编外教师政策。按照《莆田市公办中职学校、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编外合同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编外教师控制数按本级当年度教师编制总数的10%核定,每年核定一次。编外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其工资、绩效奖励、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以实际年收入作为基数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要优先解决乡村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紧缺学科的编制问题。二是探索市场化解决方案。针对部分县区无编可补和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供给不平衡等问题,通过国有企业招聘,政府购买服务,教育系统使用的方式,解决公办学校教师缺口问题,通过国企办园等多种形式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

请各县区政府(管委会)严格对照问题清单认真组织整改,整改情况经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审核后,于15日内报市政府。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将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作为下一年度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附件:1.2019年度各县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得分汇总表

2.各县区(管委会)督导评估问题清单及整改时限

 

 

莆田市教育督导委员会         

 2021129         

 

 

 

 

(依申请公开)


附件1

2019年度各县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得分汇总表

       县区

内容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湄洲岛管委会

北岸管委会

A1办学条件

20分)

得分

19.674(分)

17.78(分)

18.05(分)

15.465(分)

16.329(分)

16(分)

15.4(分)

排名

1

3

2

6

4

5

7

A2经费保障

15分)

得分

11.4(分)

14.1(分)

14.6(分)

13.7(分)

6.1(分)

15(分)

15(分)

排名

6

4

3

5

7

1

1

A3队伍建设

10分)

得分

7(分)

7(分)

8(分)

7(分)

4(分)

8.5(分)

5.5(分)

排名

3

3

2

3

7

1

6

A4结构发展

20分)

得分

15.5(分)

14.5(分)

18(分)

16.5(分)

14.5(分)

17.5(分)

16.942(分)

排名

5

6

1

4

6

2

3

A5质量及管理(35分)

得分

25.8(分)

27(分)

29(分)

22.8(分)

26.8(分)

21(分)

26(分)

排名

5

2

1

6

3

7

4

  

79.374(分)

80.38(分)

87.65(分)

75.465(分)

67.729(分)

78(分)

78.842(分)

排名

3

2

1

6

7

5

4

 

附件2

各县区(管委会)督导评估问题清单及整改时限

一、仙游县

序号

  

整改时限

1

“十三五”教育类规划项目建设有待加强。“十三五”规划新建迁建扩建17所学校,截止2019年底已建成14所,拟结合片区改造3所有待落实。

20213月底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项目安排,并按序时推进。

2

2019年校安工程项目,由于资金不足未安排消防设施,导致无法验收。个别学校因校安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造成原有基础设施损坏,影响校容校貌及办学条件达标。小区配套的金石幼儿园尚未举办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20213月底前整改到位。

3

2019年,仙游县“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未达到“只增不减”要求,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分别比上年减少36.33%13.91%6.42%0.67%。部分生均公用经费未落实到位。2019年度普通高中、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缺口1231万元、896万元、600万元、447万元、700万元,合计3874万元。

20213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4

教育费附加30%未投入职业教育。2019年度教育费附加投入教育4350万元,其中应投入职业教育1305万元,却拨付到校安专户,统筹用于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

20213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5

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未达到全县教师年工资总额的2.5%。虽然近几年,仙游县教师继续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但与评估指标2.5%的要求,尚缺口405万元。 

20213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6

全县初中教师超编586人,小学缺编429人,学科专业老师配备不足,农村中小学开齐开足课程无法保证。全县中小学缺少校医、心理健康专任教师和图书管理员。职业中专学校专业教师紧缺,仙游职业中专近9年未新增教师,教职工平均年龄50岁,缺编22人。

20218月底前完成年度招聘,初步缓解校医、心理健康专任教师、图书管理员和职业专业教师配备问题,并根据需要持续补充

7

教师综治平安奖金和通讯误餐补贴未发放。按全口径计算,2019 年仙游县未达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求。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8

农村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弱,保教质量低,导致农村幼儿流向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与年度确定的目标还有差距。

20213月底前,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目标,持续提升农村公办幼儿园保教质量。

9

城市学校“护学岗”“高峰勤务”机制不健全,当地公安机关平时未能部署相应警力完成此项工作,未能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要求。未以县区为单位实施公办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集中采购和管理,各学校各自确定供应商,未组织对供应商进行服务质量评议。未根据《福建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和《莆田市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本县行动方案,综合防控工作有待加强。

1. 20213月底前,制定城市护学岗安排计划,按照要求实现城市护学岗全覆盖。

2. 20213月底前研究明确公办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集中采购和管理政策,持续做好落实。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3. 20213月底前,制定县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持续开展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二、荔城区

