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九鲤湖祈梦传奇之借口法

来源:钟山镇 时间:2015-11-17 10:59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九鲤湖祈梦诸法举偶

 

  莆仙俗语说:“好梦不如好谶”。传说,九仙借黄公度之口,出语成谶,圆了状元美梦,成就了祈梦传奇。

  黄公度,字师宪,号知稼翁,宋朝莆田城内东里人。他出生于书香之家,从小寄居在涵江雁阵山下的姑母家。姑母以诗书传家的家训教育黄公度,还在山上搭盖房子,作为黄公度读书处。后入县学府学,与阔口人陈俊卿志趣相投,结成好友。一天,陈俊卿约黄公度一同上九鲤湖祈求功名梦,因黄公度临时有事,不能与其同行。陈俊卿独自来到九鲤湖,只见群山怀抑一泓碧水,幽壑巅连,九漈飞瀑,轰鸣如雷,湖光山色,移步换景,真是人间福地,梦中仙境。当夜,他在九仙祠里很快入梦。梦中陈俊卿乞求仙公明示其功名时,仙公笑说:“若问你功名,在他口中出。”陈俊卿不知“他”是何人?仙公张开左手掌,只见上书“黄公度”三字。欲再问时,却醒过来。回到莆田,他急急找到黄公度,告知梦中之事。黄公度笑道:“我掌上有名,榜上有名啊!”陈俊卿说:“那我呢?”黄公度不假思索地说:“我状元,你榜眼!”陈俊卿不服气,黄公度随口说:“那我状元,你也状元吧!”

  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黄公度、陈俊卿与学友一同赶赴京城临安(杭州)参加科考。在尚书省礼部会试中榜的是:黄公度第一,陈俊卿第二。第二天廷试时,高宗皇帝见一、二名都是莆田人,就问他们:“卿土何奇?”黄公度答:“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陈俊卿答:“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皇帝听了龙颜大悦,说:“陈卿亦有状元之才。”陈俊卿忙跪下叩头谢恩。此时,黄公度、陈俊卿方悟九鲤湖仙梦的神奇。本科莆仙举子共有十五人登进士第。举子科第大捷,欢聚一堂,同贺共庆,黄公度高兴地吟《会同年共乐台》诗共勉:“兰省三千士,莆阳十五人。此时乡曲会,异日庙堂身。石塞乾坤隘,恩沾雨露新。天边三雁远,回首独凝神。”

  黄公度状元及第后,在雁阵山其读书处建阁纪念,皇帝御书“登瀛阁”为额。黄公度特作《御赐阁额》五律谢恩:杰阁侵霄汉,宸章焕壁奎。内廷颁宝宴,中使揭璇题。信誓山河固,宠恩雨露低。寒儒倚天禄,目断五云西。从此,雁阵山就称鳌山了。黄公度为人正直,居官清廉,不趋炎附势,忧国爱民。被贬在外,直到秦桧死了,才奉诏回京授吏部考功员外郎。贫病交加的黄公度,次年便病逝了,年仅48岁。而陈俊卿官至宰相,享年73岁。

 

刘金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