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重要提醒!莆田市教育局发布寒假校外培训“家长六知悉”

来源:莆田教育微门户 时间:2024-01-23 08:42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孩子们的寒假即将开始。值此辞旧迎新之际,特向各位家长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衷心感谢您对教育的关心、理解、帮助!为了保障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充实、温馨祥和的假期,莆田市教育局诚恳建议您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作用,不盲目攀比。确需参加校外培训的,建议从孩子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出发,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做到“六知悉”:

01

请确认知悉

学科类培训有关规定

校外培训时间不得和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双减”政策要求,所有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校外培训。那么,什么是学科类校外培训呢?判断学科类培训应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价方式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如符合以下特征,即判定为学科类培训:一是培训目的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主要为提升学科学习成绩服务;二是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内容;三是培训方式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以预习、授课和巩固练习等为主要过程,以教师(包括虚拟者、人工智能等)讲授示范、互动等为主要形式;四是结果评价侧重甄别与选拔,以学生学习成绩、考试结果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02

请确认知悉

校外培训机构资质

按照“双减”文件规定,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做好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工作,负责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科技、文化和旅游、体育部门分别负责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审批、日常监管等工作。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由属地相应主管部门负责审批颁发办学许可证,市场监管、民政等登记注册部门负责颁发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假期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时,要第一时间现场主动查看机构是否在办学场所公示“一证一照”,“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照”是指《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坚决抵制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机构,选择“证照齐全”机构。家长也可通过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查看白名单机构及其相应资质证件信息。

03

请确认知悉

缴纳费用相关规定

请家长们务必牢记,不要以任何形式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一次性交费不超过5000元。务必使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官方唯一认证的“校外培训家长端”手机APP选课、购课,实现购课、消课、退费、评价、投诉一站式服务,既高效便捷,又安全可靠。在缴费前,确认收款方公司名称与培训合同、机构证照上的名称一致,不转账给任意形式的个人账户。不轻易相信商家无依据的推销话术,对培训机构以各种优惠、折扣、送课、送礼物等方式诱导缴纳超标、超期费用的,应当坚决拒绝。缴费完成后务必及时索要税务发票,且发票内容(缴费金额、机构名称等)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坚决拒绝培训机构开具的收款收据等“白条”。务必签订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及发票等资料作为今后维权凭据。

04

请确认知悉

培训从业人员规定

培训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当依法取得从业资格,担任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还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各类培训机构、行业协会颁发的证书、证明不能作为教师资格证书使用。外籍教师要取得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工作类居留证件。与此同时,所有担任教学工作任务教师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应当在办学场所及网站显著位置公示,请务必认真查看机构的教学人员信息公示。 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对拟聘用人员应进行违法犯罪信息准入查询,范围包括教学人员、教研人员和其他人员。

05

请确认知悉

培训纠纷解决路径

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规定,机构存在不具备法定资格从事培训服务,以虚假招生、简章广告等形式欺诈消费者,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增加收费项目,组织未取得相应资格人员从事教学活动,未提供相应教学设备、设施,无正当理由提前终止或延迟学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应当退还消费者有关费用,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如果与机构发生权益争议或纠纷,消费者应收集有关证据,通过与机构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达成的仲裁协议的可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解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利。如培训机构使用他人营业执照违法开展培训,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06

请确认知悉

校外培训“十五严禁”

1.严禁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开展的学科类培训;

2.严禁利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组织开展的“一对一”“一对多”学科类校外培训;

3.严禁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机构以“教育咨询”“教育科技”“文化传播”“素质拓展”等名义开展非法办学、违规培训;

4.严禁以“托管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家庭教育”“游学研学”等名义开展各种隐形变异类学科培训;

5.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6.严禁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者60课时的费用,缴费金额超过5000元。学科类机构超过政府指导价收费,非学科类机构恶意涨价;

7.严禁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

8.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9.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

10.严禁在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刊登、播发校外培训广告;

11.严禁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12.严禁违规举办或组织参加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

13.严禁聘用中小学在职在岗教师(含民办)、不具备资质人员和有违法犯罪记录人员开展校外培训;

14.严禁私自修改或未按要求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

15.严禁无正当理由拒绝学生及家长合理退费要求,严禁收取培训费用后恶意“卷钱跑路”。

违法可举报!

如发现校外培训领域的违法行为

可拨打监督举报电话

依法查处校外培训违法行为

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


监督举报电话

莆田市教育局:

0594-2684686,2692757;

莆田市文旅局:

0594-2696660;

莆田市科技局:

0594-2655522;

莆田市体育局:

0594-2393628;

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0594-12315;

仙游县教育局:

0594-8591725;

仙游县文体局:

0594-8293226;

荔城区教育局:

0594-2218269;

荔城区文体局:

0594-2292156;

城厢区教育局:

0594-2693822;

城厢区文体局:

0594-2687033;

涵江区教育局:

0594-6709213;

涵江区文体局:

0594-3310333;

秀屿区教育局:

0594-5851732;

秀屿区文体局:

0594-5869226;

湄洲岛管委会事务局:

0594-5093807;

湄洲岛管委会旅游局:

0594-5081066;

北岸经济开发区教育局:

0594-5952912;

北岸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宣传部:

0594-5976066。

附:
莆田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

(截至2024年1月18日)

                                                                                                                                                                                                                                                                                             来源 | 莆田教育微门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