序号

  

整改时限

1

“十三五”教育类规划项目建设有待加强。“十三五”荔城区规划新建迁建扩建学校20所,截止2019年底,已建成10所,主体在建3所,基础施工2所,未动工5所。

1.20216月底前,拱辰幼儿园濠浦分园、新溪小学扩建工程、区二小绶溪幼儿园、区三小附属幼儿园等4所封顶,2021年底前投入使用;

2.2021年底前,区一小东园校区、中山中学壶兰校区等2所封顶。3.2021年年底前,中山中学荔浦校区(工期28个月)、莆田八中(工期48个月)部分封顶,按序时投入使用。

2

2019年,荔城区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未达到“只增不减”要求,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分别比上年减少19.35%10.19%9.20%0.31%。教育费附加支出管理不规范。一是教育费附加投入不到位。2019年度教育费附加预算安排4707万元,但实际支出500万元,实际支出占教育费附加预算总额10.6%。缺口资金4207万元。二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够重视。当年度教育费附加30%应投入职业教育,但实际未投入。2019年度中职公用经费预算安排576万元,实际支出仅46万元。

20213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3

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公用经费未完全拨付。2019年度荔城区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已认定37所,但仅拨付公用经费33万元,尚缺口262万元。

20213月前整改到位。

4

2019年民生工程(农村幼儿园寄午工程)每增加一个床位财政补助1500元虽有预算但未落实到位,导致农村幼儿园寄午工程设施设备配备不完善。

20216月前整改到位。

5

中心城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缺口仍然较大,部分学校超规模,“大班额”依然存在。

加快中心城区教育项目建设,增加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位,20219月底前,初步消除中心城区学校超规模,“大班额”现象。

6

部分城区小学生师比不达标,教师队伍的补充、调整及分配,还不能很好的适应义务教育学生快速增长的变化,教师缺编问题依然严峻。虽然建立了编外教师聘用制度,但因全区教师总数缺编,编外教师聘用工作没有具体落实,督导中发现,学校(含中职)均自聘“代课教师”,工资由学校自行承担。

20218月底前,完成年度教师招聘和编外教师聘用。2021年底前,初步缓解教师不足问题,并根据需要持续补充。

7

教师综治平安奖金和通讯误餐补贴未发放。按全口径计算,2019 年荔城区未达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求。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8

区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建设滞后。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无独立校园校舍,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无法达标,专任教师数尚未达到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8%,仅核定编制数32人,在编人员23人,教研员队伍人数不足,高级职数比例低于50%要求。

20213月底前制定区教师进修学校达标创建计划。

202212月底前通过达标评估。

9

普通高中达标创建工作滞后。莆田第十六中学、莆田第十九中学、莆田砺青中学等3所普通高中未实现达标(不包括2020年新创办的励志学校),达标率仅62.5%。其中仅莆田第十六中学在创建三级达标高中,但是各项缺口比较大,专任教师缺48人,实验仪器设备缺300多万元。

20213月底前制定高中达标创建计划,202110月前砺青中学和莆田十六中达标;202210月前莆田十九中达标。

10

民办教育机构办证率比较低,2019年办证12所,未达到80%目标要求。

20213月底前整改到位。

三、城厢区

序号

  

整改时限

1

中心城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缺口仍然较大,部分学校超规模,“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

20219月底前,九华学校二期、霞林学校、荔景小学及幼儿园秋季投入使用。莆田五中分校、华林学校初中部扩容等一批项目动工建设,增加学位,逐步消除学校超规模,“大班额”现象。

2

2019年,城厢区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未达到“只增不减”要求,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分别比上年减少9.41%3.04%11.83%2.18%。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实际支出占比低。城厢区2019年度虽然能够按照教师工资总额的2.5%预算安排935万元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但实际支出241万元,仅占预算总额25.8%

20213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3

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达标创建和兴安小学建设亟待加强。

1.20216月底前,区教师进修学校申报达标创建。

2.兴安小学2021年底动工建设。2021第一季度完成方案设计及审批,第二季度地质勘察及施工图设计,第三季度施工图审查及工程预算编制,第四季度工程预算财政审核及招投标。

4

学前教育发展滞后。一是幼儿教师存在缺编。编外人员流动性强,不易于管理,离职情况普遍存在。二是城厢区大部分幼儿园隶属小学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导致幼儿园难以提升发展,全区仅有1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

1.20218月底前完成年度教师招聘。

2.20216月底前报送筱塘幼儿园、华亭第二中心幼儿园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提升学前教育发展质量。

