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师进修学校,各中小学: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为平稳有序推进“双减”工作,整体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局制定了《仙游县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仙游县教育局
2021年8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仙游县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有效减轻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现“双减”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推进我县教育教学整体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统筹推进、稳步实施,从校内校外两方面着力,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有关规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1年内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
二、重点任务
1.全面规范作业管理
各校要以改进、完善作业管理为抓手,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指导效率和效果。要严格执行作业管理的“8个要求”,切实提高作业管理水平。“8个要求”即:(1)建立和完善作业设计、布置、批改、指导、评价等一系列制度,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2)成立作业管理专班,统筹调控各年级各学科作业量,确保每天作业总量符合《意见》规定;(3)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布置基础性和拓展性作业,科学实施探究性、实践性和学科综合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和手机作业;(4)所有学科布置的书面作业,教师要全批全改、规范批改,及时做好答疑辅导。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5)每天安排一定的在校自习时间,设置成“作业小课堂”,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指导反馈;(6)每月组织一次作业管理工作的调查或抽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7)每学期组织一次作业设计专题研训,定期开展作业设计评选活动;(8)每学年组织系统性选编、改编、创编具有校本特色的作业,建立、更新、完善学科校本作业库。
2.全面开展课后服务
在坚持自愿参加、公益惠民、循序渐进原则的前提下,今年秋季我县课后服务(含课后托管、在校午休、在校午餐、暑期托管、线上学习服务)工作将推行“5+2”模式,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各校要摸清底子,根据学校资源状况和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从本校实际出发,认真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及准入、实施、考核等工作制度,向社会、家长和学生公布服务对象、时间、内容、费用标准及注意事项等。要严格规范管理,做好安全保障,拓展服务渠道,提高书面作业辅导、社团活动开展等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3.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双减”目标的根本之策。要坚持优教强学“双轮驱动”,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向改革要动力,向课堂要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着力实施强师提能工程。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继续组织校长、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赴教育改革先行区、高校考察研修,开展岗位练兵、“党建+强师兴教”、名师送教送培下乡等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二是着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县教师进修学校出台教案、作业等管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我局进一步修订、完善我县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的文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督查,抓实教育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各校要丰富、创新教学常规管理的日常监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三是着力推进系列关键改革。坚持以学定考,考题不超标、考试不排名,加强“入口”“出口”比较,实行增量增值评价,有序推进质量评价改革,促进学校及时改进教学管理,在原有基础上谋发展求提升;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各校要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把夯实基础作为质量提升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校本教研、各学段教学衔接、精细化分类教学等工作,培育、推广符合教改要求的校本课堂教学模式,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变革中提质增效;严格执行招生政策,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四是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对农村薄弱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工作及生活环境;积极推进“县管校聘”,切实解决农村学校师资结构性缺编问题;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和教改示范校、教研片区或教育集团牵头学校的示范作用和办学优势,深入开展帮扶活动,实现连片互动、共同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工作步骤
1.宣传部署阶段(2021年8月底—9月初)
各校要从讲政治高度来认识做好“双减”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详细落实方案,并抓好组织实施。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意见》精神,明确要求与职责。各校于8月30日前将具体落实方案分别发送至中教股邮箱(xyjyjzjg@126.com)、初幼教股邮箱(xyjyjcyj@126.com)。
2.检查治理阶段(2021年9月中旬—10月底)
各校对照工作任务,认真自查自纠, 全面对标找差,明确问题原因、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并形成自查整改报告。我局将采取期初下乡督查、组织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常规检查及责任督学专项检查等方式,通过听取校长汇报、组织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等形式,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追踪整改。
3.整改攻坚阶段(2021年11月—12月)
各校根据自查情况及上级检查反馈结果,逐项整改作业管理、办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深入开展作业、考试和评价方式的研究,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等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双减”工作成效。
4.总结巩固阶段(2021年12月以后)
各校要认真梳理、深入总结,收集和整理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先进事例,形成书面汇报材料,于12月30日前报送中教股、初幼教股。各校要把“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常态化开展。我局将适时组织交流和推广工作成果经验,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工作内涵。
四、组织保障
1.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教职工宣传的同时,各校要通过发放告家长的一封信、发布新闻报道、发送微信、利用家委会和家长学校等,对“双减”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深度解读。要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和社会转变观念。及时设立、公布学校“双减”工作监督和投诉电话,向社会畅通反映情况渠道,主动接受公众、家长和媒体的监督,宣传规范学校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双减”工作,营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良好生态。
2.加强条件保障。各校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方案、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任务要求、考核评价、奖惩措施等,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双减”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提供制度保障。要坚持专款专用,规范经费使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并积极创造条件,做好规范作业管理、提供课后服务等工作的资金及人员投入、场地等硬件保障。
3.加强督查问责。要把落实“双减”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开展全覆盖、常态化督导。我局也将持续组织开展督查,并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学段、学校、地区的专项督查力度。对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相关责任人;对出现严重违规行为的教师,予以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