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麦斜岩之石

来源:钟山镇 时间:2015-09-11 09:06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进入三伏日,持续高温、暑气逼人,藏在仙游群山里的麦斜岩成了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麦斜岩,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九鲤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景点。如果说九鲤湖最美的风景是水,那么麦斜岩最吸引人的则是石。正如清光绪年间仙游贡生王伯秀诗作所言:“我观鲤湖最佳绝,难与石所争奇石。” 

    麦斜岩在莆仙方言里读作“灭邪岩”(含有驱邪之意),位于仙游县钟山镇九鲤湖以北约8公里的石所山上。该景点距仙游县城40公里,面积约有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6.5米,常有云雾缭绕峰顶,因而麦斜岩也称“云居山”,以石奇洞怪闻名。 

    麦斜岩去过好多次,但每一次都被那巍峨的山势、神秘的石洞、千姿百态的奇石所震撼。尤其是那些天然形成、无任何矫饰的巨石,它们巧妙地互相支撑着,一条条沟壑,一个个山洞,如穿梭其间,不禁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更是不敢触碰,生怕一个不小心,这些巨石就会像电影灾难片里那般翻滚而下。当然,这些担心明显是多余的,力的平衡原理在这里得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演绎。 

    从迎宾亭至山顶的占星石,共有一百零八景,沿着麦斜岩登山山道而上,一路上奇石怪洞星罗棋布,遍及峰峰壑壑,有“大象饮水”“神龟保口”“悟空石”“鲤鱼朝天”“神鸟护芝”“蘑菇石”“莲花石”等。这些巨石怪石自然散落在山道之侧,叠加之间又形成许许多多的岩洞,其形象逼真、生动,让人叹为观止。众多的文人墨客来此游览,在观赏这些大自然杰作之时,也留下“怪石乱重叠,洞天无数藏”“众壑趋云窦,孤峰对石扉”等经典诗作。 

    据介绍,麦斜岩的岩体由燕山晚期晶洞钾长花岗岩组成,周围大面积分布有侏罗纪南园组中上部山岩系地层。说明在距今约9000万年前中生代侏罗纪,我国东部地区的那次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在这里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次造山运动使深深埋在地下的岩浆冲出地面,形成火山,未喷出而先在地壳中凝结成为“侵入岩”。麦斜岩就是属于这一类。之后又经长期流水冲蚀、温差变化等外力因素的影响,便逐渐形成气势磅礴,层峦叠嶂,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宋代著名理学家林光朝称之为“小武夷山”。 

    遗憾的是,这样特色的景点,因交通不便,过去专程来玩的游客并不多。据仙游县钟山镇副镇长林恒翔介绍,九鲤湖管委会正在抓紧编制麦斜岩—欧中种源生态谷景区项目整体规划。欧中种源生态谷是一个集名贵花卉种苗研发、培育、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目前,景区的生态旅游公路、步游道、休闲垂钓区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