5

中职学校超编与结构性缺编并存,莆田科技学校编制161,在编教师181人,超编21人,结构性缺编突出,中职类教师尚有已评未聘人员18人。全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缺编严重。

1.20213月底前,制定职业专业教师年度招聘计划和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计划,通过秋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职业专业教师。8月底前,完成心理健康教师招聘。2021年底前初步缓解决职业专业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不足问题,并根据需要持续补充。

2. 202112月底前,中职类教师已评未聘人员通过高岗低聘逐步解决。

6

城厢区没有特殊教育学校,急需加快规划建设。

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92号文件,加快推进莆田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

7

城区新学校教师明显缺编,山区乡村教师年龄老化严重,存在结构性缺编,个别农村学校教师超编严重。常太学校初中学生数仅210人,教师在编40人,编制数12人,人员严重超编,教师平均年龄54岁,基本没有新任教师补充,近5年都没有新增职称职数,多数教师晋升困难。

20216月底前,招聘编外教师缓解城区新学校教师缺编情况。分流常太学校初中教师到小学部任教。

8

教师综治平安奖金和通讯误餐补贴未发放。按全口径计算,2019 年城厢区未达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求。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9

城厢区虽然组织对食堂食品供应商进行服务质量评议,但结果未及时统计,没有形成最终结论。未制定《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多所学校课桌椅过于靠前,第一排的距离小于《福建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所规定的不小于2米的距离。

1.20213月底前,对食堂食品供应商服务质量开展评议,并长期落实。

2.20213月底前制定县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持续开展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四、涵江区

序号

  

整改时限

1

城区小学学位紧张。由于涵江区塘北片区的苍林小学、兴涵水都片区的区实验小学分校尚未建成投入使用,片区新增居民子女分别安排在区实验小学和区第二实验小学就读。其中,苍林小学已在2020年秋季投入使用,但区实验小学分校处于停工状态,影响城区学位供给,导致区实验小学和区第二实验小学“大校额”、“大班额”突出。根据基础教育年报,2019年,涵江区实验小学总学生数4603人,涵江区第二实验小学总学生数3955人,大大超出2000人规模标准要求。

区实验小学分校2021年底主体封顶,20228月投入使用,切实缓解区实验小学和区第二实验小学招生压力,逐步消除“大校额”、“大班额”。

2

PPP项目进度缓慢。涵江区有教育工程PPP项目24个,总投资13.9亿。20178月份实施以来,已开工14个,仅完工6个。由于PPP项目中标社会资本方中国一冶、福建东方瑞鼎公司一直未注入资本金,也未融资贷款到位,造成项目因无建设资金停工。虽经涵江区多次发函并召开协调会督促,督导时复工在建4个,有5个项目处于停工状态,其中塘西小学迁建、实验小学分校、三江口中心幼儿园停工,分别影响小学4050个、幼儿360个学位的供给。

20216月底,梧塘中心小学2#综合楼竣工。

20216月底,白沙中心小学综合楼竣工。

20216月底,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体育馆竣工。

20216月底,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游泳池更衣室、校园消防管网工程竣工。

202112月底,江口陶青小学综合楼竣工。

202112月底,白塘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竣工。

20228月底涵江区实验小学分校投入使用。

20228月底,国欢镇塘西小学竣工。

202112月底,三江口中心幼儿园竣工。

3

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未落实。涵江区塘北片区规划人口7万人以上,前期该片区各楼盘开发时未配套建设幼儿园,该片区内仅有一所国欢中心幼儿园,办学最大容量270人,学位严重不足,迫切需要政府自行投资建设幼儿园,塘北片区规划建设的区实验幼儿园尚书分园,已列入区住建局牵头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PPP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尚未开工建设。

区实验幼儿园尚书分园202112月底竣工,20228月底投入使用。

4

建设项目资金未拨款到位。2019年度省级专项538万元、区级预算安排建设项目资金992万元,尚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未拨付校安专户。2019年度教育费附加30%预算安排投入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1308万元,用于PPP工程包建设资金未支出。

20213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

20216月前整改到位。

5

2019年,涵江区“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未达到“只增不减”要求,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分别比上年减少10.6%15%1.27%5.05%4.57%。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实际支出占比低,涵江区2019年度虽然能够按照教师工资总额的2.5%预算安排665万元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实际支出215万元,仅占预算安排32%

20213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6

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未预算公用经费。20196月,涵江区认定20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但未拨付68.11万元公用经费。

20213月底前整改到位。

7

未落实每增加1个床位财政补助1500元的政策,农村幼儿园寄午工程未实质性推进,导致该民生工程没有真正解决农村家长忙于接送的问题。

20213月底前整改到位。

8

教师综治平安奖金、文明单位奖金、通讯误餐补贴未发放。按全口径计算,2019 年涵江区未达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求。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9

高中教师紧缺。全区5所普通高中核定编制946人,在编834人,缺编112人。莆田侨职核定编制180人,在编146人,缺编34人。随着新高考综合改革和职业学校“2.5+0.5”学制的的不断推进,加之近年为教师退休和“二胎”产假的高峰期,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教师捉襟见肘。

20218月底前完成年度教师招聘,初步缓解职业专业教师和高中教师不足问题,并根据需要持续补充。

 

10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未配备到位,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有待加强。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校级领导班子仅有1名副校长、1名副书记,校长、书记、副校长多年未配备,核定编制51人,在编36人,缺编15人。缺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教研员,小学数学教研员人数不足,制约全区学校教研培训工作的开展。

1.20216月底前,配备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和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2.20213月底前,制定区教师进修学校达标创建计划,202212月底前通过省标准化验收。

11

由于投入不足,职业教育学位供给有限,尚无法满足初中毕业生就读的需求。

20213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按照市里明确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增加职业教育学位。

12

城市学校“护学岗”“高峰勤务”机制不健全,当地公安机关平时未能部署相应警力完成此项工作,未能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要求。未以县区为单位实施公办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集中采购和管理,各学校各自确定供应商,未组织对供应商进行服务质量评议。未根据《福建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和《莆田市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本区的行动方案,综合防控工作有待加强。

1.20213月底前制定城市护学岗安排计划,按照要求实现城市护学岗全覆盖。

2.20213月底前研究明确公办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集中采购和管理政策,持续做好落实。

3.20213月底前制定县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持续开展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五、秀屿区

序号

  

整改时限

1

部分在建项目进展缓慢。规划2019年完工但未完工的项目5个,未按省定时间完成建设任务的省级补助项目2个。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教学楼建设工程和秀屿区实验中学图书馆建设项目,由于工程款未拨到位,造成施工方资金紧张,停工约1年多。  

20216月前整改到位。

2

部分项目主体完工,但未及时投入使用。大部分校舍建设项目已完工,因项目配套建设消防池等设施未列入区财政预算,导致项目建设资金无法到位,未投入使用。如东峤中学学生宿舍楼、山星初级中学教学楼、石塘初级中学教学楼、秀屿区第五实验小学(原笏石岭美小学)教学楼2#、秀屿区第五实验小学(原笏石岭美小学)科技楼等项目。笏石中心小学搬迁多年,学校田径场因拆迁问题,无法施工。

20216月前整改到位。

3

省级以上建设项目部分资金未到位。2018-2019年度,省级以上建设项目资金达6705万元,其中公办园建设项目省级资金650万元,未拨付校安专户。

20216月前整改到位。

4

各类教育公用经费缺口大。一是2019年,秀屿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比上一年减少7.39%,未达到“只增不减”要求。二是2019年,秀屿区“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未达到“只增不减”要求,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分别比上年减少17.34%13.18%15.98%。秀屿区普通高中、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分别缺口842万元、680万元、404万元、2402万元、35万元,共计4240万元。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5

预算外资金未全额返还。2019年度学前教育、普通高中预算外资金1009万元未全额返还。

20216月前整改到位。

6

教师一个月绩效工资、文明奖、综治平安奖金和通讯误餐补贴未发放。按全口径计算,2019 年秀屿区未达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求。2019年度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人均每月320元,未达到人均每月500元要求,资金缺口2980.8万元。

20216月前整改到位。

7

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未按比例拨付。2019年度秀屿区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照教师年工资总额1.5%预算588万元,未拨付到位。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8

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少。秀屿区有市示范性幼儿园4所,区示范性幼儿园35所,但没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示范性幼儿园占比仅为23%,无法满足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生源流失较大。

20213月底前制定示范性幼儿园创建计划,2022年底前至少创建1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

9

城镇中心学校存在超规模、大班额现象。全区超规模学校6所,秀山中学平均班生额60多人,最大班生额达71人。

加快学校项目建设,增加学位,20218月底前,减少学校超规模,“大班额”现象。

10

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亟待加强。区教师进修学校班子配备不足,核定编制30人,实有21人,缺编9人,高级职称仅30%,未达50%指标要求,学科教研员紧缺,硬件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20213月底前制定区教师进修学校达标创建计划,202212月底前通过省标准化验收。

11

未对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采购及服务质量评议。城市学校“护学岗”“高峰勤务”机制不健全,当地公安机关平时未能部署相应警力完成此项工作,未能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要求。未根据《福建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和《莆田市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本区的行动方案,综合防控工作有待加强。

1.20213月底前,对食堂食品供应商服务质量开展评议,并长期落实。

2.20213月底前制定城市护学岗安排计划,按照要求实现城市护学岗全覆盖。

3.20213月底前制定县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持续开展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六、湄洲岛管委会

序号

  

整改时限

1

2019年,湄洲岛管委会部分“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未达到“只增不减”要求,小学、幼儿园分别比上年减少4.17%26.15%

20213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2

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不足。幼儿园均以小学附设园形式存在,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保教质量无法提升发展,湄洲岛没有市级及以上示范性幼儿园,是全市唯一一个乡镇没有独立公办幼儿园的县区。

20213月底前制定独立幼儿园设立计划,20219月前完成独立幼儿园设立,持续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2022年底前至少有1所幼儿园通过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

3

小学阶段学校数量较多,布局分散,规模小,导致师资分散,无法充分体现办学效益,教学质量与海岛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之间还有差距。

20213月前制定完善整合计划,2022年底前完成全区小规模学校的资源整合工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办学质量。

4

按全口径计算,2019 年湄洲岛未达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求。

20216月前整改到位。

5

初中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妈祖中学二级达标创建工作有待加强。

20213月底前进一步完善初中质量提升有关政策保障措施。对照二级达标创建要求,制定妈祖中学创建工作方案,持续开展创建工作,2022年底前实现“二级达标”。

6

教育信息化设备急需更新。湄洲岛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基本为2013年投入使用,年限较长,设备老化,影响教学效果,不利学生的身体健康。

20213月底前制定教育信息化设备更新计划,2021年底前至少完成50%班级信息化设备更新,开展教师信息化使用培训,2022年底全部更新完成。

7

对食堂食品供应商服务质量评议次数低于文件要求。

20213月底前,对食堂食品供应商服务质量开展评议,并长期落实。

 

七、北岸管委会

序号

  

整改时限

1

“十三五”规划教育类项目建设7所学校,截止2019年底,已建成4所,未开工3所。项目建设前期报件进度偏慢。如东埔中学学生宿舍楼工程,201811月已启动前期报件,20201月才完成招投标。

1.20213月底制定整改工作推进方案,明确项目安排计划。

2.2021年春季,东埔中学学生宿舍楼投入使用。

3.2022年底前完成山亭小区幼儿园建设。

2

2019年,北岸管委会部分“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未达到“只增不减”要求,小学比上年减少4.43%。部分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未明确。如妈祖城核心区小学(山亭蒋山小学迁建工程),为“十三五”规划建设项目,规划投资1.3亿元,截止评估时仅到位597万元,资金缺口较大。

20213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3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用经费未到位。截止评估时已认定3家普惠性幼儿园,但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尚未拨付到位。缺口20万元。

20213月底整改到位。

4

教师文明奖金、综治平安奖金和通讯误餐补贴未发放。按全口径计算,2019 年北岸未达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求。

20216月底前整改到位。

5

中小学各学科教师余缺不均,其中小学体育、科学、思想品德等学科缺编,语数外等学科超编。小学编外聘用教师制度尚未建立。

20213月底前制定编外教师聘用制度,开展编外教师招聘。20218月底前完成年度教师招聘。

6

全区省市级中小学名师名校长严重不足。有的民办幼儿园部分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

1.20213月底前制定全区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逐年培养。

2.加强民办园师资队伍管理,要求民办园聘请有教师资质证的教师,202112月底前实现民办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

7

高中教育相对薄弱,北岸仅1所普通高中,没有职业学校,无法满足未上高中的孩子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莆田十三中创省二级达标校的措施不够有力,运动场建设进度滞后,学生宿舍紧缺,师资年龄偏大、结构性缺偏较为严重。

1.2021年底前筹建设立1所职业院校。

2.加大莆田十三中创建省二级达标高中工作力度,2022年底前莆田十三中创建为省二级达标校。

8

组织对食堂大宗食品供应商进行服务质量评议次数低于文件要求。学校保安队伍配备不强,存在数量不足、年龄超龄、无证上岗现象。未根据《福建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和《莆田市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本区的行动方案,扎实推进综合防控工作。

1.20213月底前,对食堂食品供应商服务质量开展评议,并长期落实。

2.20213月底前,加强保安队伍规范化管理,落实保安人员待遇,增强学校安保力量。

3.20213月底前制定县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持续开展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